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榕生物推進新戰略:左手植物肉,右手網紅款
- 2020年07月15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雪榕生物7月1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雪榕生物與愛逸食品簽署投資協議,雙方擬共同投資設立植白生物(名稱以工商核準為準),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其中雪榕生物出資400萬元,持有40%股權。
依靠科技稱雄食用菌行業的雪榕生物,有意將能力圈擴展至更大范圍——入股植物肉科技公司未食達、與網紅食品推手合資設立植物肉健康休閑食品公司。“我們要從產業品牌變為消費品牌,只有強強聯合才能迭代發展。”公司董事長楊勇萍說。
雪榕生物7月1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雪榕生物與愛逸食品簽署投資協議,雙方擬共同投資設立植白生物(名稱以工商核準為準),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其中雪榕生物出資400萬元,持有40%股權。就在不久前,公司投資未食達,入局植物肉餐食產品市場。公司董事長楊勇萍認為,投資未食達和愛逸食品,是雪榕面向食用菌精深加工和科技食品領域的戰略布局,是與主業關聯性最強、最具成長價值的產業延伸。
接連下手押注萬億級市場
“無論是新興企業還是老牌食品巨頭,植物肉這個品類的發展階段都處于初期。中國肉類市場規模近3萬億元,即使植物肉份額占比10%,市場空間依然廣闊。”對于植物肉的市場空間,楊勇萍認為不可小覷。
植物肉現階段制造成本頗高,但隨著技術進步、規模化生產、供應鏈完善,植物肉的價格勢必低于動物肉,轉換效率已經為科學所驗證。
“人對肉的渴望是寫在基因里的。關鍵是消費體驗,若植物肉口感上與動物肉一致,價格上也能夠一致甚至更低,成為普羅大眾喜歡吃、吃得起的健康餐食,消費者一定喜歡。”楊勇萍說。
楊勇萍還提到,健康產業、生態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窗口期,植物肉是最有機會的產品。
科技探索產業化路徑
植物肉發展空間巨大,但從實驗室走向餐桌,仍有一些困難需要克服,例如,怎樣提升口感、降低成本?對此,楊勇萍有“獨門秘籍”,那就是技術創新:首先,未食達是具有創新優勢和迭代能力的植物肉科技公司,自研技術“納米筋膜”可適應中餐蒸煮烹飪方法;其次,雪榕生物如今擁有近80項專利,涵蓋種菇的各個環節。
楊勇萍認為,關于植物肉,目前有2個研發重點。一是提升口感。如何把植物肉做得更像動物肉,歐美企業已有探索,在歐美市場的測試也得到非常正面的反饋;中國有著歷史悠久的“素肉”文化,未食達作為本土食品科技企業,若將中國的歷史經驗和國外的先進科技糅合進研發的產品,就能做出消費者更愿意買單的產品。
二是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高效途徑除了技術突破,就是產業規模化。技術是未食達的優勢,產業規模化是雪榕的優勢,所以雙方合作屬于優勢互補。
“目前的植物肉產品,就烹飪方法而言,如果用于煮火鍋、燒烤等,可能‘筋道’不夠,容易散。該問題一旦得到解決,或將引爆中國市場的消費需求,這也是我們在研發層面推動未食達的一大發力方向。”楊勇萍說。
合作僅是開始
“從2019年開始,雪榕全面啟動品牌戰略,我們要從產業品牌變為消費品牌,只有強強聯合才能迭代發展。優勢共享的過程中,必然會助力雪榕的生鮮、干品、即食等產品在消費領域的品牌建設。”楊勇萍說。
具體來看,雪榕和未食達的合作有4個層面:一是研究菇蛋白在植物肉產品上的應用,菇蛋白是優質植物蛋白,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植物肉的營養價值;二是協助解決植物肉的筋膜問題,研發口感更好、更具嚼勁的植物肉產品;三是導入雪榕在產業化方面的經驗和優勢,推動植物肉產業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四是共享銷售渠道,特別是當前仍為植物肉主力渠道的餐飲渠道。
雪榕和愛逸食品的合作首先也是菇蛋白的應用。愛逸食品已培育出多個風靡全網的爆款產品,且在植物肉休閑零食研發方面有多年儲備。雪榕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工廠化食用菌企業,可以從原材料上解決休閑食品的安全、健康隱患,提升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雪榕也會利用自身產業化經營管理優勢,參與產品研發、品質把控等環節。
“目標是成為食用菌界的華為。”楊勇萍信心滿滿。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