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醫藥>正文內容
          • 創業板時隔兩年再度受理藥企
          • 2025年07月0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時隔近兩年,創業板獲受理的企業中再度出現了藥企的身影。深交所官網顯示,南通聯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IPO獲得受理。值得一提的是,聯亞藥業曾有一段科創板IPO的經歷,不過最終撤單。此次更換賽道再度沖A,聯亞藥業募投項目未發生變化,不過擬募資金額由10.5億元下降至9.5億元。此外,前次IPO時備受詬病的大客戶依賴問題,報告期內依然存在,公司超半數營收來自第一大客戶。

          時隔近兩年,創業板獲受理的企業中再度出現了藥企的身影。深交所官網顯示,南通聯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亞藥業”)創業板IPO獲得受理。值得一提的是,聯亞藥業曾有一段科創板IPO的經歷,不過最終撤單。此次更換賽道再度沖A,聯亞藥業募投項目未發生變化,不過擬募資金額由10.5億元下降至9.5億元。此外,前次IPO時備受詬病的大客戶依賴問題,報告期內依然存在,公司超半數營收來自第一大客戶。

          轉戰創業板

          深交所官網顯示,近期,聯亞藥業創業板IPO獲得受理。這也是自2023年7月后,創業板再度受理的第一家藥企。

          招股書顯示,聯亞藥業主要從事復雜藥物制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產品主要包括以不同類型的緩控釋制劑以及低劑量藥物制劑為代表的兩大類高端仿制藥;同時公司也憑借藥物設計能力和制劑工藝技術為制藥企業和研發機構提供研發及其他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聯亞藥業曾申報科創板上市未果。上交所官網顯示,聯亞藥業科創板IPO于2022年11月22日獲得受理,同年12月15日進入已問詢階段,在經歷三輪問詢后,聯亞藥業選擇撤單,公司科創板IPO于2024年9月27日終止。

          此外,此次創業板IPO,聯亞藥業更換了審計機構。前次科創板IPO之時,聯亞藥業聘請的審計機構為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此次IPO變更為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在業內人士看來,科創板對“硬科技”成色要求較高,在醫藥賽道偏好創新藥、基因治療、ADC等前沿領域;創業板強調“三創四新”,即創新、創造、創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聯亞藥業此次更換賽道是正常的資本戰略目標調整行為。

          在科創板IPO時,上交所曾要求聯亞藥業說明公司技術先進性的具體體現、公司在研產品的主要優勢以及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等。

          募投金額降低

          與前次科創板IPO相比,聯亞藥業創業板IPO募投金額有所下調。

          招股書顯示,此次創業板IPO,聯亞藥業擬募集資金9.5億元,投向產業化基地項目、藥物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具體來看,產業化基地項目包含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兩個子項目,擬分別投入募集資金3.06億元、2.66億元;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將新增10億片劑和1億顆膠囊產能。

          此外,藥物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擬分別投入募資額3.28億元、5000萬元。其中,藥物研發項目將開展合計28個產品管線的研發工作,分別涉及婦科用藥、高血壓、中樞神經、糖尿病及其他用藥領域,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與前次IPO相比,聯亞藥業在產業化基地項目擬投入募資額整體增加,但藥物研發項目擬投入募資額出現明顯縮水。

          前次科創板IPO,聯亞藥業擬募集資金10.5億元,其中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擬投入募資額同為5000萬元。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兩個子項目擬分別投入募資額2.59億元、2.85億元,藥物研發項目擬投入募資額4.56億元。

          業績方面,報告期內,聯亞藥業凈利持續增加。財務數據顯示,2022—2024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5.5億元、7億元、8.66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13億元、1.16億元、2.6億元。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聯亞藥業方面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逾五成營收來自第一大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聯亞藥業存在大客戶依賴問題,公司逾五成營收來自第一大客戶。

          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聯亞藥業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占比分別為99.37%、97.72%、95.43%。占比較高。其中,第一大客戶Ingenus為公司貢獻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3.98億元、3.97億元、4.4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2.36%、56.63%和51.87%。雖然整體看占比呈現出下降趨勢,但仍保持高位。

          資料顯示,Ingenus為一家注冊于美國的集研發、生產及銷售于一體的綜合型藥企,主要從事仿制藥的開發、制造和商業化,致力于通過仿制藥以提高藥品的可及性以及降低醫療開支,經營產品涉及120余種類、規格的仿制藥,覆蓋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女性避孕及健康等領域,并重點關注透皮、半固體、注射和緩控釋等創新劑型。

          聯亞藥業表示,公司與Ingenus于2013年開展業務合作。2013年以來,雙方保持了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涉及產品種類不斷增加,若干產品于美國市場取得了領先的市場份額,并進一步合作開展新產品的開發。公司與Ingenus業務合作的開展均經雙方充分溝通和審慎評估,并依合同約定執行,業務獲取合法合規。

          聯亞藥業也提示風險稱,Ingenus享有公司主要產品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硝苯地平緩釋片等于美國市場的獨家經銷權。如果公司與其合作關系發生重大不利變化,且公司不能及時尋找到可替代的經銷商,則公司會面臨相關產品無法正常銷售的風險。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表示,對單一或少數大客戶的高度依賴使公司風險集中。大客戶可能因為市場策略調整、業務需求變化或其他原因減少訂單或終止合作,給公司帶來重大不確定性。

          在艾文智略首席投資官曹轍看來,IPO公司對大客戶過于依賴可能帶來多種風險,公司應該采取適當的措施來減輕這些風險的影響,例如擴大客戶基礎、加強與潛在客戶的聯系、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等。同時,公司也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客戶需求,以保持業務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