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國智算產業綠色科技大會在滬隆重召開,共探“AI +綠能”算力新范式
- 2025年09月01日來源:中國IDC圈
提要:中國智算產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2025)頒發儀式活動自啟動以來,共征集到上百個項目申報,經過多輪嚴格評審,最終遴選出16個優秀綠色案例。這些案例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全行業協同創新的結晶,為綠色智算的規模化落地鋪平了道路。
8月28日,由中國IDC圈主辦,Digital Infrastructure Technical Council(DITC)China Region及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據中心委員會支持的2025中國智算產業綠色科技大會在上海隆重召開。本屆大會以“AI+綠能,算力預見新范式”為主題,聚焦綠色算力基礎設施、低碳算法優化、可再生能源融合應用等方向,匯聚政府主管部門領導、技術專家、行業領袖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智算產業在綠色低碳轉型中的新路徑和新模式。
2025中國智算產業綠色科技大會現場
01大會重磅嘉賓齊聚,共探綠色智算可持續發展
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數字化轉型研究室主任 高峰大會上午主論壇以“綠色趨勢下智算產業大格局”為開篇。清華大學能源互聯網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數字化轉型研究室主任高峰以《供需協同、靈活智能實現綠電智算》為題做了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算力的未來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如果算力不具備綠色屬性,必然會走上傳統工業化中高污染、高排放的老路,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發展綠電智算具有必要性。
中國三峽武漢科創園專業師 周曉在《算力與電力的共生革命:跨域調度實踐與規模化未來》的主題演講中,中國三峽武漢科創園專業師周曉認為,未來以算電協同為導向的虛擬電廠模式,可以通過聚合分布式資源和負荷,節約系統成本,減少電網基礎投資,同時提供輔助服務(如調峰、調頻、進入現貨市場等)。最終,無論是通過輸配電價核定,還是市場化機制,成本都能夠得到合理疏導,實現算電協同與電力系統的共贏。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數據中心產品規劃部部長 翁建剛在隨后的“科技賦能綠色基礎設施未來”篇章中,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數據中心產品規劃部部長翁建剛發表題為《數據中心新趨勢:彈性架構、通智一體、綠色節能》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在制冷方面,液冷已成為智算的確定性需求,但如何與風冷有效融合仍是重點。在供電方面,近期通算擁抱智算,以小母線和電力模塊微創新為主,保護現有投資,遠期智算兼容通算,750V HVDC和鋰電為新的技術路線,為未來源網荷儲IDC直流微電網打好基礎。
臺達-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宮鴻華臺達-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宮鴻華以《從電網到芯片:臺達在AI變革下的能源突圍》為主題進行報告,深入剖析了AI算力爆發式增長對能源基礎設施帶來的嚴峻挑戰。他強調,市場急需“可持續的AI”。實現AI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貫穿從電廠發電、電力傳輸與轉換、數據中心供電與散熱,直至芯片的全鏈路能效提升。會議同期也推出了由臺達支持的經濟學人集團旗下 Economist Impact 全球調研報告《綠色AI進行式:探索可持續未來》中文版,呼吁產業伙伴攜手合作,共建AI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
騰訊數據中心能源電力專家 牛凱在《數據中心綠色技術創新實踐》的主題演講中,騰訊數據中心能源電力專家牛凱表示,綠電直連理論上可以解決單個數據中心的100%綠電問題,但難以覆蓋所有數據中心的綠電需求。因此,采購綠電和綠證仍是目前更經濟、更安全的通用模式。當然,若周邊資源條件允許,特別是在“三北”等新能源資源富集區域,綠電直連對數據中心而言仍具有可觀的經濟性。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邵宇在“科技引領智算產業規模化”篇章中,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邵宇發表《經濟學視角:算力與能源悖論》的主題演講。邵宇教授指出,中國經濟正處于重要的轉型期,算力作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其爆發式需求與“雙碳”目標形成鮮明悖論。邵宇教授強調,可從微觀、中觀、宏觀角度化解這一矛盾,推動新能源轉型,實現綠色智算的可持續增長。
克萊門特捷聯制冷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數據中心事業部架構師 侯夢夢在《熱管理革命:AI驅動下的風液混合與自然冷源三重奏》的主題演講中,克萊門特捷聯制冷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數據中心事業部架構師侯夢夢指出,隨著AI計算和高性能計算的爆發式增長,數據中心單機柜功率密度急劇攀升。在這一背景下,傳統的風冷方式已顯得力不從心,而純液冷的制冷模式成本高昂且門檻較高。在此情況下,風液融合成為兼顧能效與成本的“黃金平衡點”。
中金數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售前支持部副總經理 陳力中金數據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售前支持部副總經理陳力以《源網荷儲一體化:中金數據打造零碳算力的烏蘭察布范式》為題做了的主題演講,他指出,下一代算力基礎設施應具備超大型園區規模,并在區域內形成同城雙/多AZ節點配置,發展方向必然是綠色低碳與智能化管理。同時,運營方需具備快速交付能力。如果說算力的盡頭是綠色能源,中金數據正以“以荷定源、源荷互動“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方式,實現算電協同的雙向奔赴。
02三場圓桌對話,直擊產業痛點
大會精心設置三場圓桌對話,分別從“算電協同”、“技術賦能”和“規模化落地”三大維度展開深入探討。來自中國信通院、中國三峽、南方基金、騰訊云、商湯科技、萬國數據等機構的10余位嘉賓,圍繞“秒級擴容”與“十年基建”的沖突、“綠色瓦特”與“智能比特”的融合,以及“百倍擴張”與“零碳紅線”的平衡,分享深刻見解。
圓桌對話:“秒級擴容”VS“十年基建”:AI算力需求爆發,算與電如何在綠色基礎設施中極限協同?在《“秒級擴容”VS“十年基建”:AI算力需求爆發,算與電如何在綠色基礎設施中極限協同?》圓桌對話中,中國信通院華東分院副總工程師兼數字化與新興科技部主任陳俊琰擔任主持人,臺達-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宮鴻華、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資深架構師張文若、上海數據港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管理部總負責人張輝、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基礎設施基金投資管理部副總裁馬蘇斌、中國三峽武漢科創園專業師周曉共同就算電協同、綠電直連、投資與成本回收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
圓桌對話:“綠色瓦特”VS“智能比特”:技術如何實現在綠色基礎設施中持續賦能?《“綠色瓦特”VS“智能比特”:技術如何實現在綠色基礎設施中持續賦能?》圓桌對話由CIDC專家委員楊波主持,上海海蘭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洋、萬國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副總裁楊韜、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架構師兼高級工程師安真、AMD中國區數據中心業務部產品及市場總監曲大健,圍繞綠色智算、算電協同、源網荷儲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交鋒。
圓桌對話:“百倍擴張”VS“零碳紅線”:科技如何驅動智算產業規模化落地?在最后一場圓桌對話中,商湯科技大裝置事業群智算中心總經理林海、優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韓暢、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IDC行業架構負責人邵虎、北京中科合盈數據科技有限公司CTO周天宇作為對話嘉賓,在CIDC專家委員、新智認知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孫彬的主持下,就《“百倍擴張”VS“零碳紅線”:科技如何驅動智算產業規模化落地?》這一議題,圍繞零碳智算、綠色收益、AI云更綠色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03綠色智算典型案例,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
會上,“中國智算產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2025)”頒獎儀式隆重舉行。本次活動旨在發掘和表彰在綠色智算、算力與電力協同、液冷技術、綠電直供、智能運維等領域具有示范意義的優秀案例,為行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助力智算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國智算產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2025)頒發儀式活動自啟動以來,共征集到上百個項目申報,經過多輪嚴格評審,最終遴選出16個優秀綠色案例。這些案例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全行業協同創新的結晶,為綠色智算的規模化落地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