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凈利驟降逾200%!持續擴張下 海底撈上半年虧9.65億
          • 2020年08月26日來源:中新經緯

          提要:25日晚間,海底撈在港交所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海底撈期內利潤由上年同期的9.12億元驟降為-9.65億元,降幅超過200%,收入同比下降16.5%至97.61億元。與此同時,疫情影響下,海底撈上半年仍開設新店超過170家,報告期內增至935家。

          25日晚間,海底撈在港交所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海底撈期內利潤由上年同期的9.12億元驟降為-9.65億元,降幅超過200%,收入同比下降16.5%至97.61億元。與此同時,疫情影響下,海底撈上半年仍開設新店超過170家,報告期內增至935家。

            海底撈中期業績報告。來源:港交所

          海底撈稱,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公司主營業務受到“重大影響”。在疫情影響下,公司門店客流量減少,平均翻臺率由4.8次/天降至3.3次/天,人均消費由104.4元漲至112.8元。

            海底撈中期業績報告。來源:港交所

          上半年,公司海底撈餐廳的經營收入同比下降19.2%,由上年同期的113.31億元降至91.51億元。根據海底撈中期業績報告,餐廳經營收入在公司收入中占絕對比重,達93.7%。在餐廳經營收入下降情況下,公司收入也由上年同期的116.95億元降至97.61億元,降幅達16.5%。

          此外,受疫情影響,公司門店營業天數減少,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也出現明顯下降。上半年,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從上年同期的49.03億元降至43.48億元,下降11.3%。不過,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所占收入百分比,則從上年同期的41.9%上升至44.5%。海底撈稱,這一增長主要由于受疫情影響收入減少,為提升顧客就餐體驗,物料消耗等有所增加。

          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也出現下降。上半年,海底撈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從上年同期的0.96億元降至0.88億元,下降8.3%。海底撈稱,這主要由于受疫情影響,報告期內門店收入減少,根據門店收入的預定百分比計算的可變動租金下降。此外,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所占收入百分比保持相對穩定,由0.8%增至0.9%。

          另一方面,即便主營業務受到重大影響,海底撈仍未停下擴張步伐。海底撈稱,上半年,公司仍積極開設新門店,持續推進海底撈門店網絡的擴張。上半年新開業173家海底撈餐廳,海底撈全球門店網絡從2019年12月31日的768家增至2020年6月30日的935家。

          半年開新店逾170家,隨之而來的,就是各項成本的增加。海底撈中期業績報告顯示,由于業務擴張,員工人數增加等原因,上半年,公司員工成本由上年同期的36.52億元升至40.74億元,增長11.6%;所占收入百分比從31.2%增至41.7%。

          此外,財務成本也出現大幅增長。上半年,海底撈財務成本從上年同期的1.02億元增至1.83億元,增長79.2%。海底撈稱,這主要由于業務擴張,導致租賃負債的利息增加,以及銀行借款的利息增加。

          在此情況下,海底撈上半年由盈轉虧,且變動幅度較大。中期業績報告顯示,公司期內凈利從上年同期的9.12億元驟降至-9.65億元,下降205.7%。

            海底撈中期業績報告。來源:港交所

          另外,負債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海底撈資本負債比率達38.1%,銀行借款33.05億元。其中,上半年新增銀行借款32.38億元及償還銀行借款0.61億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獲得并以集團固定資產擔保的其他借款為0.96億元。

          展望未來,海底撈提出四項主要發展舉措:進一步提高餐廳密度和進一步拓展餐廳覆蓋地區;持續提升海底撈就餐體驗,包括不斷精進服務能力、為顧客進一步提供增值服務等;繼續技術方面的投入,例如繼續優化、研發業務管理系統、智慧餐廳技術;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源,進一步豐富餐飲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