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
          • 董秘泄內幕信息獲刑為“關鍵少數”敲響警鐘

            一直以來,內幕交易都是證券市場上的一顆毒瘤,內幕信息知情者利用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優勢,通過提前獲取內幕信息在市場中賺取不當收益,既損害了市場中其他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也破壞了市場公平交易的秩序,成為影響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沉疴頑疾”。

            2022-08-12T08:06:04+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年內217家公司登陸A股 募資超3678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陳靂表示,從整體來看,今年以來新股發行呈現三個特點:民營企業占比持續保持高位;企業集中在科創領域;上市板塊集中在創業板和科創板。這體現了我國制造業高端化發展順利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速,孕育出越來越多具備競爭力、符合上市條件的科創企業。同時,隨著注冊制改革的推進,企業融資

            2022-08-10T08:14:33+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再次通過上市聆訊 中國中免踩對點了嗎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時中國中免登陸H股究竟是不是最佳的時機,現在仍說不準,未來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如何,能否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也要取決于中國中免未來的路該怎么走。

            2022-08-10T08:06:48+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南玻A董事會席位之爭5:3 寶能系頻頻“潰敗”?

            “這場股東大會的背后,是前海人壽與寶能之間的較量。此次臨時股東大會后,南玻A的8人董事會中支持前海人壽的成員為5名,打破原有與寶能均勢的局面。這種做法可能是為了平衡原南玻A經營層與股東層在發展風格上存在的差異,將對實際經營業績產生深遠影響?!?/p>

            2022-08-05T08:59:56+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北交所“優質生”源源不斷 年內新三板掛牌企業已超去年

            今年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已超去年全年的原因在于,北交所的設立有助于吸引更多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以謀求到北交所上市。年內將延續這一積極趨勢,會有更多優質企業到新三板掛牌。

            2022-08-04T08:28:24+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多家公司董監高因短線交易可轉債被采取監管措施

            因買賣公司可轉債構成短線交易,隆基綠能、西子潔能等多家公司董監高或其相關人員被采取監管措施。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規定,合規買賣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

            2022-08-04T08:28:07+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轉讓子公司股權合理性存疑 中創環保收深交所關注函

            因公司擬轉讓子公司股權,中創環保8月3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根據公司此前回復,被轉讓的子公司經營趨于穩定且業績實現大幅增長,之后的短時間內,中創環保卻要出售所持其全部股權。深交所要求中創環保說明轉讓子公司股權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利用該子公司向業績承諾方變相輸送利益或者放松業績承諾

            2022-08-04T08:28:07+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年內400多家上市公司擬定增募資超7400億元

            今年以來完成發行上市的競價定增項目整體回報弱于過去兩年,但收益情況仍優于同期二級市場,“下半年市場結構性機會明顯,定增市場的投資機會或為投資者帶來較好的收益”。不過他也提醒,定增投資一定要建立在堅實的基本面研究基礎之上,另外,定增發行的折價仍是重要的“安全墊”來源。

            2022-08-04T08:28:06+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今年多家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 百余企業IPO受影響

            針對中介機構的嚴監管信號不斷釋放。某會計師事務所相關人士表示,隨著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信息披露為核心環節,中介機構必須勤勉盡責,承擔好信息披露工作的把關責任和誠信責任。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中介機構被立案對IPO公司未產生實質性影響,但中介機構自身因素導致客戶IPO進程受影響

            2022-08-03T08:31:41+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吉藥控股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

            7月27日晚間,*ST吉藥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依法對公司立案。根據公告,*ST吉藥2022年7月27日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公司表示,立案調查期間

            2022-08-02T08:19:50+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民德電子擬增資芯微泰克收關注函

            8月1日,深交所向民德電子發出關注函,要求該公司說明耗資1億元增資一家尚未有業績的新成立半導體公司,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其他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以及是否存在虛假出資的情形或者可能性。

            2022-08-02T08:19:38+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融資客減倉“迪王”近10億元 2400億市值光伏龍頭受關注

            對于8月市場,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市場從單邊修復期進入震蕩期,結構上,新能源高景氣預期維持但擁擠度在上升,部分消費品景氣有望邊際改善但整體估值吸引力不強,醫藥景氣邊際改善邏輯不強但前期機構持續降低配置。

            2022-08-02T08:19:37+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陜西黑貓股東涉短線交易被監管部門出具警示函

            陜西黑貓表示,股東陜西物產集團此次誤操作不具有短線交易的主觀故意,本次短線交易行為未發生在公司披露定期報告的敏感期內,亦不存在利用短線交易謀求利益的目的。陜西物產集團在發現誤買入后立即停止了操作,且已深刻認識到本次誤操作的嚴重性,并就本次操作失誤導致的短線交易給公司和市場帶來的不

            2022-08-02T07:06:36+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專利侵權糾紛再度升級 中創新航赴港上市計劃或受影響

            這場備受關注的專利侵權糾紛發端于去年7月份,寧德時代在2021年7月至9月期間向福州中院針對中創新航提出了多起專利侵權訴訟,共涉及5件專利。起初寧德時代索賠金額為1.85億元,而至今年5月份,寧德時代認為由于訴訟產品金額巨大,將賠償金額提升至5.18億元。

            2022-08-02T07:06:36+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熱門股將被大筆減持!減持市值達8.7億元

            長江健康7月2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長江潤發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郁霞秋、郁全和、邱其琴、黃忠和、長江股權投資,以及董事、副總裁盧斌擬合計減持公司13.41%股份。

            2022-08-01T07:48:08+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前7個月156家企業IPO終止 主動撤單者約九成

            陳靂表示,今年以來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投行檢查工作,這是在即將全面注冊制改革背景下,落實券商作為中介機構“把關”責任的重要舉措。在“入口關”提高上市公司申報質量,簡化企業上市流程,有助于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推進全面注冊制改革的落地。

            2022-08-01T07:30:08+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證監會:切實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當前資本市場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仍然較多,但要看到形勢變化中的有利因素,堅定信心。會議強調,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緊緊圍繞迎接服務黨的二十大和學習宣傳貫徹大會精神這條主線,鼓足干勁、迎難而上,全力抓好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2022-08-01T07:30:08+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禾盛新材實控人犯組織領導黑社會等罪 被判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7月31日晚,禾盛新材發布股票異常波動公告稱,根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書》,公司實際控制人被判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公司存在實際控制權變動的風險。

            2022-08-01T07:30:00+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減持出現問題 兩家上市公司股東同日致歉

            王智斌認為,減持計劃應視為公司重要股東作出的公開承諾。如果該股東未能按照減持計劃進行股份減持,應視為該股東違背公開承諾,此時,受損投資者有權要求該股東承擔賠償責任。資者造成負面影響表示誠摯的歉意。

            2022-07-29T07:17:22+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

          • 上市公司提前終止回購計劃接連發生

            近期,在A股上市公司加快回購增持的同時,部分公司卻終止了此前的回購計劃,其中多家公司因實際回購金額與原回購計劃存在較大差距,引起監管部門的重點關注。

            2022-07-29T07:17:01+08:00 更新 標簽: 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