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醫藥>正文內容
          • 百億級私募入場“掃貨” 加碼創新藥與互聯網ETF
          • 2025年04月03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李春瑜表示,在中國經濟轉型、結構性行情演繹的背景下,私募證券管理人借道ETF進行配置,能夠更加靈活地順應市場變化,同時也能夠彌補部分行業的研究缺口。未來,伴隨著指數基金多元化趨勢愈演愈烈,ETF將成為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

          伴隨著公募基金年報披露落幕,百億級私募“掃貨”ETF和LOF的“全景圖”也得以顯現。

          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共計16家百億級私募出現在公募基金前十名持有人份額名單中。從行業分布來看,互聯網和創新藥板塊備受青睞。比如,截至2024年末,重陽投資旗下產品出現在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等基金的前十名持有人名單中,景林資產則持有華夏恒生科技ETF、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等基金。

          多位業內人士稱,在全球資本重估中國科技資產的背景下,科技板塊尤其是互聯網優質企業行情有望持續演繹。與此同時,伴隨著醫保政策頻現積極信號,中國創新藥企業顯現全球競爭力,創新藥板塊也有望在今年迎來拐點。

          頭部私募加碼創新藥

          公募基金年報顯示,老牌私募重陽投資在2024年下半年布局了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旗下重陽戰略才智基金等五只產品持有該ETF共計21.48億份,占上市總份額的5.82%。

          不僅如此,截至2024年末,重陽投資管理的重陽喜悅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5只產品,還出現在了廣發中證香港創新藥ETF的前十名持有人名單中,合計持有份額達10.08億份。

          除了重陽投資,寧泉資產去年下半年也加碼了重倉醫藥生物的基金。公募基金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寧泉資產旗下寧泉致遠39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持有交銀瑞思LOF基金98萬份,持有比例相比于2024年中提升0.56個百分點。

          交銀瑞思LOF基金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基金組合前十大重倉股中生物醫藥標的占據4個席位。其中,泰格醫藥、恒瑞醫藥均為前十大重倉股的新面孔。

          重陽投資認為,當前是投資創新藥板塊的有利時機。具體而言,經過四年多的深度調整,中國創新藥板塊的機構配置比例已處于歷史低位。在此期間,國內創新藥產業快速發展,已具備全球競爭力,而且今年行業有望迎來一些利好政策,國際藥企巨頭也用實際行動積極買入了中國創新藥資產。今年,中國創新藥企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互聯網板塊受青睞

          互聯網板塊,也是百億級私募布局的重要方向。

          近日,聚鳴投資創始人劉曉龍透露,在有路徑可循的科研創新領域,中國企業的確展現出了實力和效率,因此目前組合的主要倉位分配在港股尤其是恒生科技相關資產上。

          滬上一家百億級私募人士也稱:“在投資配置中,科技板塊是我們持續重點關注的方向。近期我們的持倉變化是,減倉了階段性情緒過熱的機器人方向,增加了港股互聯網的配置。”

          多家頭部私募認為,DeepSeek大大降低了AI應用成本,提供云服務和軟件服務的互聯網企業是AI落地應用的主力軍,是核心受益方向,互聯網企業占比更高的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有望較其他科技指數有更佳的表現。

          ETF成私募配置重要工具

          除了科技與創新藥板塊,部分頭部私募還借道ETF配置債券、海外資產等。

          公募基金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高毅資產知名基金經理鄧曉峰管理的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等四只產品,新進博時中債0~3年國開行ETF前十名持有人名單,合計持有270.6萬份,占上市總份額的5.36%。國新新格局私募旗下的國新央企新發展格局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2024年下半年也買進了博時中債0~3年國開行ETF,期末持有份額達285.97萬份,占比為5.66%。

          另外,泓湖投資旗下的泓湖穩健宏觀對沖基金等五只產品,去年下半年加倉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新交所泛東南亞科技ETF,期末合計持有份額為1.76億份,占基金上市總份額的8.84%。

          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李春瑜表示,在中國經濟轉型、結構性行情演繹的背景下,私募證券管理人借道ETF進行配置,能夠更加靈活地順應市場變化,同時也能夠彌補部分行業的研究缺口。未來,伴隨著指數基金多元化趨勢愈演愈烈,ETF將成為機構投資者進行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