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帶動需求爆發 A股產業鏈上下游公司“喜報”連連
- 2025年09月0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乘著AI技術的東風,生物醫藥行業的上市公司跑出加速度。上半年,藥明康德實現營業收入207.99億元,同比增長20.64%;實現歸母凈利潤85.61億元,同比增長101.92%。藥明康德擁有全球最大的化合物庫和先進的AI藥物發現平臺,通過AI技術提升客戶研發效率,例如支持靶點篩選、化合物優化等環節。
從算力到AI大模型,再到多元化AI+場景……當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廣度,賦能千行百業。
得益于AI崛起帶動的需求上升,一批A股產業鏈上下游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出色,算力、PCB(印刷電路板)、光模塊行業的上市公司經營表現尤為突出。同時,AI與醫療、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的融合,也為相關公司貢獻新的業績增長點。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157家AI及AI+概念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報。其中,111家公司實現盈利,占比超七成;14家公司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100%,15家公司同比扭虧為盈。
逐浪AI大潮 產業鏈公司增勢強勁
縱觀AI產業鏈企業的發展群像,堅持技術創新、擁抱發展新趨勢,成為不少公司上半年實現業績強勢增長的關鍵詞。
其中,作為AI產業基礎支撐層的算力、數據服務等領域上半年迎來爆發式增長。以工業富聯為例,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07.6億元,同比增長35.58%;實現歸母凈利潤121.13億元,同比增長38.61%,營收、凈利潤均創同期歷史新高。
工業富聯介紹稱,上半年,以大模型與生成式AI為代表的技術突破推動應用生態進入爆發階段。公司通過強化產業鏈協同韌性,進一步深化與北美、亞太頂尖科技企業的戰略協作,核心業務盈利能力彰顯強勁增長動能,訂單規模與價值量同步躍升。
受益于AI算力需求持續攀升帶動,光模塊作為數據傳輸的核心組件,相關行業公司呈現“技術突破—產品放量—業績兌現”的良性循環。
光模塊供應商新易盛和中際旭創盈利增長位列前茅。
新易盛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4.37億元,同比增長282.64%;實現歸母凈利潤39.42億元,同比增長355.68%。公司將業績增長歸因于算力投資持續增長,高速率產品需求快速提升。
“報告期內,重點客戶進一步增加資本開支加大算力基礎設施領域投資,800G等高端光模塊需求顯著增長,并加速了光模塊向1.6T及以上速率的技術迭代。得益于800G等高端產品出貨比重的快速增加以及持續降本增效,公司營業收入、毛利率和凈利潤進一步得到提升。”中際旭創表示。
中際旭創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7.89億元,同比增長36.95%;實現歸母凈利潤39.95億元,同比增長69.40%。
精準把握AI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技術風口,勝宏科技和生益電子等PCB行業公司業績迎來爆發。中金公司研報預計,2025年全球AI用PCB市場規模將達56億美元。
作為PCB龍頭企業,勝宏科技上半年營收達90.31億元,同比增長86%;歸母凈利潤為21.43億元,同比增長366.89%。
從AI奔向萬物 AI+應用遍地開花
2025年以來,從產業端向消費端持續滲透,從云端加速擴展至邊緣側,AI+的發展路線圖日漸清晰。通過與消費電子、醫療、汽車等行業的深度融合,AI為市場注入了嶄新的增長動能與科技活力。
上半年,消費電子行業顯著回暖復蘇,市場增長強勁,AI智能手機、智能家居設備、AIoT等產品成為市場熱點。作為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45.03億元,同比增長20.18%;實現歸母凈利潤66.44億元,同比增長23.13%。公司表示,AI從云端算力向邊緣側、端側設備滲透的趨勢愈發明確,為高端制造企業帶來了結構性的發展機遇。
立訊精密預計,2025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08.9億元至113.44億元,同比增長20%至25%。
傳媒行業同樣受益于AI技術賦能。圍繞AI塑造新競爭力、打造文化新業態、布局發展新賽道,浙數文化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14億元,同比增長0.09%;實現歸母凈利潤3.77億元,同比增長156.26%。
乘著AI技術的東風,生物醫藥行業的上市公司跑出加速度。上半年,藥明康德實現營業收入207.99億元,同比增長20.64%;實現歸母凈利潤85.61億元,同比增長101.92%。藥明康德擁有全球最大的化合物庫和先進的AI藥物發現平臺,通過AI技術提升客戶研發效率,例如支持靶點篩選、化合物優化等環節。
盈康生命以AI賦能提質增效,實現“醫療+AI”集團化部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43億元,同比增長2.40%;實現歸母凈利潤6182.72萬元,同比增長12.82%。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