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IM全面上線 通信業邁向“無卡化”時代
- 2025年10月20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業內分析表示,此次獲批意味著eSIM技術在國內正式突破物聯網、智能穿戴領域邊界,邁入手機端商用新階段,意味著信息通信業邁向“無卡化”時代。同時eSIM產業鏈涵蓋了芯片設計制造、平臺運營、網絡服務、終端集成與場景應用等多個環節,中國信息通信業迎來重構產業生態的機遇。
記者日前從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獲悉,三家運營商已正式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eSIM手機商用試驗批復許可,并在全國上線eSIM手機辦理業務。
業內分析表示,此次獲批意味著eSIM技術在國內正式突破物聯網、智能穿戴領域邊界,邁入手機端商用新階段,意味著信息通信業邁向“無卡化”時代。同時eSIM產業鏈涵蓋了芯片設計制造、平臺運營、網絡服務、終端集成與場景應用等多個環節,中國信息通信業迎來重構產業生態的機遇。
據介紹,eSIM手機業務是一種將實體SIM卡功能集成到手機內置芯片中的技術。用戶購買eSIM手機后,無需插入實體SIM卡,可將號碼通過空中下載的方式寫入手機內置eSIM芯片。中國移動市場經營部副總經理孫世偉告訴記者,對消費者而言,eSIM技術可以進一步縮小SIM卡槽在終端內部的占用空間,使終端做得更加輕薄的同時,也可提升終端的防塵、防水、抗震動的能力,可以滿足追求新技術、希望體驗新產品的用戶的需求。
目前三大運營商表示,均已獲得eSIM手機商用試驗批復許可。10月13日,中國聯通宣布已經正式獲得開展eSIM手機運營服務商用試驗的批復,其eSIM預約已在9月底正式開啟。中國聯通市場部副總經理尹少春15日對記者表示,已經有超過17萬名聯通用戶預定了eSIM卡。
此外,中國電信表示,eSIM手機業務在全國正式上市銷售,消費者可前往營業廳門店辦理開通eSIM手機業務,也可通過App進行線上預約,再前往預約的線下營業廳進行業務辦理。中國移動表示,將提供全體系eSIM產品支持,不僅涵蓋手機這一核心通信設備,服務還將擴展至智能手表、平板電腦、車載設備等多種形態,實現跨終端、跨場景的無縫連接與協同工作。
分析認為,從全球來看,eSIM應用已進入規模化階段。據GSMAIntelligence預測,到2025年年底,全球eSIM智能手機連接數將達到10億;而到2030年,這一數字將大幅增長至69億,屆時eSIM將占據全球智能手機連接總數的76%。
此次我國開啟eSIM手機試商用,信息通信業有望迎來重構產業生態的機遇。
從手機終端層面看,尹少春表示,日前蘋果公司發布的新款手機是推動eSIM普及的重要契機。據了解,未來在安卓和鴻蒙操作系統下,都將有相應的eSIM手機的支持。
從產業發展角度看,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eSIM業務帶來軟件和硬件上的變化,意味著終端形態將會更加豐富,不僅更能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通信服務需求,也會給產業鏈的合作伙伴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記者獲悉,相關企業也將進一步展開布局。孫世偉介紹,中國移動將推出更多既支持傳統物理SIM卡、又支持eSIM的手機產品,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同時開展eSIM芯片與操作系統的國產化技術攻關,研究開發功能更強、更加安全的eSIM終端和芯片。
“開放eSIM手機業務將給國產軟件、系統帶來更多機遇。”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將加大eSIM芯片等產品的創新研究,為數字身份、數字貨幣等基礎設施類應用提供安全基礎,助力構建安全、繁榮的生態體系。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