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數智互通成全球服貿包容發展新引擎
          • 2025年09月12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9月11日,2025全球服務貿易企業家峰會在服貿會期間舉辦。峰會以“數智驅動包容發展”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對服務貿易發展的影響和全球服務貿易包容發展的時代訴求。

          9月11日,2025全球服務貿易企業家峰會在服貿會期間舉辦。峰會以“數智驅動包容發展”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對服務貿易發展的影響和全球服務貿易包容發展的時代訴求。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在致辭中指出,數字技術強力賦能服務貿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和貿易發展的重要引擎。同時,數字鴻溝、貿易保護、供應鏈重構等又導致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與不均衡性加劇。

          高通公司、阿斯利康等多位嘉賓分享了數智技術賦能行業發展的應用實踐與前景展望,探討了數智化促進服務貿易包容發展的方式與路徑選擇。

          權威發布環節,商務部發布了《支持北京市率先試行世貿組織〈電子商務協定〉工作方案》。這是商務部會同中央網信辦等國家五部門共同制定印發實施的一項重要工作部署,旨在推動2024年底世貿組織達成的首個全球性數字貿易規則《電子商務協定》成果在中國盡快落地,北京作為全國唯一試點將率先試行此協定。

          《電子商務協定》在北京市率先實施,意味著將為其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奠定基礎,有利于向國際社會展現我國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并為其他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中國服務貿易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2012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以6.7%的年均增長保持快速發展,2024年服務貿易總額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其中,可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達到了2327.1億美元,占比超過了50%。

          人工智能加速演進,推動著服務貿易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場景創新,為服務貿易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在成果發布環節,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發布了《全球服務貿易包容發展趨勢報告2025》(以下簡稱《趨勢報告》),以數智化轉型為背景,深入研判服務貿易發展的最新趨勢與結構性變化,全面梳理影響服務貿易包容發展的主要因素,建立服務貿易包容發展的評價體系。

          《趨勢報告》提及,全球服務貿易包容發展還需要多措并舉,包括加強全球數字基礎設施擴容提質與互聯互通,協助發展中國家加強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支持數字化平臺建設,推動服務貿易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此外,為積極發揮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對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發展的促進作用,有效匯聚行業資源,提升聯盟服務能力,全球服務貿易聯盟對外正式宣布組建數字經濟委員會和航空業委員會。

          北京商報記者 何倩

          ·服貿對話·

          北京商報

          國際貿易中心副執行主任多蘿西·騰博(Dorothy Tembo):

          服貿包容發展需摒棄孤立決策

          我們必須摒棄碎片化發展和孤立決策,才能釋放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小企業發展中的潛力。并非所有企業都能夠在這場技術變革中平等地獲益。數智化能力要真正成為推動服貿包容發展的引擎,就必須要確保所有企業都能夠實現數字化轉型,這意味著必須保障企業能夠獲得可負擔、穩定的數字基礎設施,還有具備數字技能的人才,以及支持創新的監管環境。

          北京商報

          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夏權:

          “人工智能+”重構產業生態

          未來人工智能將會是混合式AI架構,AI將在云端、邊云和終端側協同運行,這種架構能讓個性化成本效應更高,進而加速各行業AI的規模化擴展。人工智能和各行業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既會成為重構產業生態,推動工業全要素智能化、農業數智化轉型及服務業創新的核心引擎,也將是消費端拓展服務的新場景、培育消費新業態的關鍵抓手。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