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醫藥>正文內容
          • 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研發應用
          • 2025年07月04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專家表示,《若干措施》聚焦我國創新藥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對創新藥研發、準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進行全鏈條支持,旨在破解創新藥研發與市場應用中的結構性矛盾,實現“真支持創新、支持真創新、支持差異化創新”目標。

          近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強對創新藥研發支持、推動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等5方面16條舉措。專家表示,《若干措施》聚焦我國創新藥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對創新藥研發、準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進行全鏈條支持,旨在破解創新藥研發與市場應用中的結構性矛盾,實現“真支持創新、支持真創新、支持差異化創新”目標。

          鼓勵創新藥發展是提升臨床用藥技術水平、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的重要渠道,也是支持我國生物醫藥產業自立自強、科技創新的重要手段。總體來看,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通過戰略購買、價值購買等實現需方牽引,有力促進了醫藥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發展。2018年至2024年我國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數量明顯上升,2024年獲批數量達48種,是2018年的5倍以上,今年上半年已近40種。

          “也要看到,我國創新藥領域同質化競爭加劇、創新藥企業價格期待與醫保支付能力尚有落差、多元化支付能力薄弱等問題還未完全破局。”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說。

          為更好引導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方向,避免陷入內卷式競爭,《若干措施》明確,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進行疾病譜、臨床用藥需求等數據歸集和分析,探索為創新藥研發提供醫保數據服務。聚焦重大傳染病、兒童用藥、罕見病等重點領域,將組織實施創新藥物研發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讓創新藥研發有的放矢。

          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是《若干措施》的一大亮點。文件指出,將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重點納入創新程度高、臨床價值大、患者獲益顯著且超出基本醫保保障范圍的創新藥,推薦商業健康保險和醫療互助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參考使用。

          黃心宇介紹,商保創新藥目錄將由國家醫保局組織制定,企業可自主申報納入醫保目錄或納入商保創新藥目錄,也可同時申報兩者。商保創新藥目錄將充分尊重商業保險公司的市場主體地位,在方案制定、專家評審、價格協商等環節,保險公司、行業專家將充分參與。商保專家對于藥品能否進入商保創新藥目錄以及價格協商具有重要決策權。

          打通創新藥從上市到進院的“最后一公里”,事關患者的用藥可及性。《若干措施》要求,推動創新藥加快進入定點醫藥機構。“我們鼓勵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及時召開藥事會,根據臨床需求和患者需要,對藥品配備進行完善。”國家醫保局醫保中心副主任王國棟介紹,醫療機構不得以用藥目錄數量、藥占比等為由影響創新藥配備使用,醫保目錄內談判藥品和商業保險創新藥目錄內藥品可不受“一品兩規”限制。

          同時,鼓勵行業學(協)會和醫療機構總結創新藥使用的經驗,提升創新藥使用能力,指導臨床醫師更加規范地使用創新藥,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此外,完善創新藥醫保支付標準。“當前,我國正在開展醫保支付DRG(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IP(病種分值付費)改革,醫保部門對合理使用醫保目錄內創新藥的病例、不適合按病種標準支付的,支持醫療機構自主申報特例單議。”王國棟表示。

          中國創新藥產業已由“引進模仿”轉向“創新輸出”,不斷贏得國際贊譽。2024年,中國藥企完成海外授權交易超90筆,總金額超500億美元。《若干措施》明確提出,促進創新藥全球市場發展。國家醫保局價格招采司司長王小寧介紹,今年1月份,國家醫保局指導廣西依托中國—東盟醫藥區域集采平臺,積極促進國產藥品、醫用耗材進入東盟國家。同時,創新建立國內外購藥便捷服務通道,標志著醫藥集采領域的跨境交流合作邁出實質性一步。

          王小寧還提到,要提供價格支持,助力創新藥出海。為支持創新藥海外上市,借鑒國際做法,按照企業自愿的原則實行談判價格保密,對于商保創新藥目錄藥品將探索更加嚴格的價格保密機制。“未來,國家醫保局將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在價格方面為創新藥‘走出去’提供更多支持。”(經濟日報記者 吳佳佳)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