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在2024年迎來“應用元年”。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人工智能+”行動,在政策指引下,各行業加快探索“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模式,各種創新要素加速在人工智能領域集聚。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創新之變正在打開經濟增長的更大空間。
2024-12-31T10:50:40+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記者注意到,這些項目服務的重點行業包括石化化工、鋼鐵、建材、紡織、集成電路、汽車及零部件等。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應用項目較多。多個項目致力于讓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技術進一步在生產一線發揮作用,賦能新型工業化發展。
2024-12-31T10:07:04+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近期,百度、Rokid、影目科技、億道信息等紛紛發布AI眼鏡相關產品,多家國內科技企業也宣布將在2025年1月7日至10日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覽會(CES2025)發布AI眼鏡新品。業內人士表示,隨著AI應用在端側的加速落地,“百鏡大戰”已悄然上演。機構預測,AI眼鏡已成為智能穿戴市場新風口,有望引領下一
2024-12-31T08:45:08+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降低算力成本可以使得更多的企業和個人能夠承擔得起使用AI技術的成本,從而推動AI應用的普及和發展。未來算力成本還有進一步降低的空間,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可以期待更加高效、低成本的算力解決方案的出現,驅動AI算力產業鏈持續增長。”郭濤表示。
2024-12-31T08:11:08+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雖然當前機器狗行業整體處于技術探索的商業化早期階段,尚未實現大規模應用,但受廣闊市場前景的吸引,已有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開始搶灘布局。景興紙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景興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參與的容騰基金已投資宇樹科技,景興紙業對容騰基金的投資額為2000萬元。
2024-12-27T08:15:25+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在當今全球經濟競爭格局中,科技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產業的競爭力和附加值。從歷史上看,從傳統制造業到高端裝備制造,從互聯網到人工智能,每一次科技的重大突破都帶來了產業的深刻變革。
2024-12-27T07:38:21+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李潔認為,當前,計算產業和網絡產業相對獨立,存在標準缺失、數據共享不夠、資源接口不統一等壁壘,未來仍需大量的標準化工作和技術研究工作。
2024-12-26T07:32:42+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記者調研發現,一年來,算力資源的布局與調度變得更加科學合理,算力產業的發展方向更加明確,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活動也愈發活躍,算力市場的供需兩端均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態勢。
2024-12-25T07:57:20+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繼大模型后,“具身智能”成為了今年科技界的新熱點,其被認為是新一波人工智能(AI)浪潮中的重點方向。業內普遍認為,人形機器人作為“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又一顛覆性產品。
2024-12-24T12:18:11+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近年來,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論”屢見不鮮。2025年再次被冠上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之名。但筆者認為,這更多像是一種對未來的期待。人形機器人產業不能僅滿足于概念的狂歡,而應理性看待行業現實的處境。
2024-12-24T08:05:45+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今年上半年,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被認為是懸在空中的概念,離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很遠。“AI泡沫”也一度成為業界流行的詞匯。今年下半年以來,AI從爭議中走向應用,隨著多個爆款應用的出現,AI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緊密。特別是AI玩具領域,作為消費應用的AI,受到市場的追捧。
2024-12-23T21:57:24+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2024年,大模型行業充滿變革與挑戰。從“文生文”到“文生視頻”,從單模態到多模態融合,技術不斷突破界限,為各行各業帶來深遠影響。在這場AI(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的浪潮中,我國正邁上AI賦能千行萬業之路。
2024-12-23T08:47:58+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近年來,從基礎零部件到整體系統的智能集成,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多個賽道正在粵港澳大灣區蓬勃發展。眾多科技企業和科研院校聚集于此,形成強大創新合力,推動人形機器人向更智能、更靈活的方向邁進,并逐步應用于工業生產、醫療護理、教育科研等多個領域。
2024-12-19T08:44:55+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據不完全統計,比亞迪、特斯拉、廣汽集團、小鵬汽車、奇瑞汽車等多家車企已經布局機器人這一新藍海。機構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萬億美元,全球人形機器人的數量將達6.48億臺。
2024-12-19T08:41:34+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與數據要素專業委員會主任陳曉華表示,近年來,我國AI領域投融資額度持續攀升,創紀錄交易頻頻出現,風險投資、戰略投資等多種方式并行,為行業加速發展、企業成長壯大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持。
2024-12-18T08:41:32+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作為連接虛擬和現實的橋梁,具身智能被認為是新一波AI浪潮的重點方向,已經成為企業關注的焦點。除了比亞迪以外,目前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美團、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等企業都在積極布局。
2024-12-17T08:24:44+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多家上市公司正在積極布局服務機器人產業鏈。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控制類產品已在服務機器人等領域實現批量供貨,并具備整機能力。公司方面表示,關注人工智能的應用機會,目前在部分個人護理及智能設備端應用,未來將持續通過智能化升級、人工智能算法、人機交互、邊緣AI、機器人產品等方式實現更多場
2024-12-17T08:09:44+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記者了解到,今年,多項與無人零售智能柜相關的團體標準出臺。這些標準涵蓋智能柜識別技術要求、用戶交易視頻隱私保護及智能零售動態柜技術規范等方面,旨在統一智能柜的投放標準,為消費者提供專業、安全的無人零售服務。
2024-12-16T16:43:12+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國內AI音樂大模型企業主要有三類:以字節跳動豆包旗下海綿音樂為代表的大型科技公司,以昆侖萬維旗下的天工SkyMusic為代表的新興大模型廠商,以及以趣丸科技旗下的天譜樂為代表的垂直賽道公司。
2024-12-16T16:42:31+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