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電子>正文內容
          • 政策實技術新驅動消費電子回暖
          • 2024年12月04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今年以來,消費電子板塊復蘇明顯。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消費電子板塊實現營收同比正增長的上市公司有78家,占比約82%;有41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30%的公司有30家,占比超三成。尤其是第三季度,行業延續復蘇趨勢,一批公司實現營收、凈利潤的雙增長。

          受益于AI等新技術的驅動,以及“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的落地見效,今年以來,消費電子市場持續復蘇,帶動相關板塊上市公司業績回暖,交出企穩向好的三季度答卷,一批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凈利雙提升。

          業內認為,當前,消費電子行業正處于AI驅動創新發展的關鍵期,未來伴隨著AI電腦、AI手機、AI穿戴等創新產品的廣泛應用落地,市場有望步入穩定上行通道,業內上市公司將加快提“智”增效。

          行業景氣度回升

          今年以來,消費電子板塊復蘇明顯。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消費電子板塊實現營收同比正增長的上市公司有78家,占比約82%;有41家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30%的公司有30家,占比超三成。尤其是第三季度,行業延續復蘇趨勢,一批公司實現營收、凈利潤的雙增長。

          上市公司業績報喜,是受行業整體回暖影響。財達證券分析師薛玉潔表示,今年以來,消費電子行業終端需求溫和復蘇,全球智能手機、智能電腦和智能穿戴設備等代表性產品出貨量出現不同幅度增長。與此同時,AI技術應用的滲透推動消費電子終端創新加速,帶動終端產品總量以及零部件增長,產業鏈盈利狀況總體改善。

          多家上市公司也將業績增長的原因歸結為行業需求回暖,景氣度上升,進而拉動企業業務訂單量增加、凈利潤增長。例如,飛榮達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億元,同比增長17.5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4億元,同比增長111.26%。飛榮達在財報中表示,終端業務增長受益于國內消費類電子業務行業市場需求回暖,訂單向好,公司手機及筆記本電腦等終端產品的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出貨量加大,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強。

          宏和科技董事長、總經理毛嘉明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前三季度,受智能手機、服務器、交換機及汽車電子部件等需求量增長的驅動,消費電子市場景氣度、需求狀況較去年同期有所恢復。公司進行產品結構優化、穩定產品品質、降低成本、積極研發并推廣高端新產品、開拓新客戶,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19億元,同比增加24.55%,實現凈利潤772.68萬元,同比增長117.75%。

          消費電子市場回暖,還受益于政策的支持。在著力擴內需背景下,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不斷擴圍加力,持續釋放市場潛力。特別是8月以來,全國新一輪家電“以舊換新”加力支持補貼政策啟動,加之提前至10月中旬的“雙11”大促,進一步刺激了市場需求,提振了消費者對于智能手機和電腦的消費意愿和購買熱情,直接拉動了相關企業的銷售收入。

          AI驅動創新發展

          受益于AI等新技術的進步,下半年以來,AI手機、AI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等新產品密集發布,為消費電子行業帶來新一輪增長空間。

          這在上市公司三季度財報里也得以體現。工業富聯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63.73億元,同比增長32.7%;完成歸母凈利潤151.41億元,同比增長12.3%。財報顯示,公司在云計算和網絡通信業務方面表現突出,前三季度云計算業務整體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71%,其中,AI服務器營業收入較上年增長228%。

          立訊精密董事長王來春表示,在AI技術的推動下,無論是終端產品總量增加帶來的零件和系統級的增量,還是新規格、制程創新帶來的變化增量,企業都未缺席。此外,智能家居、智能辦公等領域的成長空間也已逐漸打開。前三季度,立訊精密實現營收1771.77億元,同比增長13.67%;實現歸母凈利潤90.75億元,同比增長23.06%。

          隨著技術的不斷更迭,消費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加快,將為相關上市公司帶來更多市場機會。華福證券分析師陳海進表示,AI將率先落地手機等成熟消費電子產品,帶動量價齊升。中長期來看,AI應用不斷推廣,有望縮短手機換機周期,帶動年出貨量增長。此外,AI還可能加速新硬件產品創新,諸如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手表等人工智能物聯網產品有望探索出新的應用場景,這均將為消費電子行業帶來更多創新機遇和增長空間。

          部分上市公司正在積極布局,搶抓發展機遇。藍思科技表示,隨著AI技術在消費終端開始落地,各個龍頭公司都在大力推出AI相關新品,對硬件端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將發揮研究院所聚攏的產業研發資源優勢,在新項目、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等方面進行積極布局,并大力開拓AI手機、AI電腦、AI服務器等智能終端、算力領域的新產品。

          為提高供應鏈管理能力、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還有一些企業積極出海,搶抓海外發展機遇。立訊精密表示,前三季度營收實現增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海外頭部客戶推出的新產品為公司帶來了明顯的成長動能。當前,海外主流品牌積極擁抱中國供應商,中國品牌汽車出海也需要在全球擁有本土化的供應支持,這都給立訊精密帶來發展機會。

          有望保持增長勢頭

          展望全年,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消費者需求的持續升級,消費電子行業有望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當前,消費電子正迎來行業周期底部、AI賦能產業鏈以及巨頭產品創新與更替的三重拐點。”薛玉潔表示,未來,在AI、VR等技術創新賦能下,AI電腦、AI手機等創新產品加速成熟并廣泛應用,預計消費電子行業將延續復蘇趨勢,迎來上升周期。

          “后續在AI Agent(智能體)功能逐步落地與完善、AI手機功能升級等多因素推動下,消費者新一輪換機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九方金融研究所研究部經理胡祥輝表示,據相關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同比增長3%,回到12億臺以上。總的來看,本輪消費電子行業新一輪螺旋式上升已經開始,AI技術全面導入電腦、手機、智能穿戴產品,會催生出新的更換需要,疊加消費電子本身的換機需求,消費電子行業有望迎來景氣周期。

          來自政策方面的支持,也將助推行業持續回暖向好。今年10月,工信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結合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落實好《關于加快推進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等相關政策文件,加快釋放內需市場,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持續做大做強中國消費電子產業。同時,將持續支持國內優秀的消費電子企業研發創新,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對新興熱點技術的配套支撐能力,不斷提升產品供給水平。

          基于對行業發展的信心,今年以來,券商、基金公司、外資機構等金融機構加大對消費電子行業上市公司的調研活動。年內已有約90家消費電子行業公司受到機構調研,合計調研次數近370次,超過去年同期。在調研中,談及對后續市場的展望時,多家上市公司表達出樂觀預期。有公司表示,隨著下半年消費電子旺季來臨,行業整體向好,未來公司將繼續從研發、營銷、管理等各方面提質、降本、增效,公司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業內人士提醒,盡管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復蘇,行業未來景氣度向好,但當前依然有部分企業營收、凈利潤均呈下滑態勢,各細分市場也面臨著不同的競爭和挑戰。未來還需業內上市公司堅持創新,在技術研發、市場推廣、供應鏈管理等多方面發力,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更好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