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智飛生物凈利繼續下滑,且出現虧損。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23.74億元,同比下降79.16%;歸屬凈利潤為-3.05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2025-04-23T08:07:21+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近日交出2024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成績單。相關財報顯示,康華生物2024年、今年一季度營利雙降,且今年一季度凈利潤下滑超八成。不僅連續三年凈利潤下降,康華生物核心產品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的批簽發數量更是大幅下降。
2025-04-22T09:04:02+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4月21日晚間,立方制藥發布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約為15.18億元,同比下降20.11%;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約為1.61億元,同比下降29.15%。
2025-04-22T08:57:14+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作為生長激素龍頭企業,長春高新在2013年凈利出現小幅下滑后,業績一路攀升。2023年,公司歸屬凈利潤達到45.32億元,創下上市以來的業績新高。不過,2024年,這一業績增長態勢被打破,長春高新迎來自2014年以來近11年年度凈利首降。
2025-04-22T08:51:33+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原院長祁佐良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在經濟環境不穩定的背景下,醫美消費市場受到影響。二是醫美行業進入強監管時代,凈化行業生態的同時,部分醫美機構也暴露出運營問題。三是醫美運營模式面臨挑戰,隨著一眾MCN機構入局醫美,醫美機構獲客成本增高。
2025-04-21T09:19:31+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在國內全方位戰略布局的基礎上,越來越多的中國藥械企業將視野投向國際市場,探索全球化布局的新可能性。出海不再僅僅是跨境銷售,而是一場涵蓋研發、生產、流通、營銷與合規等全價值鏈的深度轉型。
2025-04-18T08:43:28+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明基醫院上市之路可謂波折不斷。從去年4月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到去年10月為避免申請失效,再度遞交上市申請,期間IPO始終未有明確進展。今年4月3日,其招股書到期自動失效還曾一度引發市場關注。直到4月10日三度遞表,才終于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2025-04-18T08:41:19+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在中藥領域,研發投入低、銷售費用高的現象依舊限制部分中藥企業發展。此次統計的15家上市中藥企業中,有四成企業的研發費用不足2億元,7家企業的研發費用出現同比下滑。
2025-04-16T08:22:56+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復星醫藥正在加速瘦身。公司最新公告顯示,擬轉讓上海復健55%股權,持股比例降至45%。此次交易系根據中基協等相關最新規定而作出的調整。與此次資產剝離相比,此前復星醫藥的資產運作更能體現公司現階段的發展規劃。
2025-04-15T08:22:40+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近期,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記者采訪了解到,多家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已迅速作出反應,表示已有完善預案和應對措施。業內人士指出,盡管關稅政策沖擊下產業鏈影響復雜且存在變數,但長期來看,醫療器械產品自主可控及出海的趨勢依然被堅定看好。
2025-04-15T08:07:44+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隨著年齡增長,骨科、腦科等退行性疾病增多,能否實現早診斷、早干預、延緩病變?諸如血糖控制、聽力輔助等各類健康細節,又該如何關注?4月10日,記者在第91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現場看到,來自“銀發一族”的健康需求正成為高端醫療器械企業的新產品研發方向。
2025-04-11T08:16:31+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發展,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加速,成為醫療行業變革的重要推動力。AI技術正加速向醫學影像、手術機器人和腦機接口等應用領域滲透。此外,醫療企業積極研發垂直大模型,并持續探索商業化路徑。
2025-04-11T08:13:23+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關乎醫院與患者的切身利益。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專班項目組負責人張雯介紹,國家醫保局連續5年指導各省份開展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重點將中醫類優先納入調價范圍。據統計,全國醫療服務價格穩步增長,結構逐步優化,中醫類的價格調整力度在所有學科中居首位。
2025-04-10T07:53:10+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在計提大額商譽減值后,國藥一致2024年凈利出現大幅下滑,創下近11年新低。4月8日,國藥一致披露了2024年年報,公司2024年營收、凈利雙降。公司業績下滑主要系零售板塊受行業政策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
2025-04-09T08:38:07+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記者注意到,在取得喜人業績的同時,馬應龍卻因旗下藥房近日被媒體曝光違規進行醫保套現,而被卷入“回流藥”風波。據悉,武漢市醫保局已派出16個工作組,進駐武漢市馬應龍全部40家線下醫保定點藥店進行調查。
2025-04-08T13:53:04+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若干措施2025版將進一步激發創新醫藥企業整體活力,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相關部門和企業將把握“兩區”建設政策機遇,依托支持政策措施實施,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促進醫療服務水平提升,增強群眾健康獲得感。
2025-04-08T12:31:24+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截至4月6日,已有20家北交所生物醫藥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報或業績快報,其中,18家公司的營業收入突破億元,4家公司歸母凈利潤突破億元,7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正增長。部分企業通過有效的經營策略,實現了業績的穩健攀升。部分企業雖仍處于虧損狀態,但通過持續加碼研發投入、推進在研項目商業化
2025-04-07T08:40:15+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李春瑜表示,在中國經濟轉型、結構性行情演繹的背景下,私募證券管理人借道ETF進行配置,能夠更加靈活地順應市場變化,同時也能夠彌補部分行業的研究缺口。未來,伴隨著指數基金多元化趨勢愈演愈烈,ETF將成為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
2025-04-03T08:50:26+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4月1日,CRO、超級真菌、重組蛋白等醫藥板塊領漲A股,多只醫藥股沖上漲停。其中多瑞醫藥、誠達藥業“20cm”漲停,和元生物、艾迪藥業、成都先導等個股跟漲,超30股漲超9%。
2025-04-01T10:43:11+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
機構對創新藥板塊的關注度顯著升溫。從近期披露的基金2024年年報看,在多只創新藥ETF持有人名單中,企業年金、養老金等長線機構現身其中。近期成立的工銀瑞信國證港股通創新藥ETF,前十名持有人包括9個企業年金計劃。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創新藥行業景氣度高企,有望步入業績釋放期,后續投資機會值得
2025-04-01T08:43:37+08:00 更新 標簽: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