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機器人“訂單潮”涌動 表演、導覽仍是“主戰場”
- 2025年08月05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江磊分析稱,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路徑,應該從文體娛樂這類公眾關注度高的場景切入,這符合新技術推廣的普遍規律。“就像當年飛機剛發明時也是從表演開始,逐步發展到實用階段。”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落地應該分三步走:先發展文體娛樂服務,再進入工業領域,最后進入家庭民生場景。這個路徑既符合技術演進規律,又能有效培育市場。
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訂單潮”。
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多位頭部選手不約而同地斬獲了大單,前有智元機器人、宇樹科技“分食”總預算1.24億元的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采購項目,后有優必選中標總預算9051.15萬元的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拉長時間線看,截至8月4日,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智元機器人中標9個項目,宇樹科技中標68個項目,優必選中標16個項目。中標數量接近或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總體上看,上述訂單的主要應用場景為表演講解、展館導覽等交互服務領域。業內認為,從高關注度、低技術門檻的表演導覽場景切入,是新技術推廣的普遍規律和務實選擇,也是后續拓展至工業制造及家庭服務場景的必要基礎和起點。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所展現的“訂單潮”,正是這條漫長產業征途上落下的一串腳印。
本體、零部件廠商“曬單”
如同車企月初披露交付量,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亦開始披露訂單動態。松延動力于8月1日宣布,7月實現量產交付105臺人形機器人,月度交付首破百臺。其中,N2人形機器人交付量為92臺,E1人形機器人交付量為13臺,創下公司成立以來月度最高量產及交付紀錄。
松延動力創始人兼董事長姜哲源介紹,今年是松延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參加機器人馬拉松后1個月內意向訂單突破2000臺,合同額超1億元,教育教具/商業演出領域客戶占比超60%,文旅展廳需求激增。“我們希望盡快打通從研發、生產到銷售、售后的商業化閉環,再通過售后反饋進一步促進技術研發突破。”他說。
“今年陸續會有一些‘硬核’交付,年訂單預計在500臺。”智平方創始人兼CEO郭彥東也向記者透露,智平方的機器人自去年開始便已經在工廠中實訓,目前已成功覆蓋汽車制造、半導體、生物科技和公共服務四大核心場景,并與各領域頭部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
回溯來看,近期人形機器人行業的頭部選手均拿下了“大單”。據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近日發布的《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中標公示》,優必選已中標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覓億汽車”)的機器人設備采購項目,項目金額為9051.15萬元,刷新了人形機器人單筆訂單紀錄。據記者了解,中標產品為優必選自研的工業人形機器人。
此前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中標了“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采購項目”,項目總預算為1.24億元,二者分別中標預算為7800萬元(含稅)、4605萬元(含稅)的采購包。
“市場足夠大,蛋糕也很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智元機器人合伙人、具身業務部總裁姚卯青分析稱,判斷哪家具身智能企業的能力比較強,最主要的方式是實戰檢驗,市場會看頭部公司的營收及發展成效。下半年,具身智能行業會進入到真正的“交卷”階段。
與此同時,本體廠商背后的零部件上市公司也在近期扎堆“曬單”。例如,瑞可達表示,公司有應用于人形機器人的產品,已小批量供貨中;長盈精密表示,上半年已有人形機器人精密零組件項目量產和確認收入,公司將根據訂單情況對產能進行準備和建設;裕太微介紹,已開發適配機器人運動控制的以太網產品,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實現應用,逐步開始產生營收。
導覽、表演仍是“主戰場”
人形機器人往往被寄予“上崗”干活的厚望,目前已經交付的訂單,主要面向哪些場景?直觀來看,人形機器人距離直接承擔復雜的工業生產任務尚有距離,交互、表演類應用仍是當前主力市場。
以智元機器人中標的大單為例,姚卯青介紹,該項目是中國移動定制的雙足人形機器人,其產品將主要應用于運營商的門店和營業廳,承擔接待講解等交互任務。
不過,市場也存在部分質疑聲音,認為相較于協作機器人、移動機器人,讓人形機器人從事表演、導覽工作顯得“大材小用”,“含金量”不足。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普及應遵循漸進路徑。讓人形機器人承擔表演、引流、導覽等前端工作,正是其打開市場的重要基石。
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江磊分析稱,人形機器人的發展路徑,應該從文體娛樂這類公眾關注度高的場景切入,這符合新技術推廣的普遍規律。“就像當年飛機剛發明時也是從表演開始,逐步發展到實用階段。”人形機器人的產業化落地應該分三步走:先發展文體娛樂服務,再進入工業領域,最后進入家庭民生場景。這個路徑既符合技術演進規律,又能有效培育市場。
美的藍橙實驗室副主任、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主任奚偉持相似觀點——人形機器人的場景應用應遵循“三步走”路徑:從智能制造應用,到商用服務,再到家庭服務。人形機器人是家電的終極目標,目前美的仍然是以工廠應用作為主要方向,也在積極嘗試商用服務。
在姚卯青看來,服務接待與導覽場景僅僅是起點,酒店、銀行等服務接待場景未來都存在巨大的應用潛力。“通過智能創造無限能力,通過交互讓機器人進工廠,工廠只是第一步,下一步零售服務業,最終若干年后才會進入家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