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工業和服務的輪式機器人已經相對成熟,人形機器人雖然處于商用早期,但也開始向場景應用發展。今年公司推出的人形機器人新品已開始在餐飲、醫療等特定場景進行驗證應用。公司推動機器人加速商用的策略是‘通用+專用’的多機協作模式,結合大模型和具身技術,崗位化落地來進行商用提速。”擎朗
2025-08-11T08:44:45+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意見提出,發展壯大腦機接口領域領軍企業,支持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任務。推動產業集聚。引導創新要素向基礎好、潛力大的地區匯聚,立足各地特色和產業優勢,分級分類建設孵化器和產業園等,打造創新能力強、應用場景佳的優勢集聚區,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集聚發展。推動腦機接
2025-08-08T08:01:16+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資本熱度攀升,各類展會輪番登場,國內外企業爭相亮出“鋼鐵伙伴”的最新成果。然而,熱潮之下更需冷思考。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里的璀璨明星,到真正走向廣闊市場,絕非僅靠技術突破就能一蹴而就。
2025-08-07T08:49:30+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錨定2027年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上海具身智能行業加速跑
在核心零部件領域,企業的創新同樣亮眼。豪威集成電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圖像傳感器領域的創新為機器人提供“智慧之眼”,其推出的多款CMOS圖像傳感器,即使在弱光條件下也能獲得清晰的圖像。上海鳴志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機器人關節模組攻克多項核心技術,推動制造業向智能化升級。在驅動系統領域,
2025-08-07T08:47:13+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AI人才爭奪戰持續升級。”北京淘友天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脈脈”)商業運營總監楊瀅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發布AI崗位招聘的企業來看,除常見的互聯網公司外,電商、新生活服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企業需求也顯著增加,成為AI人才爭奪戰的主力軍。“例如,部分頭部電商年內AI崗位需求同比暴
2025-08-07T08:45:36+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近年來,隨著各方攜手并進,我國類腦智能產業的基礎架構建設穩步推進。軟硬件方面,我國類腦領域的各類算法模型正逐漸由實驗室走向市場。舉例來看,寧波時識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類腦智能底層技術研發,聚焦邊緣計算應用場景,現已形成了涵蓋類腦感知、類腦感算、類腦計算等領域在內的完整產品矩陣。
2025-08-07T08:42:27+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在降價以及中國市場國補的政策推動下,蘋果這一季度在中國市場表現終回暖,也收獲自2021年12月以來最大的季度收入增幅。但AI進展的不順,疊加關稅政策下iPhone等產品的成本增加,蘋果公司的股價今年以來已經下跌大約16%,足以見得投資者對其不滿。當英偉達、微軟市值先后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后,蘋果還在
2025-08-04T09:22:57+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關于貼息政策的落地實施,曾剛建議,銀行業應精準對接需求,擴大政策覆蓋面。比如,針對個人消費端,梳理購車、家電、文旅等重點消費場景,設計匹配的貼息貸款產品,明確貼息后利率、額度、期限等核心要素,簡化申請流程,降低居民獲得信貸的門檻;針對服務業經營主體,聚焦餐飲、家政、托育等行業的中
2025-08-01T08:58:59+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中國聯通董事長陳忠岳在活動現場表示,中國聯通強化數實融合,已助力汽車、鋼鐵、電子、裝備等行業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有效拓展了“AI+制造”的發展空間。未來,中國聯通將加快工業設備全功能數字孿生建設,推進工業具身智能規模化應用,推動智能制造向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和更高水平邁進。
2025-07-29T09:47:07+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算力產業的后續發展,備受市場人士看好。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報認為,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人工智能為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頭雁”,將驅動以“AI+”為主線的偉大時代機遇,國產AI算力崛起已經是大勢所趨。
2025-07-29T09:00:59+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從上海的主駕無人試乘到迪拜的路測,從特斯拉的跨區域部署到百度的多城運營,Robotaxi的商業化試點正加速推進。盡管技術安全性、法規差異、社會接受度等挑戰仍存,但隨著多城運營網絡的完善、政策的持續加碼與生態的深度協同,Robotaxi有望在未來5年到10年從試點走向普及,重塑城市出行格局。
2025-07-28T09:27:44+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實探WAIC 2025:技術與應用創新步入平常百姓家 人工智能“大
機器狗在各個展臺間“溜達”;人形機器人手持彩綢舞龍,身邊還有“小伙伴”擊鼓伴奏……7月26日至7月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級別會議(WAIC 2025)在上海舉行。據悉,本屆大會共吸引800余家企業參展,集中展示3000余項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發”“中國首秀”新品,規模創歷
2025-07-28T09:24:59+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AI眼鏡的操作想要更順暢,就需要各個AI算法的高效協同。”朱培棟表示,目前已有的大模型并不能很好地適配AI眼鏡場景。據悉,為了讓AI眼鏡能夠更順暢的運作,天翼AI就眼鏡場景對語音、語義和多模態算法都進行了深度優化,打造了多個適配AI眼鏡場景的垂域智能體。
2025-07-28T09:22:11+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馬斯克腦機接口公司目標2031年營收十億美元,每年2萬名患者
報道指出,到2029年,Neuralink的Telepathy設備有望獲得美國監管部門的批準,并希望每年能完成2000例手術,創造至少1億美元的年收入。到2030年,Neuralink將推出Blindsight,將年手術量擴大到1萬例,年收入超過5億美元。
2025-07-25T09:12:23+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劉郁林認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正在從“互聯網+”的廣泛連接階段,向“人工智能+”的創新引領階段邁進。“互聯網+”構建了萬物互聯的數字底座,積累了寶貴的數字場景和數據資源,“人工智能+”則助力產業智能升級。
2025-07-25T08:30:09+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3D打印是人工智能賦能的一大重點領域。在人工智能賦能下,3D打印產業呈現普及化、智能化、自主化三大發展趨勢。而隨著“人工智能+制造”行動實施,3D打印產業有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中國增材制造行業聯盟副秘書長李方正表示,人工智能的多項能力與3D打印的產業特性具有較高契合度,將助力后者成為“人
2025-07-23T08:44:29+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科創板企業“出海”要想走得更穩、更遠,離不開體系支撐。黃巖指出,資本市場方面,要進一步完善跨境投融資機制,為企業出海提供更便捷的融資渠道,同時要加強與海外資本市場的監管合作,為企業跨境上市、并購等活動提供更好的政策環境。企業自身要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加強對海外市場的研究和了解,制
2025-07-22T08:12:01+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與場景落地瓶頸還有待突破,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沒有成功的模板可以參照,從技術到產品,再到落地應用,均需要經歷摸索的過程,主要的思路是通過強化攻關、開放場景、補強企業生態,加速人形機器人從展示向應用躍遷。
2025-07-21T08:29:18+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一汽研發總院副院長兼九章平臺CEO周時瑩則從商業化角度指出,L4級以下都可以叫作輔助駕駛,這一階段還需要駕駛員的參與。她認為,對車企而言,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又不會帶來多達兩至三倍的成本增加,是巨大的挑戰。
2025-07-18T09:42:26+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
近日,機器人行業上演了一場資本大戲——成立僅兩年的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機器人”)宣布以21億元對價收購科創板上市公司上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緯新材”)63.62%股權,實現了“蛇吞象”的反向收購。而截至7月16日收盤,上緯新材已連續5個交易日實現漲停。
2025-07-17T11:11:33+08:00 更新 標簽: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