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C+繼續增產 油價仍有懸念
- 2025年08月05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葉海文認為,當前處于歐美暑期出行消費旺季,美國EIA周報顯示,當前美國煉廠開工率處于高位,汽、柴油消費回到季節性高點。消費旺季已經過半,隨著旺季預期兌現,油價季節性走弱是大概率事件。截至7月25日,全球原油供需差值為136萬桶/日,預計10月將達到最大值,這意味著后期供應過剩壓力將進一步加劇。
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再度大幅增產,該組織提前一年完全逆轉2023年11月由核心成員國實施的220萬桶/日自愿減產措施。不過比起眼下,市場更關注的是OPEC+未來的決策:另一批高達每日166萬桶的供應量目前仍處于暫停狀態,原計劃將持續至2026年底。關于這部分產能的未來,OPEC+代表并未給出更多確定性。官員們表示,聯盟是否會繼續恢復這部分產量將取決于市場狀況。下一次評估會議定于9月7日舉行,在此之前,市場的猜測和觀望情緒或將持續。
再度大幅增產
石油輸出國組織3日發表聲明說,OPEC和非OPEC產油國中的8個主要產油國決定9月日均增產54.7萬桶。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伊拉克、阿聯酋、科威特、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和阿曼的代表當天舉行線上會議,討論國際石油市場形勢及前景。
聲明說,鑒于當前市場基本面穩健,石油庫存處于低位,8國決定調整產量。同時,8國將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增產節奏,以維護石油市場穩定。上述國家8月日均增產54.8萬桶。上述8國2023年11月宣布日均220萬桶的自愿減產措施,此后減產措施多次延期,于2024年12月延長至2025年3月底。8國今年3月決定自4月1日起逐步增加石油產量。
自2025年4月起,OPEC+產量策略顯著轉向,其從此前的減產周期邁向增產周期,4月至8月累計增產空間達到191.9萬桶/日。這標志著該組織提前一年完全逆轉2023年11月由沙特、俄羅斯等8個核心成員國實施的220萬桶/日自愿減產措施,并加速爭奪全球原油市場份額。
OPEC在上周日聲明中表示,這一最新決定是“鑒于全球經濟前景穩定和當前健康的市場基本面所作出的,低油庫存就是體現”。對這一增產決議,市場初步反應平淡。周一亞洲早盤,布倫特原油期貨僅小幅下跌0.4%,至每桶69.38美元。
對于下一步行動,OPEC+釋放的信號是所有可能性都存在。官員們表示,重啟剩余的166萬桶/日產量是一個選項。但正如部分代表上月所建議的,生產國也可能選擇暫停增產。此外,如果市場行情大幅下挫,他們甚至可能完全逆轉近期的增產決策。
經濟前景黯淡
OPEC+的最新增產決定,發生在一個微妙背景下,即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實施“二級制裁”,以迫使俄方在與烏克蘭的沖突中迅速?;稹S性u論指出,若俄油出口受阻,或推高國際油價,進而與特朗普壓低油價、促美聯儲降息的政策目標形成沖突。
高油價通常會引起特朗普的注意,他經常要求OPEC增加石油產量,以幫助他降低美國汽油價格。ING分析師Warren Patterson表示,市場將從10月開始“進入大量過剩”的石油供應,并警告OPEC+應保持謹慎,不要“增加這種過?!?。
事實上,當前油價的下跌,與美國就業數據不及預期、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等引發市場對全球能源需求的擔憂不無關系。國貿期貨研究院能源化工研究中心經理葉海文表示,盡管OPEC+從4月份開始放松自愿性減產,但從前幾個月的產量數據來看,OPEC+產量增加遠未達到增產目標數值。OPEC月報顯示,OPEC+6月產量增加34.9萬桶/日,其中處于協議增產期的8個國家產量增加39.4萬桶/日。OPEC+增產決定并不代表實際產量的完全兌現,實際產量可能因多種因素(如技術限制、地緣政治等)而有所滯后或調整,建議關注后續OPEC+成員國的實際產量執行情況。
RBC資本市場公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Helima Croft表示:“今天會議傳遞出的信息是,所有選項都擺在桌面上——包括恢復產量、暫時中止增產,甚至是撤銷近期的政策行動。”這種高度的靈活性讓OPEC+得以根據瞬息萬變的市場動態作出調整,但也讓投資者難以預測其短期政策走向。
中長期供大于需
數據方面,三大機構(EIA、OPEC、IEA)月報顯示,全球原油供給增長明顯,而需求增速相對放緩。EIA 6月月報顯示,6月份全球原油及相關液體產量為10490萬桶/日,較5月份增加62.8萬桶/日,預計2025年全球原油及相關液體產量為10460萬桶/日,較2024年增加180萬桶/日。OPEC月報和IEA月報則顯示,6月份OPEC國家原油產量較5月份分別增加21.9萬桶/日和42萬桶/日。
需求方面,EIA 6月份月報顯示,6月份全球原油及相關液體需求量為10443萬桶/日,較5月份增加182萬桶/日。OPEC月報則保持對2025年和2026年全球原油及相關液體需求的預測,預計2025年全球原油及相關液體需求量為10513萬桶/日,較2024年增加129萬桶/日,與6月份預測值持平。IEA則繼續下調對2025年和2026年全球原油及相關液體需求增速的預測,預計2025年全球原油及相關液體需求量較2024年增加約70萬桶/日,增速較6月份預測值下調2萬桶/日。
庫存方面,截至6月底,OECD國家商業原油及石油產品庫存為27.96億桶,較5月底下降42萬桶。其中,美國商業原油及石油產品庫存為12.26億桶,較5月底下降598萬桶。
“宏觀方面,美國關稅政策給需求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引發全球市場震蕩,經濟恐遭拖累,總體抑制原油需求;微觀方面,雖然目前處于傳統消費旺季,但汽油消費旺季不旺,同比裂差較低,柴油裂差同比較高,但邊際走弱。”浙商原油能化研究員張澤宇表示,美國EIA庫存整體仍然處于低位,但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商業原油庫存出現邊際累積,且下游成品油庫存也出現累積。與此同時,全球原油庫存則處于歷史高位。
葉海文認為,當前處于歐美暑期出行消費旺季,美國EIA周報顯示,當前美國煉廠開工率處于高位,汽、柴油消費回到季節性高點。消費旺季已經過半,隨著旺季預期兌現,油價季節性走弱是大概率事件。截至7月25日,全球原油供需差值為136萬桶/日,預計10月將達到最大值,這意味著后期供應過剩壓力將進一步加劇。
張澤宇認為,原油中長期供大于需的格局難改,目前印度和巴西已經明確拒絕美國,表示不會停止購買俄羅斯原油。中長期來看,隨著OPEC+250萬桶/日的增量逐步落地,供應將進一步寬松。伴隨著成品油消費旺季逐步進入尾聲,原油整體承壓將更加明顯,相關油化工品價格大概率跟隨成本端下跌。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