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榕生物布局“人造肉” 專家表示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 2020年07月10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雪榕生物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本次投資,公司可以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為未食達建立自主生產工廠提供資金、工廠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等優勢資源支持。
隨著社會消費水平以及全民健康意識的持續提升,消費者在關注飲食口味的同時,也更加重視食材的營養和安全,尤其是高蛋白、高纖維素、低脂肪的營養食材,具有廣闊的消費需求和發展空間。人造肉作為一種新型健康食品進入大眾視野,并且備受資本追捧。
此前,BeyondMeat與星巴克在中國就推出了人造肉午餐。2020年7月初,BeyondMeat又宣布,將通過盒馬鮮生在中國銷售人造肉漢堡肉餅。人造肉在國內受歡迎的程度可想而知。
此時,A股上市公司雪榕生物也瞄準了“人造肉”這塊誘人蛋糕。公司于7月8日宣布擬以自有資金1400萬元投資北京未食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未食達”),并與嵐海資產管理(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嵐海資本”)、未食達及其原股東簽署了《增資協議》。正式布局人造肉領域。
本次增資完成后,未食達的注冊資本將由117.65萬元增加至132.94萬元,雪榕生物持有未食達10%的股權。
雪榕生物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本次投資,公司可以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為未食達建立自主生產工廠提供資金、工廠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等優勢資源支持,同時可以為其提供銷售渠道支持,快速推動未食達在各個層面的發展步伐。”
“人造肉領域還是一片藍海,所以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入局,從豬肉企業到生物企業再到資本企業,越來越多的外來資本、外來企業都想布局這一塊。但是整體來說,關聯度高一些的企業入局對于整個產業的發展,或者說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還是有很多便利性以及優勢的。”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表示。
他認為,“人造肉,未來是一個非常大的風口。從整個政策端來看,國家也希望把人造肉項目做大做強做精做透。因為人造肉如果進入工業化可以量產之后,它可以降低獸藥的殘留以及瘟疫的發生,同時,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比較小。”
據公開資料,本次雪榕生物投資的未食達成立于2019年,是我國較早進行植物肉研發的企業之一,在植物肉產品研發、創新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2020年4月其旗下植物肉品牌“燴粹”與待煮拉面品牌“拉面說”合作推出植物肉意醬面,使中國植物肉品牌逐步走進了大眾視線。
談及雙方合作原因,雪榕生物方面表示,未食達是我國本土具有創新優勢和迭代能力的植物肉科技公司,與公司擁有共同的價值理念。合作后,雙方將共同研發以食用菌菇蛋白為植物基的“人造肉”餐食產品。菌菇蛋白是一種優質植物蛋白,對于植物肉的營養價值和口感體驗,具有更深層次的研發和應用空間。
針對企業布局人造肉領域相關問題,昊圖食品網HOTOFOOD主編陳一筆向記者分析到,“人造肉食品,因一些類似肯德基這樣的頭部食品企業參與,以及beyondmeat的上市,媒體的推波助瀾,讓該品類做得風生水起。但是它在整個食品工業的占比還非常小,未來有足夠發展的市場空間,但是至于將來如何發展,以什么樣形式呈現植物基食品,還處在摸索階段。”
人造肉食品,的確為很多食品從業者帶來了機會,因此有很多新的企業進入到這個領域,但是也不缺一些食品領域頭部企業參與,包括投資。
陳一筆認為,“對于新成立的企業,進入人造肉食品領域要注意:第一,首先要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調研市場。第二個要有穩健的資金鏈,一個新興的領域,市場培育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試錯成本。第三個方面要在口味方面下功夫,消費者對口味的要求,會影響產品的市場接受度。第四個方面,要了解自身的資源,利用自身的資源背景,找到適合自己的植物基發展模式。”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