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部門發聲 國新辦發布會聚焦科技金融政策
- 2025年05月23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發展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近期,有關發展科技金融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5月22日,多部門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科技金融政策有關情況時表示,將努力健全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
國新辦新聞發布會聚焦科技金融政策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提升科技貸款投放強度和服務能力
發展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近期,有關發展科技金融的政策措施密集出臺。5月22日,多部門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科技金融政策有關情況時表示,將努力健全多層次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要提升科技貸款的投放強度和服務能力,建設債券市場“科技板”。中國證監會首席風險官、發行監管司司長嚴伯進在發布會上表示,支持優質的紅籌科技企業回歸境內上市,積極穩妥推動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新的案例落地。
建設好債券市場“科技板”
日前,科技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
科技部副部長邱勇表示,希望通過《政策舉措》的深入實施,建立面向國家重大科技任務的金融支持安排。引導各類金融資源對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科技領軍企業、國家級科研平臺基地等加大融資支持,創設更大力度、更有突破性、更符合創新規律的科技金融政策工具,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為構建與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朱鶴新表示,要提升科技貸款的投放強度和服務能力。規模上要更有力度,人民銀行已將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規模提升至8000億元,同時下調再貸款利率至1.5%,目的是引導金融機構為企業研發創新和設備更新提供更大力度、更加精準的貸款支持;服務上要更有溫度,推動銀行深化科技信貸服務能力建設,讓更多中小科技企業獲得優質的信貸服務。
談及建設債券市場“科技板”的進展,朱鶴新介紹,目前市場各方響應積極,多家機構已經注冊或者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據統計,已有100家左右的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超過2500億元。下一步,有關部門要密切關注、繼續推進,共同建設好債券市場“科技板”,同時持續完善配套的支持機制,讓“科技板”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朱鶴新表示,要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推動銀行、保險、證券等各類金融機構和股權投資機構之間的分工協作,形成差異化、專業化的發展格局,同時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為國家重大科技任務提供融資支持。加強科技型企業跨境金融服務,將穩步推進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擴大科技公共信息開放共享,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創新積分制”,為科技金融服務提供信息數據支撐。
加力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
嚴伯進表示,證監會堅持用改革的思維和方法,聚焦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研究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強、可操作可落地的支持舉措。
其中,在持續優化科技企業境內上市環境方面,實施更加靈活精準的新股發行逆周期調節機制,把握好新股發行的節奏和規模,健全投資與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持續深化科創板、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改革,進一步增強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繼續發揮好創新試點相關制度的功能,支持優質的紅籌科技企業回歸境內上市。
在精準支持“硬科技”企業上市方面,堅持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有機結合,更加精準識別、篩選優質的科技企業,對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企業適用“綠色通道”政策。針對科技企業的特點,用好用足現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優質的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積極穩妥推動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新的案例落地。
在加大力度支持科技企業產業整合方面,繼續落實好“并購六條”,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在企業并購重組中的主渠道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進行布局,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聚集。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綜合運用股份、現金、定向可轉債等支付工具實施重組,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的包容度,推動更多具有示范意義的典型案例落地。
在培育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方面,支持私募股權基金以促進產業整合為目的依法收購上市公司。
推進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
金融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長郭武平表示,金融監管總局持續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
為讓科技企業獲得更多的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支持,有關部門開展了科技金融四項試點。郭武平介紹,其中,在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方面,先后將試點范圍從上海擴大到全國18個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目前簽約意向金額突破了3800億元;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方面,近期將批復第三批600億元試點規模。
近期,多部門持續釋放加大支持科技創新力度的積極信號。例如,人民銀行、科技部、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近日聯合召開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進會,要求落實落細構建科技金融體制的各項政策舉措,探索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全方位支持科技創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曾剛認為,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金融體系,有助于突破制約我國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短板,為提升創新資本供給、服務企業成長、加快新質生產力培育及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更為堅實的基礎。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