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醫藥>正文內容
          • 中醫藥出海加速構建新生態
          • 2025年09月11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醫藥產品正在廣泛走向世界各地,逐漸成為中國社會連接國際社會的重要名片。9月10日,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與北京市中醫藥對外交流與技術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中醫藥服務貿易國際合作論壇”在北京首鋼園召開。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醫藥產品正在廣泛走向世界各地,逐漸成為中國社會連接國際社會的重要名片。9月10日,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與北京市中醫藥對外交流與技術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中醫藥服務貿易國際合作論壇”在北京首鋼園召開。本屆論壇以“破界·融合·共贏——打造中醫藥服務貿易的全球新生態”為主題,圍繞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機制創新、國際合作與未來路徑展開了深度探討,展現出中醫藥在全球健康治理新格局中日益提升的戰略地位。

          政策指引

          在此次論壇上,多位與會嘉賓強調了中醫藥服務貿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戰略意義。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孟冬平表示,在全球健康需求不斷升級和中醫藥國際認可度持續提升的背景下,推動中醫藥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已成為深化中醫藥國際化、參與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路徑。

          商務部服貿司二級巡視員朱光耀指出,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關鍵組成部分,中醫藥作為我國獨特的衛生、經濟、科技、文化和生態資源,其服務貿易已成為推動外貿新動能的重要領域。商務部已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認定了兩批共31家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并出臺18項專項支持政策,從平臺搭建、人才培養、標準制定、市場開拓等多方面提供助力。

          據了解,2021年,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從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支持政策、提升便利化水平、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加強人才培養和激勵五個方面提出18條具體政策措施,著力完善發展環境,形成部門政策合力,支持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大力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推動中醫藥服務走向世界。

          朱光耀進一步表示,將研究制定新時代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在“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中找準中醫藥服務的切入點,推動擴大中醫藥服務貿易規模,創新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陳淑娟指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持續優化中醫藥“走出去”體制機制建設,持續深化多雙邊合作,依托中醫藥海外中心、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等,打造更多中醫藥國際合作示范項目。

          作為國家首批中醫藥服務貿易先行先試重點區域,北京已形成一套可推廣的發展經驗。

          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羅增剛介紹,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中醫醫療機構已達1340家,擁有133個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建成3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并支持多家醫院在德國、新加坡等國設立分支機構。北京通過服貿會等多類平臺推動中醫藥文化和服務“出海”,持續提升國際影響力和服務能力。

          推“中國標準”

          在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的同時,中醫藥的“走出去”仍然面臨著一些壁壘,比如如何跨越文化認知的障礙、如何能夠以國際性的思維來實現全球化布局和市場開拓,這都成為中醫藥行業走向國際、高質量融入全球市場的發展難題。

          此次論壇發布了《中醫藥服務貿易研究報告》,并啟動了《中醫國際醫療服務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團體標準,旨在建立科學、規范且國際認可的中醫藥服務標準體系。

          標準缺失一直是制約中醫藥國際化的重要因素,規范的標準、嚴格的制度是保駕護航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指南》的推出,將為全球范圍內進行中醫藥診治的醫療機構提供一個金標準,用以規范服務行為,保障中醫藥的安全和療效,為全球中醫國際醫療服務提供“中國標準”和“中國方案”。

          數字化正在成為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新引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監測統計中心主任厲將斌表示,中醫藥數字化正在快速推進,遠程醫療、線上教育和數字平臺已成為中醫藥“出海”的新方式。多地已開展中醫跨境遠程診療和國際在線教育等實踐,通過數字化提升中醫藥服務的國際可及性,助力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

          面對全球人口結構老齡化的嚴峻挑戰,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醫養結合專委會會長陳玉琢指出,“中醫藥+銀發經濟”模式潛力巨大,應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慢病管理和康復護理中的獨特優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康養服務體系,為世界老齡化挑戰提供“中國方案”,助力全球銀發事業高質量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