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云股份相關業務營收與下游行業變動相悖 是否存在跨期確認收入引關注
- 2020年06月04日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智云股份于4月29日披露了2019年年報,公司于5月8日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之后,智云股份于5月14日披露了對深交所《年報問詢函的回復》。
智云股份于4月29日披露了2019年年報,公司于5月8日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之后,智云股份于5月14日披露了對深交所《年報問詢函的回復》。
6月3日,針對智云股份《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再次向智云股份下發了問詢函。
在此前的回復當中,智云股份稱,2019年度,公司汽車智能制造裝備業務營業收入增長7.18%。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7.5%和8.2%。
針對智云股份的表述,深交所要求智云股份請說明公司汽車智能制造裝備業務營業收入變動趨勢與下游行業變動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請說明公司汽車智能制造裝備業務最近兩年前十名銷售的具體情況,包括客戶名稱、合同簽訂時間、銷售內容、發貨時間、收入確認金額、時間及依據、貨款收回時間及金額、截至目前應收賬款余額、是否存在銷售退回情形,相關客戶與公司、5%以上股東、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董監高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是否存在跨期確認收入的情形,收入確認是否合規,并報備相關銷售合同、發貨憑證、收款憑證。
另外,智云股份在回復中表示,2018年,并購標的鑫三力第二大客戶為深圳四維,確認收入8859.60萬元。2019年,深圳四維不再為鑫三力前十大客戶。截至2019年末,公司對深圳四維的應收賬款余額為7310.27萬元,其中賬齡為1-2年的應收賬款為7257.92萬元,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為52.35萬元。公開信息查詢顯示,深圳四維成立于2016年3月24日,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
有鑒于此,深交所要求智云股份結合深圳四維的成立時間、注冊資本、公司規模、財務狀況、主要客戶等說明2018年度鑫三力向其大額銷售的原因及合理性,2019年銷售額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深圳四維與公司、5%以上股東、實際控制人、董監高是否存在關聯關系;請結合合同約定的具體付款方式及期限等,說明鑫三力對深圳四維應收賬款賬齡較長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壞賬風險,結合深圳四維的資信情況、履約能力等說明相關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逐一說明鑫三力對深圳四維銷售的具體情況,包括合同簽訂時間、銷售內容、發貨時間、驗收時間、收入確認金額及時間、貨款收回時間及金額、截至目前應收賬款余額、是否存在銷售退回情形,相關收入確認是否合規,并報備相關銷售合同、發貨憑證、驗收憑證、收款憑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智云股份2019年凈利潤虧損6.96億元。公司業績大幅虧損的原因,公司3C智能制造裝備板塊受行業轉型周期、產品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傳統產品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導致3C智能制造裝備板塊傳統產品業務較往年有大幅下降;公司持續推動在OLED模組相關自動化設備領域的業務拓展,已取得了龍頭客戶對于公司技術實力和產品品質的認可,但由于OLED相關新產品驗收周期較長,在報告內尚未完成驗收;公司增加了在OLED模組相關自動化設備領域的研發投入。除此之外,公司對收購鑫三力形成的商譽以及存貨等各項產計提了減值準備,則是引發公司2019年凈利潤虧損幅度較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智云股份回復顯示,2019年末,公司庫存商品余額為5973.11萬元,本期計提跌價準備5448.62萬元,計提比例為91.39%。公司稱,公司業務部判斷,除了在2019年銷售過的同類設備外,剩余庫存的LCD平板顯示模組設備未來實現銷售的可能性極低。
深交所要求智云股份說明公司判斷剩余庫存的LCD平板顯示模組設備未來實現銷售的可能性極低的依據,是否合理、謹慎、客觀;請說明本次計提跌價準備的庫存商品主要類型、數量,結合公司的庫存管理政策核實相關庫存商品是否真實存在,相關賬面金額確認是否真實、準確;結合行業發展情況、市場需求、客戶變化、各庫齡段庫存商品情況、庫存商品價格及成本變化、公司知悉前述事項時點等,說明本次計提的合理性、以前期間計提的充分性。
值得一提的是,智云股份6月2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譚永良擬向小米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549.95萬股,占公司股份總額的5.37%,每股轉讓價9.26元。
智云股份稱,本次協議轉讓股份,為公司引入認可公司價值的戰略投資者,有利于優化公司股權結構、發揮股東資源優勢、平衡業務發展規模、改善公司經營質量、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將對公司經營及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截至6月4日午間收盤,智云股份報收于13.6元,上漲0.45元,漲幅為3.42%。6月1日至今,智云股份的累計漲幅已經達到32.17%。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