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五大上市險企日賺十億的當下與未來
          • 2025年08月29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業績同日披露后,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5年中期業績已出齊。8月28日,記者梳理發現,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上半年合計實現凈利潤1781.92億元,平均日賺9.84億元,同比實現微增。

          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業績同日披露后,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5年中期業績已出齊。8月28日,記者梳理發現,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上半年合計實現凈利潤1781.92億元,平均日賺9.84億元,同比實現微增。

          資本市場回暖帶來的投資收益增長,成為拉動業績的主要引擎,而壽險新業務價值的強勁增長、財險成本率的持續優化,則共同勾勒出保險業2025年上半年的高光時刻。上半年,各家公司有哪些同向發力點?又施展了哪些“獨家”策略?下半年,業務又將聚焦何處?萬億資金投向何處?

          投資帶動盈利增長

          保險業自身仍然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經歷過“爬坡過坎”的上半年,各家險企上半年的業績表現躍然紙上。

          A股五大上市險企合計實現凈利潤1781.92億元的背后,中國平安的凈利潤總額依舊在五家公司中位居首位,上半年實現凈利潤680.47億元。

          新華保險凈利潤增速最高,達到了33.53%。此外,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凈利潤分別為409.31億元、265.3億元、278.8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93%、16.94%、10.95%。

          上市險企利潤高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回暖,推升了投資收益。從中報披露的投資收益數據來看,多家險企披露的總投資收益率或綜合投資收益率等指標較2024年上半年有明顯增長。

          如中國平安上半年實現非年化綜合投資收益率為3.1%,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中國人保上半年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1%,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

          當前,資本市場表現優于以往,A股市場“升”機盎然。多家險企均表示將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去年以來,中國人壽堅定看好權益投資市場機會,加大了投資力度,上半年公司在權益資產規模配置方面新增超過1500億元。”中國人壽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劉暉表示,在權益投資方面,將積極落實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要求,持續優化權益配置結構,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和優質高股息股票配置,不斷提升權益配置的穩健性和長期回報的潛力。

          談及后市投資市場,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預測,后市A股或震蕩向上,債市仍具“壓艙石”作用:股市結構性機會可為險企權益投資提高收益,但需加強風控;債市穩定助資產配置優化,但面臨低利率收益壓力。

          壽險新業務價值猛漲

          上半年,壽險行業在復雜市場環境中呈現明顯增長與結構優化態勢。

          新業務價值是新業務預期未來產生的稅后利潤折現值,反映了一家壽險公司經營能力和業務拓展銷售水平。伴隨著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居民對儲蓄型保險產品的需求旺盛,疊加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調預期,產品銷售火爆。在此背景下,上半年,各家上市險企的壽險新業務價值都實現了較快增長。

          具體來看,上半年,人保壽險實現新業務價值49.78億元,增速達到了71.7%。新華保險新業務價值增速次之,同比增長58%至61.82億元。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和中國人壽新業務價值分別為223.35億元、285.46億元,兩家險企新業務價值也均實現了20%以上的同比增長。

          從行業視角出發,銀發經濟興起,數字浪潮奔涌,催生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和風險保障需求,為保險業開創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對于后市的壽險業務,上市險企普遍寄予厚望。

          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表示,壽險已經進入黃金發展期,成為中國中等收入人群以上的財富管理壓艙石。壽險提供了三重價值:第一重是財富的保值增值;第二重是對客戶及其家人的保障;第三重是醫療健康養老的增值服務。中國人壽總裁利明光同樣看好中國壽險業未來發展。他表示,壽險發展空間大、保障需求大、政策支持大,可以預見,在政府高度重視和引導下,人身險行業未來發展將再度邁上新的更高的平臺。

          談及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利明光在業績會上表示,“展望未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這是支撐壽險行業持續發展的最大的底氣,我們堅定看好中國壽險業的未來發展”。利明光指出,這份信心源于三方面,一是發展空間大;二是保障需求大;三是政策支持大。

          產險成本率“優上加優”

          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憑借自身規模優勢,一直是財險市場的中流砥柱。

          今年上半年,三家公司的綜合成本率在低基數的基礎上繼續優化。其中,人保財險、平安產險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5.3%和95.2%,分別下降1.5個和2.6個百分點;太保產險綜合成本率為96.3%,同比下降0.8個百分點。在劉春生看來,頭部險企財險綜合成本率優化主要得益于科技應用嚴控費用,業務端提升品質、優化結構等。

          當前,傳統車險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新能源車險市場成為各家險企下一步重點發力方向,甚至已有險企將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場。

          人保財險透露,上半年承保新能源車數量同比增長36.8%;新能源車險出海項目先后在中國香港、泰國落地。人保財險總裁于澤在中國人保業績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突破百萬臺,增長超過了70%,公司看好這塊業務(新能源車險),加大了發展力度,以中國香港、泰國的項目經驗為支點,深化全球合作,預計海外業務將成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

          平安產險也表示,上半年新能源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217億元,同比增長46.2%,市場份額27.6%,為新能源車主提供了21萬億元風險保障;同時實現當期新能源車險業務承保盈利,成本呈可持續優化趨勢。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