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認為,人形機器人集成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我國是發展人形機器人的重要力量。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超82億元,占全球市場約50%。
2025-04-25T08:46:21+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今年,“人工智能 +”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企如何發揮需求規模大、應用場景多的優勢,促進市場、技術更好融合,已成為規劃發展“必答題”。近期,北京市國資委部署市管企業“人工智能+”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5),取得哪些實施進展?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2025-04-24T08:31:36+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全球人形機器人新品發布數量已超過106款,這一數量遠超過去20年的總和,“具身智能”概念成為全世界追捧的熱點。數字大腦連接上鋼鐵身軀,人工智能或將在不遠的未來迎來與世界更加廣泛的互動。在DeepSeek等大模型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具身智能領域的“下半場”競爭更加值得關
2025-04-24T08:02:09+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魏國紅表示,隨著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完善,數控機床智能化升級將迎來更廣闊空間。企業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人才培養;同時,政策利好的推出,將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
2025-04-24T07:54:33+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4月22日,AI辦公硬件廠商未來智能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啟明創投聯合領投,融資資金將重點用于海外市場拓展以及產品形態的創新研發。未來智能成立于2021年,專注于AI辦公硬件的研發與場景創新,其核心產品為訊飛AI會議耳機iFLYBUDS系列。
2025-04-23T08:16:57+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2025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高層論壇21日至22日在北京舉行,來自知識產權領域的專家學者、中外創新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加速發展背景下的知識產權治理。記者在論壇上了解到,國家知識產權局通過修訂《專利審查指南》,發布《人工智能相關發明專利申請指引》等,明確人工智能參與的發明創造可
2025-04-22T09:30:24+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與傳統人工智能相比,智能體不僅能夠感知、推理,還能對任務進行規劃并采取行動,將需求落到實處。這種“邊想邊干”的AI為政務、教育、營銷等多行業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再添助力,讓AI執行具體任務變得更加可行。同時,智能體相較大語言模型對算力的需求高出幾個數量級,也將進一步推動算力基礎設施發展。
2025-04-22T08:36:17+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專家認為,以數智化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成為新生產要素,算力成為新基礎設施和基礎能源,人工智能成為新生產工具,推動經濟社會從“互聯網+”“5G+”向“人工智能+”加速轉變,對算網基礎設施演進提出新要求,也帶來新機遇。
2025-04-22T08:08:27+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技術官唐劍表示,創新中心近日正式推出“一腦多能”“一腦多機”通用具身智能平臺“慧思開物”。“這一平臺集成了感知、決策、語言、學習、運動控制等高階認知功能,能提高機器人執行復雜任務的效率、降低機器人開發門檻、簡化開發流程。”唐劍說。
2025-04-21T09:04:58+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縱觀近期業內的一系列動作,不僅反映出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躍遷,更是行業競賽加速的縮影。專家認為,當前,行業競爭焦點已從參數規模轉向應用效能,大模型的價值也正從實驗室的各類技術指標向能否最終轉化為實際生產力轉變。與此同時,多家上市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將多模態大模型引入到日常工作中。
2025-04-18T08:46:32+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據悉,服務機器人專區展覽面積達4200平方米,46家頗具行業代表性的企業帶來了包括具身機器人、商用服務機器人、教育娛樂機器人等在內的諸多拳頭產品,集中展示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的最新發展成果和上下游產業鏈情況,為機器人企業打造高水平展示空間。
2025-04-18T08:42:38+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眼下正值2025年春招。近日,記者走訪“百萬英才匯南粵”上海站、浙江-上海高層次人才洽談會等多場招聘會現場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春招人工智能領域崗位大幅增長,特別是AI、算法、人形機器人等方面人才需求旺盛。
2025-04-18T08:38:35+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隨著公募基金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陸續披露,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情況浮出水面。截至4月17日記者發稿,已有46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2025-04-18T08:10:46+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人形機器人與人類攜手挑戰半程馬拉松,這充滿未來感的場景,正從想象走向現實。4月9日,在北京智慧電競中心,來自清華通班隊的人形機器人正在跑道上進行測試。據了解,為迎接4月19日將在北京亦莊舉辦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部分人形機器人賽隊已經到達北京智慧電競中心進行訓練和測試。
2025-04-15T09:25:52+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黨委副書記、秘書長張達表示,“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支持行動”計劃賦能數學、物理等核心學科的課堂教學與學生個性化成長,取得了良好效果。他強調:要鼓勵教師主動適應技術變革、加強數智素養培訓;要引導學校建立科學的AI教學機制和評價體系;要發揮社會各界合力,推動形成“政策引導
2025-04-12T10:28:36+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認為,當前人形機器人市場仍以科研開發者和技術愛好者為主要參與者,面向實際應用場景的出貨比例較低。他預計,2025年將成為場景化落地的起始年份,2026年可能實現批量化規模應用。B端市場將率先起量,C端市場的成熟預計將在2030至2031年左右。
2025-04-11T08:45:35+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近期,江蘇省南京市立足產業基礎和核心優勢,研究出臺了《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場景應用為核心,推動人形機器人等邁進產品驗證和規模應用階段,努力打造全國機器人技術創新和產業聚集地。
2025-04-09T07:49:49+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巨額經營虧損是行業普遍現狀。一方面,智能汽車自動駕駛SoC是新興且高速成長的市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開發及應用尖端技術,資金投入巨大;另一方面,自動駕駛技術正在從L2級發展到L3級,特定自動駕駛SoC供應商、通用芯片供應商等均參與競爭,使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2025-04-08T12:33:11+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人形機器人投資是否出現“泡沫”?早期科技投資如何平衡確定性與技術想象力?人形機器人是否會在2025年迎來淘汰賽?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多位一級市場人形機器人賽道“捕手”,他們分別投資了云深處科技、智元機器人、逐際動力、加速進化、松延動力、自變量機器人等多家具身智能公司。此外,中國證
2025-04-07T16:12:42+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
一年一度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日前在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拉開帷幕。圍繞人工智能(AI)、智能制造、數字生態系統和能源等領域,約4000家參展公司以“科技塑造未來”為主題展示了當今和未來的生產和能源供應解決方案。
2025-04-07T08:49:31+08:00 更新 標簽: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