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服務邁向“電隨車動”時代
- 2025年09月12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據悉,在2025年服貿會交通運輸服務專題展上,還將呈現更多類似的交通服務創新。本屆專題展以“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為主題,聚焦交通科技、物流運輸產業和智慧交通領域,通過“線下+線上”的形式,全面展示智慧交通、綠色出行領域的前沿技術與服務模式,展現我國交通運輸服務智能化、低碳化的新發展趨勢,為服務貿易注入新的活力。
在服務貿易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服務領域正迎來一場深刻變革,邁向“電隨車動”的新時代。只需在手機端一鍵預約,配備大功率充電設備的移動充電車便會精準響應,高效抵達指定地點,為新能源車輛提供便捷高效的充電服務。在新能源浪潮的推動下,這項以“電找車”為核心模式的移動超充服務備受關注,成為服務貿易中綠色出行領域的創新亮點。
據悉,在2025年服貿會交通運輸服務專題展上,還將呈現更多類似的交通服務創新。本屆專題展以“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為主題,聚焦交通科技、物流運輸產業和智慧交通領域,通過“線下+線上”的形式,全面展示智慧交通、綠色出行領域的前沿技術與服務模式,展現我國交通運輸服務智能化、低碳化的新發展趨勢,為服務貿易注入新的活力。
/一鍵下單,超充速達/ 服務貿易觸手可及
在北京海淀區小南莊社區,一輛智能移動充電車格外引人注目,它宛如一個貼心的“充電伙伴”,隨時準備為車主提供服務?!坝行枰木用窨稍谖⑿湃豪镱A約,遠程打開汽車充電口,物業工作人員就會操作移動充電車到車位上給車輛充電?!焙5硇∧锨f社區書記柳春英表示。
這臺移動充電車為直流快充設備,平均1小時就能為電車完成“續航”,每度電只需1元,用戶可線上結算,真正實現了從“車找樁”到“樁找車”的轉變,切實解決了新能源汽車急需充電的相關需求。該創新服務模式,作為服務貿易在社區層面的生動實踐,讓居民切實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
據柳春英介紹,小南莊社區的居民院大多建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變壓器是上世紀90年代平房拆遷上樓時所設,設備老舊,電容量有限。社區里的新能源車主曾反映想加裝充電樁,但經過測算,僅能滿足很少一部分車主的需求,充電缺口依然很大??紤]到社區新能源車越來越多,車主充電問題會愈發嚴峻,社區將問題反映給了街道,最終由海淀區城管委和街道共同對接了北京首鋼城運公司,在去年10月中旬引入移動充電車。這一跨部門、跨企業的合作,正是服務貿易中多方協同、資源整合的體現。
不僅小南莊社區,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賽寶新能源也在北京經開區投放了約60輛移動充電車,累計服務超萬位車主,完成近6萬次充電。賽寶新能源首席運營官林琳表示:“上門超充服務旨在解決車主充電過程中的各類痛點,這一廣泛的服務覆蓋,體現了服務貿易在區域內的拓展與深化,讓更多民眾受益于新能源服務的創新成果?!?/p>
/生態互補,并非競爭/ 服務貿易多元共生
上門超充服務的出現,會不會與現有充電樁網絡形成競爭關系?在億瓦研究院創始人黃山看來,“移動充電車是補能領域的一個場景補充,主要用于應急補電和高速救援等特殊場景,可以與充電樁網絡形成互補”。該觀點呈現出服務貿易中不同服務模式間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的關系。
林琳解釋道:“上門超充服務主要填補了現有充電樁網絡的‘網絡盲區’和‘應急缺口’。在一些老舊小區,由于空間有限,安裝充電樁面臨諸多困難,車主充電難題突出。而移動充電車可上門服務,覆蓋這些家充難以觸及的區域。此外,在應急場景中,如節假日服務區‘一樁難求’、車輛半路拋錨等情況,上門超充服務能夠快速響應,實現即時補能,彌補公共快充‘無法移動’的短板。以節假日為例,服務區充電排隊時間平均可達2—3小時,上門超充服務只需1小時就能到達現場并完成充電,大大節省了車主時間。”
柳春英也表示認同:“對于臨時有充電需求或不方便前往固定充電樁的車主來說,這種服務非常實用,能夠更好地滿足居民的充電需求。引入上門超充服務后,我們社區居民的新能源車充電難題得到了明顯緩解?!?/p>
林琳將移動補能在整體補能生態中的定位形象地比喻為“毛細血管+應急響應層”。把補能生態類比為“能源供應鏈體系”,公共快充站是主動脈,解決主流補能需求;家充具有私域屬性,提供穩定補能;而移動超充則像毛細血管一樣靈活、上門,解決“最后一公里”和突發需求。這種多元共生的服務模式,豐富了服務貿易在能源補給領域的層次,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
/設備勤行,民眾少憂/ 服務貿易科技賦能
上門超充服務的興起離不開技術支撐,而未來技術的不斷進步將持續推動這一業態蓬勃發展,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在服務貿易領域,科技創新始終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從市場需求來看,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車多樁少”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林琳對此分析指出:“當前車樁比例失衡問題愈發突出,尤其在高峰時段或偏遠區域,補能難成為車主普遍痛點。移動超充服務可快速響應、靈活調度,有效填補固定充電網絡覆蓋不足的空白?!彼M一步強調,除了日常補能外,應急需求也正逐漸常態化,“即時補能”正演變為一種剛性需求,這為上門超充提供了堅實的市場基礎。
然而,移動充電車行業仍面臨現實挑戰。在黃山看來,當前移動充電車行業發展的核心瓶頸在于成本問題,包括人工成本和自動化設備的高投入。
面對成本挑戰,技術正在提供破局之路。林琳表示,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及電池行業的不斷發展,移動充電車有望實現自主行駛和自動充電,進一步降低服務成本、提升服務便捷性與智能化水平。這一技術發展趨勢,將為服務貿易帶來新的增長點,推動行業向更高層次邁進。
在2025年服貿會交通運輸服務專題展中,將有多家企業帶來類似的智能化、自動化解決方案。據悉,本屆服貿會吸引了包括中遠海運集團、京投億雅捷等四家企業首次參展,帶來多項行業前沿成果。例如京投億雅捷即將發布的智能客流調控系統,旨在構建國際領先的高體驗性地鐵智慧服務系統;同時,北京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公交集團等頭部企業也集中展示了超大城市智慧交通的“北京方案”,凸顯“設備多跑路、民眾少跑路”的智慧出行理念。這些創新成果的展示,體現了服務貿易中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叢虎認為:“從‘車找樁’到‘樁找車’的轉變,正是數字時代推動公共服務智能化轉型的典型體現?!边@一觀點深刻揭示了服務貿易在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科技創新在服務貿易中的關鍵地位?!?/p>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