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
          • 年內新發基金份額突破萬億份 指數化投資蓬勃發展

            從年內新發基金的情況變化中,也可以捕捉市場情緒的變化。自9月份以來,股票型基金在當月新基金發行份額的占比持續攀升。在受訪人士看來,9月底以來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臺帶動了市場情緒的修復,政策對權益類基金特別是指數化投資發展的支持也有重要助力。

            2024-11-26T08:21:11+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降準蓄勢待發護航年末流動性 市場利率運行總體平穩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稱,從穩增長和穩物價的角度看,2025年我國貨幣政策實施力度可能繼續加大,其中降準幅度和頻率可能加大加密,預計當前至2025年末仍有1.6個百分點的降準空間,2025年實際降準幅度可能超過1個百分點。

            2024-11-25T08:09:29+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0費率”“1分錢起購” 理財公司年底競賽頻出招

            臨近年底,理財公司降費大戰愈演愈烈——為吸引客戶,有公司一天發布十余條費率優惠公告,也有公司將費率直降為0。2024年收官在即,理財行業競爭加劇,加之近期股市回暖,理財市場存在資金流出壓力,理財公司迫切希望通過降費等手段化解眼前的“內憂外患”。

            2024-11-22T08:55:39+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保險代理人奮戰“開門紅” 有險企分公司首日保費超億元

            據業內人士介紹,為應對市場利率下行,減輕險企的剛性負債成本,保險公司大多希望力推浮動收益型產品,與客戶共擔風險、共享收益。但在產品供應端仍舊保持著相對均衡,以更好滿足客戶需求,提升意向客戶轉化率。

            2024-11-21T16:36:07+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超200家銀行改制背后

            11月20日,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開年至今,已有超200家城農商行、農信社、村鎮銀行等機構參與了改制。通過市場化退出、收購、吸收合并等手段,中小金融機構正逐步實現資源整合與優化,部分銀行得以保持“小而精”的特色,多數則通過與其他金融機構的融合,增強資本實力與風險管理能力。

            2024-11-21T09:38:48+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多家銀行招聘高管 市場化“海選”形式受青睞

            結合各家銀行來看,在年齡方面,銀行均要求應聘者在50歲左右,特別優秀的可適當放寬年齡。在工作經驗方面,則普遍要求應聘者從事金融工作10年或以上。選聘原因方面,多家銀行均表示,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該行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活力,推進銀行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2024-11-21T09:07:21+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民營銀行跟進下調存款利率 “3字頭”存款利率仍存

            婁飛鵬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在銀行業凈息差整體承壓的情況下,民營銀行凈息差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穩定凈息差壓力較大。加之民營銀行本身存款利率相對較高,這些因素綜合導致民營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幅度較大。

            2024-11-21T08:13:53+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一張“貸款明白紙” 理清企業融資明細賬

            9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在山西、江西、山東、湖南和四川五省試點開展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的工作,推動銀行明示除利息以外的其他融資費用,促進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2024-11-20T09:43:39+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三季度82家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上升

            隨著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保險公司最新償付能力充足率變化情況隨之出爐。據記者統計,截至11月19日,已公布償付能力充足率的162家險企中,82家險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上升,占比50.6%。

            2024-11-20T08:51:50+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年內銀行“二永債”發行規模合計近1.5萬億元

            明明表示,商業銀行“二永債”的后續發行節奏主要受到以下幾方面影響:第一,發行節奏與監管要求有關,如果銀行資本充足率接近監管紅線或需要進一步鞏固資本基礎,發行節奏可能會保持較快水平。第二,發行節奏與市場環境有關,如果市場利率上升或投資者對長期債券的需求減弱,銀行可能會放慢發行節奏或

            2024-11-20T08:50:09+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突遭“逆風” 國際金價高位回落

            在金價高位回落的同時,10年期美債收益率日前向上突破4.5%關口,美債收益率與金價負相關性亦有所回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市場交易“再通脹”預期、美聯儲降息預期回調、避險情緒有所消退等,是國際金價近期承壓的主要原因。但從長期視角來看,金價或仍具備長期上漲邏輯。

            2024-11-20T08:21:06+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4家保險資管公司前三季度合計凈賺47億元

            據記者統計,截至11月18日,已有國壽資產、泰康資產、中意資產、安聯資管等4家保險資管公司披露了三季報。前三季度,4家保險資管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47億元。除中意資產無可對比數據外,其他3家公司合計凈利潤同比上升30.60%。

            2024-11-19T08:54:53+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多家銀行清理沉睡賬戶

            所謂沉睡賬戶,指的是那些5年及以上未發生主動交易且賬戶內仍有余額的個人銀行賬戶。由于長期閑置甚至被遺忘,這些賬戶已成為銀行的資源浪費點。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對銀行而言,沉睡賬戶占用了大量服務器空間、系統處理能力,長期維護這些賬戶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清理它們可釋

            2024-11-18T08:13:16+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增資擴股、定向募股多管齊下 年內60余家中小銀行獲準“補血

            一段時間以來,中小銀行普遍面臨著資本補充壓力。金融監管總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顯著低于大型商業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的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8.31%、13.61%、12.71%和13.08%。

            2024-11-18T08:11:45+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聚力“三大工程”建設 金融為城市更新“添磚加瓦”

            記者自業內了解到,“三大工程”建設資金需求量大、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是今年金融工作的重要發力方向。伴隨著資金流入,“三大工程”項目陸續落地見效,將有助于提升百姓居住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2024-11-18T08:09:41+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回購增持再貸款落地滿月 145家上市公司及股東獲貸款上限超34

            “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這一個月來,市場參與度較高,多家銀行積極響應,呈現推進落地速度快、資金規模大、地域分布廣、行業覆蓋面廣等特點,對市場起到了較強的示范作用?!碧镘幈硎?,這不僅顯示了回購增持再貸款這一工具的有效性、及時性、靈活性,也體現出企業對于市場信心的增強,預計后續該工具將

            2024-11-18T07:58:47+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中國人壽前十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6269億元 同比增長4.9%

            近日,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保費收入公告顯示,該公司于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期間,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人民幣6269億元,同比增長4.9%。

            2024-11-15T10:15:16+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金融壹賬通第三季度業績:歸母凈虧損收窄41.9%

            沈崇鋒表示,2024年以來,金融壹賬通境外業務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公司的盈利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這些成績得益于近兩年來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組合,深化客戶合作、拓展境內外市場,并繼續執行嚴格的成本控制、提升資源分配效率,這為中期實現盈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2024-11-15T09:01:19+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險資舉牌潮再起 “掃貨”邏輯生變

            隨著新華保險近日集中舉牌兩家上市公司,截至11月14日,年內險資舉牌的上市公司至少已有13家,創近4年新高??v向來看,近10年我國出現了3次較為集中的險資舉牌潮。業內人士認為,在險資舉牌背后,其投資邏輯也在發生變化,舉牌方式也隨之改變。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險資舉牌案例,險資作為長期資本、耐心

            2024-11-15T08:53:14+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

          • 沖刺年底排名戰 部分基金屢屢跨界操作

            記者注意到,公募基金三季報顯示,有主動產品及時調倉精準“上車”科技成長賽道;有曾經疑似避險式“漂移”到紅利資產的科技主題產品,悄然回歸了自己的主題賽道;也有名為“穩健”和“價值”的產品,出手人工智能(AI)、半導體等科技成長個股;還有“低碳環?!被鹬貍}低空經濟個股等“靈活”操作屢

            2024-11-15T08:50:05+08:00 更新 標簽: 金融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