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科技>正文內容
          • 自救轉型無果 英特爾CEO“被下課”
          • 2024年12月04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英特爾董事會給了基辛格一個選擇:辭職或被解雇。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英特爾董事會已經得出結論,基辛格必須離職,因為他的扭虧為盈計劃沒有足夠快地顯示出成果。與此同時,其他挑戰接踵而至,致使該公司股價今年暴跌50%以上。在基辛格離職的消息傳出后,英特爾股價在周一上漲5.8%。

          英特爾上周剛剛拿到美國政府芯片法案補貼的78.6億美元后,曾經立志要帶領公司代工業務走向復興的CEO突然宣布退休。這是一個臨危受命但壯志難酬的故事。出生于1961年、現年63歲的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英特爾的工作經歷橫跨30多年,中間曾離開公司12年后再度回歸。但從推出“100億美元成本削減重組計劃”自救到被傳出“賣身高通”,在AI芯片新貴英偉達的步步緊逼之下,深陷泥潭之中的英特爾日子并不好過。

          “沖突不可挽回”

          美東時間12月2日美股盤前,英特爾突發公告宣布,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退休并辭去董事會職務,當地時間12月1日起生效。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David Zinsner和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出任英特爾臨時聯席CEO,同時公司董事會正物色新的CEO人選。

          回顧過去,現年63歲的基辛格在1979年以品質保障工程師的身份加入英特爾,隨后一路晉升,1993年成為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2001年被任命為英特爾第一任首席技術官(CTO)。2009年,他離開英特爾,前往EMC和VMware任職。

          2021年,在英特爾面臨來自激進投資者要求重組的壓力之際,基辛格重新回歸英特爾并擔任CEO。彼時的英特爾正處于動蕩期。雖然營收與利潤規模依然巨大,但公司正在各方競爭對手的包圍中面臨嚴峻挑戰。

          基辛格的回歸也標志著英特爾改革的開始,當天英特爾股價應聲上漲。而他給英特爾帶來的最大改變是提出重振代工業務的“IDM2.0”戰略。回歸后,他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五年轉型計劃,決定在美國及海外建設大規模的芯片工廠,試圖追趕臺積電和三星等芯片巨頭。

          但基辛格的美好愿景很快在內憂外患下遭受重創。疫情后對PC的市場需求開始下滑,導致芯片供過于求,英特爾的PC芯片收入出現大跌。在數據中心和AI業務方面,英偉達、AMD等繼續搶占份額,就連谷歌、亞馬遜這類巨頭客戶也開始積極發展自研芯片。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上周的董事會會議上,帕特·基辛格和董事會的沖突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英特爾董事會認為,帕特·基辛格未能有效地帶領公司追趕英偉達,并對他的復蘇計劃缺乏信心。

          英特爾董事會給了基辛格一個選擇:辭職或被解雇。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英特爾董事會已經得出結論,基辛格必須離職,因為他的扭虧為盈計劃沒有足夠快地顯示出成果。與此同時,其他挑戰接踵而至,致使該公司股價今年暴跌50%以上。在基辛格離職的消息傳出后,英特爾股價在周一上漲5.8%。

          代工惹的禍?

          作為一家成立于1968年的老牌美國芯片公司,英特爾是微處理器和多種半導體技術的發明者和制造商,也是第一家推出x86架構處理器的公司。相較于其他芯片廠商,英特爾的獨特之處在于旗下還擁有代工業務。它不僅從事芯片設計,也具備制造能力,并非完全外包給臺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廠。但在過去數年內,相對落后的制造業務進一步加重了英特爾的頹勢。

          創道投資咨詢合伙人步日欣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英特爾的代工業務曾經一度占據市場領先地位,但在2010年之后很快被臺積電、三星反超。2017—2021年期間,英特爾先后在10納米、7納米兩代先進制程工藝上掉隊,最終只能將其5納米、3納米芯片制程全部交由臺積電代工,徹底淪為全球代工市場的邊緣角色。

          英特爾的頹態直接體現在接連交出的糟糕財報上。在10月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中,英特爾當季營收同比下滑6%至133億美元,虧損錄得166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代工業務營收為43.5億美元,同比下降8%,仍以內部客戶為主。

          更早的8月,在英特爾公布令人失望的財報后,公司股價重挫超26%,一度創下50多年來最大單日跌幅。伴隨這份財報,英特爾宣布年內將裁員1.5萬人,相當于裁員10%,同時將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暫停分紅。

          財報引發的信心危機迅速發酵,逐漸在市場上演變成了一場大型的輿論危機,關于英特爾即將分拆出售旗下業務的各種傳言傳出,《華爾街日報》甚至爆出高通有考慮全資收購英特爾的計劃,雖然這些消息均未得到官方證實,但已經足以令市場擔憂英特爾這家老牌芯片巨頭的命運。

          當時多家媒體報道稱,如果高通收購英特爾成功,這將成為科技史上最大收購案之一,全球芯片業或將迎來重大變革。不過,最新報道稱,高通收購英特爾的興趣已經降溫,原因是收購全部英特爾業務的復雜性降低了這筆交易對高通的吸引力。

          目前英特爾市值已不到2021年的一半,今年早些時候甚至一度跌破1000億美元。英特爾股價今年以來已累計下跌約57%,成為道指成分股中表現最差的公司。目前,英特爾正面臨著被紐約股市三大股指之一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除名的風險。

          英特爾何去何從

          9月,基辛格發布全員信鼓舞內部士氣時,曾宣稱英特爾眼下經歷的是“公司成立50余年以來最為重大的轉型計劃”。但如今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基辛格的突然離任除了留下他未盡的事業外,給英特爾轉型留下更多的是一連串問號。

          分析指出,無論是誰來接替基辛格,都將要面對重大的責任。而對于投資者而言,只是換了一個CEO或許還不足以拯救英特爾的股價。彭博情報分析師在分析報告中指出,領導層變動增加了英特爾剝離業務的可能性?;粮駡詻Q反對拆分公司,但漫長且代價高昂的轉型過程考驗著股東的耐心,可能迫使英特爾重新考慮。

          但若英特爾有意完全拆分其芯片制造業務,將可能受到美國政府的牽制。來自政府的高額補貼是基辛格英特爾復興大計中的關鍵一環。11月底,美國商務部宣布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向英特爾提供78.6億美元的直接資助,以推進英特爾在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等美國多地的半導體制造業項目。這一金額雖然低于此前商議的85億美元,但官員強調與英特爾今年的困境無關,這也是美國相關計劃中最大的一筆直接補貼。

          除了前景不明的代工業務,英特爾還需要面對在AI領域掉隊的不利。早在2005年,英特爾曾有機會以2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當時規模尚小的英偉達,但董事會最終否決了這一提案。如今,英偉達憑借其高性能GPU芯片一舉成為本輪AI浪潮的最大受益者,占據著AI芯片市場80%以上的份額。

          投資機構Edward Jones的分析師Logan Purk表現得比較悲觀:“雖然投資者可能會將這一消息視為積極信號,但我們認為英特爾仍然無法克服障礙,無論是由公司自己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雖然新任CEO可能會為公司注入新的樂觀情緒,但新領導人將需要面臨一系列問題,必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英特爾走上正軌?!?/p>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