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房地產
          • 住建部加強城市房屋室內裝飾裝修安全管理 堅決遏制私拆承重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城市房屋室內裝飾裝修活動日漸增多。近期發生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租戶裝修私拆承重墻、廣東省肇慶四會市業主在未取得施工許可的情況下打穿墻體等事件,威脅到了其他住戶生命財產安全,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2023-06-12T09:08:20+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滿足困難群眾基本住房需求 保障性住房建設量穩質升

            專家表示,工程質量是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的核心。保障性住房的規劃建設應與普通商品住宅同標準、同品質,不能因為是保障房或租賃住房性質就降低標準。特別是保障性租賃住房,應嚴格按照可居住標準改造,并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

            2023-06-12T08:53:47+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去年全國住房公積金發放個人住房貸款逾萬億元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全國住房公積金2022年年度報告》,全面披露了2022年全國住房公積金運行情況。

            2023-06-09T09:25:11+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北京擬出臺新規促進共有產權住房良性循環

            北京市住建委介紹,自《北京市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實施以來,共有產權住房建設、分配和管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對于完善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穩控房地產價格和有效滿足無房家庭住房需求等方面均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目前,39個項目已陸續辦理不動產權登記。

            2023-06-08T08:58:35+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多地購房政策優化力度加大 專家預計房地產行業6月份或迎新的

            王青表示,二季度以來,特別是進入5月份,樓市再度出現轉冷跡象。這是近期多地進一步加碼“松綁”政策的直接原因。整體上看,當前宏觀經濟修復勢頭略低于市場預期,而房地產行業未能持續回暖是一個重要原因。

            2023-06-07T08:39:22+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房企退市拉開序幕

            “房企退市后還是有機會重新上市的,只要達到相應的條件和交易所的批準,但是股票重新上市的門檻較高,條件更為嚴格,從這個角度來看重新上市的難度還是很大的。”陳霄進一步表示。

            2023-06-07T08:33:57+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北京地區“帶押過戶”常態化辦理 更多“嘗鮮者”有待入局

            北京銀保監局、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表示,下一階段,將鼓勵商業銀行、房地產中介通過官方網站、服務熱線和網點門店等渠道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積極為市民百姓提供咨詢和服務。同時,將密切關注“帶押過戶”政策實施進展情況特別是一線反饋情況,及時解決辦理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

            2023-06-07T08:30:46+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昔日千億房企走到退市邊緣 老板是他

            昔日千億房企走到退市邊緣 老板是他

            在劉水看來,出險房企的關鍵還是債務重組的情況。應該盡快達成債務重組方案,同時保交樓,確保停工項目順利施工、及時交付,加快新房項目銷售、回款,促進企業持續發展,依靠經營回血來化解退市風險。

            2023-06-06T08:58:12+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新大正物業并購終止 行業并購日趨理性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企業目前物業板塊的布局來看,包括城市全域環衛、重點片區環衛,旅游目的地城市全域環衛、專業后端垃圾處理等多業態,對于新大正的業務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另外,此類城市業務的規模量較大,且具有較好的復制性,是物業企業會側重發展的領域。

            2023-06-06T08:48:24+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應理性看待出險房企退市現象

            總體來看,行業已進入下半場,對房地產板塊而言,績差股不斷出清,信用、資源及資本向績優股集中,助推這些企業探索新發展模式,將重塑房地產行業估值邏輯,有助于發掘優質上市主體長期投資價值,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2023-06-06T08:35:19+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45家開發商搶一塊地 北京土拍市場看漲?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5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規模約60萬平方米,環比下降約三成。供應方面,5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面積約14萬方,環比增長約10%。價格方面,5月北京新建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04%,漲幅較上月擴大0.01個百分點,同比上漲0.65%。

            2023-06-02T08:56:04+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房屋交易監管待加強

            檢察機關提示,房屋買賣雙方均應自覺遵守國家房地產登記制度及有關政策,誠信交易并積極采取措施防范潛在交易風險,避免引發不必要的民事糾紛甚至民事訴訟,最大限度維護交易安全。

            2023-06-01T09:02:06+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百強房企前5個月銷售額近3萬億元 6月份市場會好轉嗎?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對記者表示,整體來看,5月份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加大,近期個別房企償債壓力較大也對市場預期形成擾動。目前核心城市政策存在較大優化空間,市場也需要更實質性的政策落地。

            2023-06-01T08:37:27+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5月份北京二手房市場降溫 連環單遇阻 部分業主談判桌上主動

            喬召認為:“大幅降價可能性很小,有可能部分著急賣的房源在5月份沒成交的,6月份還會有一個小幅度的降價。”謝麗慶表示,一部分撿漏的客戶會出來買房,現在需要這些客戶撕開一個口子,帶動其他客戶的購買力。6月份,預計市場會吃掉大量“已買后賣”業主的紅利。

            2023-06-01T08:33:50+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多地加強房地產項目預售資金監管 嚴禁預售資金“體外循環”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對記者表示,保交樓仍是政策關鍵,預售資金監管有利于保護購房者權益,各地針對預售資金的監管沒有放松。對期房銷售制度來說,預售資金監管能避免企業挪用資金過度加杠桿。

            2023-05-31T09:06:09+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房地產類集合信托規模持續萎縮 存量業務風險或隨樓市回暖下

            “從更長期視角看,在經濟復蘇、政策松綁背景下,房企融資難問題得到緩解。后續隨著房地產市場回暖,房企違約風險預計進一步下降,房地產類信托存量業務的違約風險也有望下降。”陳靂說道。

            2023-05-31T08:41:47+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當前樓市呈兩極分化態勢 :5月市場延續環比回落,企業推盤節

            蔣南平指出,從房企的角度來看,不同房企心態也是各異。一些房地產商想降價,急于回籠資金,但考慮到成本也不敢降得太多,所以當前樓市形成了買賣雙方相持的狀態。還有一部分房地產商本身有實力,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捂盤惜售,等待機會。

            2023-05-30T09:14:10+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二手房掛牌量“升”交易量“降” 市場信心整體有待恢復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4月份以來主要城市的新房、二手房市場活躍度普遍出現下滑,購房者置業情緒下降。近期部分核心一二線城市開始優化調控政策,上海、廣州等城市調整公積金政策,杭州、南京部分街道或區域放松限購,但整體力度仍較為有限,對提振市場活躍度、修復市場預期的效果并不明

            2023-05-30T08:37:35+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房企融資規模保持高位 利率整體較低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表示,前4個月,房企信用債融資1705.8億元,同比增長11.3%。“第二支箭”增信發債支持房企融資,取得了積極成效。不過,民營中小房企融資相對困難。

            2023-05-29T08:58:27+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

          • 買房不用掏首付,還能“倒拿”50萬?這樣的“好事兒”靠譜嗎

            北京市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進一步指出其中的法律風險:“首先,不論是所謂的‘零首付’還是‘負首付’,該付的錢終究還是要付的,無非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其次,這種操作的房貸月供往往會提高一些,房貸期限越長負擔越大;再次,這種本身就是違法違規、明令禁止的,還存在被銀行斷貸、被監管部門處

            2023-05-27T08:46:45+08:00 更新 標簽: 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