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滲透率持續提升 新能源車成產業鏈企業“核心引擎”
- 2025年08月30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近期,中國汽車行業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發布,相關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業務表現突出。長安汽車等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正快速發展成為企業新的增長極。賽力斯、北汽藍谷等公司通過與華為等巨頭的跨界合作,在新能源汽車細分領域均獲得增長。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正通過新能源規模化和全球化推動企業經營業績進一步增長。
近期,中國汽車行業上市公司半年報陸續發布,相關公司的新能源汽車業務表現突出。長安汽車等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正快速發展成為企業新的增長極。賽力斯、北汽藍谷等公司通過與華為等巨頭的跨界合作,在新能源汽車細分領域均獲得增長。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正通過新能源規模化和全球化推動企業經營業績進一步增長。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成績單”,新能源新車銷量占中國汽車總銷量比重逾44%,為汽車行業的整體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寧德時代、中創新航等產業鏈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也顯示,新能源汽車正成為驅動產業鏈企業前進的“核心引擎”。業內專家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隨著智駕、智艙、快充、固態電池等技術的進步,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將穩中有升,對產業鏈的拉動效應也有望持續。
華為賦能新能源車企成果顯現
8月23日,長安汽車披露2025年半年報。上半年,長安汽車實現營業收入726.91億元,同比下滑5.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91億元,同比下滑19.09%。
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營收和利潤雙降,意味著作為傳統車企代表的長安汽車在上半年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長安汽車整車銷量135.5萬輛,同比增長1.39%,跑輸整體市場。
不過,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業務的增長顯著,成為半年報最大的亮點。公司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45.2萬輛,同比增長49.1%,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并且公司新能源滲透率提升至33%,二季度單季達到50%,顯示長安新能源電動化轉型已迎來階段性突破。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近日提出,未來將聚焦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三大戰略主線,公司計劃到2030年實現整車年銷量5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占比要超過60%。
8月29日晚間,賽力斯發布2025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24.0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41億元,同比增長81.03%;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54.9%。
賽力斯有關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賽力斯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和華為合作的新能源車品牌問界。2025年以來,問界系列持續熱銷,問界M5、M7、M8、M9四大序列產品基本成形,目前問界用戶累計已超70萬。其中,問界M9連續多月位居50萬元級市場銷量冠軍,問界M8位居40萬元級市場首位。
牽手華為正成為多家上市車企現階段提振新能源業務表現的重要戰略。半年報顯示,得益于銷量上漲,北汽藍谷營收實現增長。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5.17億元,同比增加154.38%;凈虧損為23.08億元,同比收窄10.23%。
北汽是最早與華為展開合作的傳統車企,享界是北汽藍谷與華為合作推出的新能源車品牌。在半年報中,北汽藍谷披露,公司已成功實現享界S9增程版車型的快速導入及量產。6月,享界交付新車突破4000輛,已經成為30萬元以上新能源轎車銷量冠軍。
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惠及電池產業
寧德時代近日發布2025年半年報顯示,受益于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兩大主營業務的雙輪驅動,公司上半年實現收入1789億元,同比增長超7.2%;凈利潤305億元,同比增長超33%。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達586.9億元。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最大生產企業,寧德時代上半年累計裝車量達到128.6GWh,并且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6月裝車量達新高。除了乘用車領域,寧德時代在新能源汽車多個細分領域占據優勢。其中,公司動力電池上半年在國內電動客車的市場份額高達86.3%,這意味著十輛電動客車里,超過八輛用的都是寧德時代的電池。寧德時代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滿足全球客戶激增的訂單需求,公司正在全力推進全球產能建設。
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創新航日前預告,公司2025年半年度凈利潤將在7.09億元至7.93億元之間,較2024年同期(約4.17億元)增長70%至90%。中創新航表示,利潤的大幅增長得益于公司領先技術電池產品在乘用車、商用車等多個業務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期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新車銷量占中國汽車總銷量比重首次突破44%,達到44.3%,標志著中國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已邁入全新階段。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也表現亮眼,上半年新車出口量達106萬輛,同比增長75.2%,成為中國制造出海的一張“新名片”。
“我們動力電池裝車量的提升,既有新能源汽車戰略老客戶市場份額提升的原因,也有拓展上汽集團等車企新客戶的因素。”中創新航市場部總監吳弢對記者說,動力電池等新能源汽車重要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表現高度關聯,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滲透率的提升和在海外市場的開拓,將有助于電池等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的繼續提升。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