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隱藏式門把手”導致汽車頻現開門難 如何確保安全不“隱藏”?
- 2025年10月20日來源:央視新聞
提要:現在,隱藏式車門把手已經成了很多新款汽車的標配。車門把手隱藏雖然統一了,可彈出的方法卻是五花八門,比如按壓彈出、側拉解鎖、伸手觸發、APP操控等等。如果你對一款車輛不熟悉,當面對隱藏式車門把手的時候,恐怕先體驗到的反而是不方便。
現在,隱藏式車門把手已經成了很多新款汽車的標配。車門把手隱藏雖然統一了,可彈出的方法卻是五花八門,比如按壓彈出、側拉解鎖、伸手觸發、APP操控等等。如果你對一款車輛不熟悉,當面對隱藏式車門把手的時候,恐怕先體驗到的反而是不方便。
使用不便還不是隱藏式車門把手最大的問題。最嚴重的是,這些看似新穎又高級的開門方式,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比起普通的機械式車門把手,電動隱藏式車門把手存在無法彈出、延誤救援的更大風險。
為什么新能源汽車如此青睞隱藏式把手呢?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翔:它的本來的設計理念就是門把手和車門集成為一體,車門車身越平整的話,它風阻就越小,那么就讓車的能耗更低,電池充滿電的情況下,它的行駛的距離就更遠,它的設計理念是這樣的。但是實際的隱藏式門把手對風阻系數的減少的作用或者是貢獻應該是微乎其微的。隱藏式門把手更多的是給年輕的車主有這么一個概念,這個車很先進,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看似新穎的開門方式,實則暗藏巨大安全隱患。某汽車技術安全機構提供的測試結果顯示,這類門把手在側面碰撞后彈出成功率僅67%,遠低于機械把手的98%。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在最近幾年的交通事故中,隱藏式門把手無法彈出導致救援延誤甚至危及乘客生命的案例并不罕見。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章弘:一旦控制系統受損,門把手可能無法正常彈出或操作,然后就是內部線路的損壞,包括連接隱藏門式把手的線路,從而造成門把手無法動作。還有可能是車體框架變形,這種變形可能壓迫或卡住門把手,使其無法正常工作,電池斷電也是隱患之一。
盡管近段時間以來的新車型基本配備了外置緊急開關,但在極端交通事故中,救援人員或路人因不了解操作而無法及時開門的情況時有發生。在張翔觀察,很多消費者并沒有花心思和時間專門去學習車門的使用方法。
為提升門把手安全性能,全面提升車輛安全水平,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征求意見稿中提出,每個車門外把手和車內把手都應配置機械釋放功能;鎖止狀態下發生事故時能通過外把手開啟車門;車門外把手在任意狀態時都應具備不小于60mm×20mm×25mm的手部操作空間。張翔表示,這樣即便車輛失去電力供應、車身結構因碰撞受損,駕乘人員或救援人員無需借助工具,僅通過徒手操作也可以開啟車門。
隱藏式車門把手規范的背后,也折射出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創新速度”與“安全底線”的深層博弈。汽車越來越智能、越來越高科技,怎樣保證安全不“掉隊”?答案其實很簡單,不管什么樣的新設計、新技術,安全都得放在第一位,而且必須有“備份方案”。張翔也表示,新規不是要“否定”創新,而是要讓創新“更靠譜”,在創新與安全之間找到更優平衡,為每一次出行保駕護航。
張翔:車企要在創新的時候,要對安全、對生命要有敬畏之心,不要為了市場營銷目的隨意創新,要有實驗數據,要有使用經驗,在這個基礎上去創新,才能保證我們企業進行穩步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