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多家銀行整合旗下App 以數量“減法”換生態“加法”
          • 2025年01月04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銀行在手機銀行App的基礎上,單獨開發信用卡App,有助于為信用卡客戶提供更具個性化的全面服務,但也存在信用卡客戶數量相對較少,信用卡App活躍度不夠,增加銀行運營成本的問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關停信用卡App既是落實金融監管政策導向,也是通過關停整合相關業務實現降本增效,為客戶提供更好服務體驗的體現。

          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銀行App持續“瘦身”,多家銀行整合業務關停旗下App。比如,北京農商銀行計劃于2025年3月31日關停“鳳凰信用卡”App;渤海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關于渤海銀行信用卡App停止服務》的公告。

          受訪專家認為,預計2025年銀行App功能將更加安全、人性化,在此過程中,銀行旗下分板塊App或將持續整合,以數量“減法”換生態“加法”。

          具體來看,根據北京農商銀行公告,該行“鳳凰信用卡”App業務功能將遷移至“北京農商銀行手機銀行”App。此外,2024年12月17日,民生銀行發布《第九屆董事會第七次會議決議》公告,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調整中國民生銀行信用卡分中心設置的議案的決議》。此前,渤海銀行信用卡App功能已遷移至“渤海銀行”App信用卡板塊內,并已于2024年12月30日關停。

          “銀行在手機銀行App的基礎上,單獨開發信用卡App,有助于為信用卡客戶提供更具個性化的全面服務,但也存在信用卡客戶數量相對較少,信用卡App活躍度不夠,增加銀行運營成本的問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關停信用卡App既是落實金融監管政策導向,也是通過關停整合相關業務實現降本增效,為客戶提供更好服務體驗的體現。

          事實上,近年來銀行移動端的渠道整合不止于此。除信用卡App之外,2024年,還有多家銀行陸續對旗下App進行整合或關停。

          根據2024年11月15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公布的移動金融客戶端應用軟件注銷備案公告,有25款客戶端軟件因停止服務主動申請注銷備案,涉及民生銀行的民生直銷銀行App、昆侖銀行的昆侖直銷銀行App、江蘇銀行的天天理財App、上海銀行的上銀企業服務App等。

          2024年9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加強銀行業保險業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管理的通知》,要求金融機構應當加強移動應用統籌管理,建立移動應用臺賬,完善準入退出機制,統籌各部門及各分支機構的移動應用建設規劃,合理控制移動應用數量。對用戶活躍度低、體驗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規風險隱患大的移動應用及時進行優化整合或終止運營。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針對旗下App以數量“減法”換生態“加法”,還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控制成本與提升運營效率;二是提高用戶體驗與便捷性,優化用戶金融服務體驗,提升用戶黏性;三是整合資源以應對互聯網金融和第三方支付平臺在金融行業深入滲透帶來的市場競爭壓力。

          展望2025年銀行旗下App發展方向,婁飛鵬認為,預計2025年銀行App功能將會更加安全、人性化,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優質的服務,但在此過程中,銀行整合旗下App的動作或將持續。以銀行信用卡App為例,信用卡領域已經進入存量競爭時代,為客戶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金融服務,提高客戶忠誠度,深挖存量客戶潛力以及積極發展沒有實體卡片的數字信用卡或是2025年銀行信用卡App的發力方向。

          葉銀丹預計,一是深度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發展。比如,在信用卡業務方面,可以根據客戶的消費模式、風險承受能力、信用歷史等提供個性化的信用額度、產品設計和優惠方案,從而提高客戶黏性和使用頻率。二是提升用戶體驗與個性化服務。三是增強信用卡與支付功能的融合。可以在App中提供多幣種賬戶管理和支付功能,以滿足國際用戶的需求。四是加強金融科技創新與生態構建。提供更多場景化、定制化的支付和金融服務,提升銀行服務的觸達度和用戶便利性。五是優化信用卡的費用結構與透明度。銀行應根據市場需求和用戶反饋,優化信用卡的年費、利息、手續費等費用結構。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