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的應用及發展,“布局建設一批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更是被寫入《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中,醫療領域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C位出道”,該中試基地也是首批獲批的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
2025-09-15T10:05:00+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2025年中國服貿會智慧醫療展區亮點頻現,集中展示行業前沿技術與應用方案,成為展會焦點之一。天眼查數據顯示,現存智慧醫療相關企業48.5萬余家,2025年1月到現在新增注冊相關企業8.7萬余家,與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49.9%;
2025-09-12T15:30:13+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沈洪兵表示,在全國推進電子預防接種證建設應用,優化預防接種單位布局,方便群眾就近接種,鼓勵地方推出分時段預約、周末接種、特殊人群上門接種等政策,滿足群眾多樣化接種需求,讓群眾少跑路、少等待,顯著提升群眾滿意度。
2025-09-12T09:10:40+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醫藥產品正在廣泛走向世界各地,逐漸成為中國社會連接國際社會的重要名片。9月10日,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與北京市中醫藥對外交流與技術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中醫藥服務貿易國際合作論壇”在北京首鋼園召開。
2025-09-11T09:55:39+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近年來,隨著高流量帶來的銷量增長見頂,行業內多品牌陷入高增長難以為繼的局面,華熙生物同樣如此,業績下滑成為常態。為尋求破局之法,華熙生物開啟一系列關于轉型變革的動作,而此次關停潤熙泉,或許只是華熙生物轉型的一步。
2025-09-11T09:41:50+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諾和諾德計劃裁員9000人,全年營業利潤增速下調至4%-10%
諾和諾德稱,此次裁員覆蓋公司的各個部門,包括后勤支持和總部職能,公司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與受影響的員工進行溝通,根據當地法律的要求進行協商。預計到2026年底,每年將節省80億丹麥克朗(約合12.6億美元),這些節省的資金將用于糖尿病和肥胖癥領域的增長機會。
2025-09-10T19:58:52+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叮當健康方面表示,依托禮來卓越的創新藥產品、專業的健康科普能力,以及叮當健康廣泛的多功能智慧藥房網絡、端到端智能倉配體系、專業醫生藥師服務團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體系,雙方將共同為超重/肥胖、糖尿病等人群帶來一站式健康解決方案,提升用藥可及性和健康管理水平。
2025-09-10T13:18:40+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在科技部門幫扶下,盤龍藥業研發投入大幅提升,與多所高校共建“科學家+工程師”團隊,推動多個一類新藥進入臨床前研究。同時,盤龍藥業還與多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合作,共建GAP藥源基地,延伸道地藥材供應鏈,推動“秦藥”品牌走向全國。目前,盤龍藥業正加快向生物醫藥和大健康領域升級,展現出
2025-09-10T11:55:14+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增長,標志著信達生物“腫瘤+綜合產品”的創新藥雙輪驅動策略進入收獲期。其全球創新管線的臨床突破與商業化能力的提升,有望重塑生物醫藥行業競爭格局。
2025-09-10T08:20:49+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若同仁堂醫養此次上市成功,將成為繼同仁堂、同仁堂科技和同仁堂國藥之后,同仁堂集團的第四家上市公司。不過,記者注意到,同仁堂醫養目前存在多重隱憂,包括依靠收購擴張業績、占其營收大頭的醫療服務業務受醫保政策調整影響較大、“同仁堂”商標使用存在不確定性等。
2025-09-10T08:19:08+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消息面上,9月9日,榮昌生物宣布,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BLyS/APRIL雙靶點融合蛋白創新藥泰它西普用于治療干燥綜合征的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正式受理,成為干燥綜合征領域全球首個申請上市的生物藥。
2025-09-09T15:41:10+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退市風險下,*ST生物走上了“買買買”的道路,這次更是要涉足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領域。*ST生物最新公告顯示,公司擬以7862.49萬元控股婁底金弘新材料有限公司。而在不到一個月前,*ST生物剛決定收購CRO公司湖南慧澤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51%股權。
2025-09-09T08:35:37+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9月4日-6日,亞洲神經胃腸病學和運動學協會(ANMA)第八屆雙年會與印度尼西亞消化疾病周(IDDW)于雅加達聯合舉辦。作為本次大會的重要參與方,糖吉醫療攜明星產品“胃轉流支架系統”亮相,不僅受邀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中國創新成果,更推動東南亞地區首例臨床置入手術成功實施,標志著中國原創醫療器械正
2025-09-08T17:16:23+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截至公告披露日,前海晟泰持有誠達藥業11,006,897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7.11%,占公司剔除回購專戶股份數后總股本比例7.27%。上述股份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前持有的股份及上市后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方式取得的股份。
2025-09-08T17:13:45+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近日,萬泰生物、智飛生物、沃森生物三大疫苗龍頭企業相繼披露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萬泰生物凈利潤同比暴跌155.3%,與智飛生物雙雙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中報虧損,沃森生物雖未陷入虧損,但也面臨營收與利潤雙降的局面。業績承壓背后,是疫苗市場競爭加劇、公眾接種意愿階段性波動等多重壓力的疊加。面
2025-09-08T14:57:10+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9月1日啟動的2025年“全國藥品安全宣傳周”傳遞出的信息表明,醫藥產業創新發展良好:過去5年,我國共批準創新藥210個,保持加速增長態勢。目前,我國在研創新藥約占全球30%。如何讓更多創新藥加快走出實驗室?近日,記者在廣東廣州采訪,看科研人員、企業、政府如何努力,讓國產創新藥的面世快點、更
2025-09-08T09:55:12+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9月4日至6日,第十七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武漢舉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發布的《中國生物經濟發展報告2025》顯示,我國在CAR-T細胞療法、原研發藥生產、腦機接口等全球前沿的生物制造等領域實現了全球領跑或并跑。
2025-09-06T16:40:22+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一直以來,新藥研發都有一個“三十定律”,即十億美元投入、十年以上研發周期、不到十分之一成功率。其中,新藥研發失敗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臨床轉化鴻溝”,即高達90%的候選藥物因臨床前動物模型與人體真實反應存在偏差,進入臨床后宣告失敗。
2025-09-05T09:48:13+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今年上半年,錦波生物實現營收8.59億元,同比增長42.43%,歸母凈利潤3.92億元,同比增長26.65%。然而,這兩項增速均創下近五年同期最低值。往年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錦波生物營收同比增長105.15%,歸母凈利潤增速達177.66%。與2024年同期的營收增速90.59%、歸母凈利潤增速182.88%相比,2025年上半
2025-09-05T09:23:24+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當下,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是零售藥店行業從“流量競爭”轉向“價值重構”的關鍵拐點。當O2O的便捷履約、線下的專業服務與智慧物流的高效協同形成閉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已不再是“有多少家店”或“線上銷量占比”,而是能為消費者提供多少有溫度、有專業度的健康解決方案。這種轉變,恰恰對應著行業
2025-09-04T09:04:04+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