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負債下分紅 惠科股份二闖IPO
- 2025年07月04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截至2024年末,公司賬上短期、長期借款余額合計超過330億元,子公司待收購股權等金額合計近130億元,資產負債率高出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近15個百分點。然而,在高額債務壓力之下,公司仍于2024年進行了約2億元的現金分紅。
距前次創業板IPO折戟不足兩年,面板“三哥”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科股份”)再次站到了A股門前,公司本次擬轉戰深市主板上市。兩度謀求上市背后,惠科股份融資需求較為迫切。截至2024年末,公司賬上短期、長期借款余額合計超過330億元,子公司待收購股權等金額合計近130億元,資產負債率高出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近15個百分點。然而,在高額債務壓力之下,公司仍于2024年進行了約2億元的現金分紅。值得一提的是,7月3日晚,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發布《關于2025年第二批首發企業現場檢查抽查名單的公告》,惠科股份等12家企業被抽中現場檢查。
分紅后擬募資補流
趕在財報有效期前,惠科股份主板IPO于6月30日晚間獲得深交所受理。
據了解,惠科股份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專注于半導體顯示領域的中國領先、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主營業務為半導體顯示面板等核心顯示器件以及智能顯示終端的研發、制造和銷售,是全球領先的三家大尺寸液晶面板廠商之一。數據顯示,2024年度,公司電視面板出貨面積、顯示器面板出貨面積、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面積分別位列全球第三名、第四名、第三名。
作為國內第三大面板企業,惠科股份也系今年上半年獲受理的第二大IPO項目,公司本次沖擊上市擬募集資金約85億元。招股書顯示,公司本次擬募集資金中,10億元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其余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則擬分別投資于長沙新型OLED研發升級項目、長沙Oxide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綿陽Mini-LED智能制造項目。
不過,計劃募資10億元“補血”的同時,惠科股份在分紅上卻并不吝嗇。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大手筆現金分紅約2億元。
“從公司財務狀況和運營需求的角度分析,盡管公司進行了現金分紅,但這并不意味著公司資金充裕。分紅是基于公司當時的盈利情況和股東回報考慮作出的決策,而公司的日常運營和未來發展需要持續的資金支持。”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表示。
業績表現方面,惠科股份2022—2024年營收、凈利均實現穩步增長。具體來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71.34億元、357.97億元、403.1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4.28億元、25.66億元、33.39億元。
借款余額超3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沖擊上市背后,惠科股份賬上負債金額高企。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末,惠科股份賬上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余額分別為218.81億元和112.71億元,合計約331.52億元。
與此同時,惠科股份采用自有資金、自有資金與國有資本或市場化資金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投產運營,近年來陸續與滁州、綿陽、長沙、北海、鄭州等地方國資合資成立半導體顯示或智能終端等項目公司,截至2024年末,公司待收購股權、已收購尚未支付的股權轉讓款和附有收購義務的少數股權余額合計129.27億元。
從資產負債率來看,報告期各期末,惠科股份合并口徑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9.1%、69.47%和68.78%;對應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約為52.61%、54.05%、53.93%。不難看出,公司報告期內資產負債率始終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對此,惠科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同行業可比公司均為上市公司,融資渠道較為多元化,而公司主要依賴于債務融資,因此負債規模較大。另外,同行業可比公司業務發展階段有所差異,公司進入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的時間相對較晚,報告期內仍在持續建設產線,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廠房建設、設備購置以及技術研發等,資金需求量較大、債務融資較多。同時,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與智能顯示終端行業的資本密集程度存在一定差異,智能顯示終端行業的同行業可比公司資產負債率總體相對較低。
“公司所處行業為資本密集型行業,在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產線建設、設備購置以及技術研發,在后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生產設施維護、持續研發投入從而穩固市場地位。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采用債務融資方式籌措資金,但債務融資亦提高了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和財務費用。公司亟待通過股權融資償還債務,降低有息負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減少財務費用支出,緩解償債壓力,增強抗風險能力。”惠科股份表示。
曾沖擊創業板未果
在本次沖擊深市主板IPO前,惠科股份曾有過沖擊創業板的經歷。
深交所官網顯示,惠科股份前次創業板IPO于2022年6月24日獲得受理,當年7月22日進入問詢階段。不過,經歷首輪問詢后,公司于2023年8月主動撤回相關申請材料,公司當次IPO終止。
據惠科股份彼時披露的招股書,前次沖擊創業板IPO,公司擬募集資金約9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長沙惠科中大尺寸OLED半導體顯示器件研發升級項目、Mini LED直顯及背光生產線擴建項目、惠科股份智慧物聯顯示解決方案項目、綿陽惠科Oxide產研一體化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不難看出,相較前次創業板IPO而言,惠科股份本次沖A擬募資金額縮水10億元。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惠科股份方面發去采訪函進行采訪,但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投融資專家許小恒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兩度IPO企業,如果兩次IPO時間相隔較長,募投項目以及募集資金發生變化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可能跟當下行業情況以及企業自身經營發展相關。但如果是較短時間內,IPO公司募投項目發生較大變化,這可能會讓監管質疑公司制定戰略規劃的審慎性。
控制權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惠科投控持有惠科股份45.42%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王智勇通過惠科投控及深圳惠同合計控制公司52.31%股份的表決權,并通過擔任惠科投控的執行董事、深圳惠同的普通合伙人及執行事務合伙人能夠實際控制惠科投控和深圳惠同的重大事項決策,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