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經營參考>正文內容
          • “谷子經濟”破局傳統消費
          • 2025年08月20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在滿足衣食住行等基礎消費需求后,消費者開始追求更具美學價值和情感共鳴的消費體驗。政策端也明確釋放信號鼓勵發展新消費業態、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例如,《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規范發展“谷子經濟”,鼓勵創作優質動漫產品,打造二次元和新生代潮玩聚集地。支持國潮品牌“出海”開拓市場。

          夏末初秋,一部講述四只無名小妖假扮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動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在國產動漫圈掀起熱潮,也讓“谷子經濟”的熱度持續攀升。隨著影片熱映,相關周邊產品迅速走紅,毛絨掛件、盲盒、電影收藏卡等受到消費者青睞。

          這些周邊產品被稱作“谷子”(即英文“goods”的音譯)。曾幾何時,這類物品僅在小眾圈層流通,如今卻以強勁勢頭“破圈”,迅速成為消費市場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在滿足衣食住行等基礎消費需求后,消費者開始追求更具美學價值和情感共鳴的消費體驗。政策端也明確釋放信號鼓勵發展新消費業態、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例如,《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規范發展“谷子經濟”,鼓勵創作優質動漫產品,打造二次元和新生代潮玩聚集地。支持國潮品牌“出海”開拓市場。

          可以說,以“谷子經濟”為代表的新消費模式,正在重塑消費市場格局。

          小小“谷子”

          撬動千億元級市場

          周六上午10時,北京王府井喜悅一開門,一群背著各式徽章“痛包”(“痛包”即掛滿人物徽章和玩偶等周邊的包)的年輕人便蜂擁而入。在地下二層的市集攤位上,攤主一邊忙著擺放亞克力掛件和燙金明信片,一邊與顧客交流著“柄圖”“吧唧”的到貨情況(“柄圖”即動漫、游戲等衍生周邊商品上的印花圖案;“吧唧”即徽章)。熱鬧的“谷子”交易市場就此開市。

          這是“谷子經濟”火熱的一個縮影。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北京、石家莊等地的多家商場,感受到一股年輕、鮮活的二次元氣息。在動漫主題店鋪前,穿JK制服、Lolita裙的年輕人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手里捧著剛拆封的徽章、卡牌;貨架上則擺滿了從熱門動漫角色到國風IP立牌的各式“谷子”。

          據了解,“谷子經濟”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人群,其中05后增速最快。

          “‘谷子’作為IP的實體化載體,兼具收藏價值與社交屬性,已然成為滿足相關消費者情感需求的重要媒介。”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最開始我只是跟風購買,后來發現收集‘谷子’的過程十分令人著迷。”在位于北京市六道口BOM嘻番里二層的“谷子”店里,正在付款的大四學生陳果(化名)對記者說。

          這種為情緒和熱愛買單的消費熱情,正在催生一個千億元級市場。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谷子經濟”市場規模達1689億元,同比增長41%,預計2025年將突破2000億元。

          盤活空間

          為傳統商業注入“年輕基因”

          年輕人的“吃谷”熱潮,正為老牌商場注入久違的活力。

          在電商沖擊、體驗式購物中心崛起與自身業態同質化的壓力下,傳統商場亟須破局良方。“引入‘谷子經濟’實現轉型,正是通過精準錨定Z世代的情感消費需求,以低成本盤活空間、打造沉浸式社交場景,最終憑借差異化體驗重獲競爭力。”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表示。

          在張芊(化名)的記憶中,北京西單華威曾是一家再普通不過的傳統百貨商場,如今卻煥然一新,商場引入了大量二次元元素,客流量也翻了好幾倍。“現在這里的熱門IP齊全,還有作者簽售活動,比網上購買更有吸引力。”她說。

          華威潮鋪街的市集區更是熱鬧得像個“二次元小宇宙”:年輕攤主們鋪開野餐墊,擺上自家閑置的“谷子”;穿JK制服的女生圍坐一圈交換海報;背“痛包”的男生湊在一起討論新出的手辦;偶爾還有人舉著相機,與穿梭其間的Coser(角色扮演者)合照。這種自發形成的社群氛圍,正是線下“吃谷”獨有的魅力,也漸漸成了傳統商場吸引年輕客流、實現差異化與年輕化轉型的關鍵抓手。

          王府井集團旗下的王府井喜悅,自開業起就瞄準“北京在地青年潮流打卡地”的定位。據商場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隨著相關主題商鋪的入駐與深入運營,商場整體客流尤其是Z世代客群的到訪率、停留時長均顯著提升,不僅對整體營業額形成積極拉動,更成了喜悅多元消費生態里重要的新興增長點。

          “雖然二次元業務目前可能還無法與部分傳統零售大品類相比,但其單位面積坪效和客單價表現非常亮眼。在面向年輕客群的細分業態中,二次元業態的銷售額貢獻位居前列,且增長勢頭迅猛。”上述工作人員補充說。

          基于當前“谷子經濟”的優異表現及對未來市場的樂觀預期,喜悅相關人士透露,未來將引入更多元化的優質品牌和IP,同時持續拓展“谷子”相關的多樣化業態組合,例如體驗式主題咖啡廳、卡牌活動中心等。

          “谷子經濟”對于老舊商場而言,改造成本低、周期短、調改靈活,可以快速從“賣貨”升級為“賣體驗”。華安證券全球科技組分析師趙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用高黏性二次元內容吸引Z世代群體,解決了客流老化問題;將零售、餐飲、社交等融入主題樓層,拉長停留時間;通過快閃、限定抽選制造稀缺話題,反哺線上社群擴散。”

          “谷子經濟”為傳統商業注入了“年輕基因”,其本質是文化認同驅動的情緒消費。趙亮表示:“除了傳統商場,傳統景點也在借助IP賦能實現煥新。”例如,山西文旅與《黑神話:悟空》展開合作,將游戲場景融入景區,帶動旅游熱度飆升;廣西則與《光與夜之戀》共同打造沉浸式體驗,有效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此外,通過“谷子”店與餐飲、文創、娛樂的結合,能夠形成“吃谷+餐飲+打卡”的一體化體驗模式。

          深挖國產IP

          構建完整產業鏈

          盡管“谷子經濟”前景廣闊,但當前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面臨諸多挑戰。陳禮騰表示,首要問題是IP開發尚顯不足,國產IP數量雖多,但缺乏頭部作品,開發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

          據世紀證券研究報告,目前中國在IP創作與授權環節尚處于初級階段,但隨著國內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優質IP不斷涌現,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整體來看,國產IP為“谷子”產品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與充足的商業潛力。《2025閑魚“谷子”趨勢報告》顯示,2024年“谷子”消費進入爆發期,年交易額同比激增105%;今年一季度,“谷子”交易額創下歷史新高,曾經熱銷的“日谷”交易額下滑,被“國谷”大幅反超(“日谷”即日本作為原產地產出的動漫、游戲衍生出的周邊產品;“國谷”即中國作為原產地產出的動漫、游戲衍生出的周邊產品)。

          事實上,針對“谷子經濟”的核心——IP開發和運營,上市公司也在持續發力。“公司持續推進大IP文創戰略,形成了從IP資源、IP內容創意及傳播、實物及數字IP文創衍生品設計開發及生產發行、IP虛擬場景建設及運營,到B+C渠道銷售及運營的完整一體化產業鏈。”北京元隆雅圖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中文在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文在線”)則以旗下優質IP為核心,向下游開發各類IP衍生品,積極投身“谷子經濟”。中文在線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一全新領域為公司業績帶來了高速增長點,也為現有IP業務拓展了更廣泛的盈利空間和長尾效應。借助IP粉絲效應的加持,衍生品在商品這個大維度下,有著極高的想象空間和成長價值。未來公司還將與更多品牌和IP聯動,不斷拓展業務上限。”

          除了IP開發和運營,目前,產業還存在價格體系不透明,導致限量款、盲盒等引發非理性消費;產業鏈協同不足,IP授權、設計生產、渠道銷售等環節尚未完全打通等問題。

          對此,陳禮騰建議,應規范市場秩序,建立二手交易平臺規則,打擊盜版與虛假交易,并完善價格體系以遏制炒作。同時,鼓勵企業構建覆蓋從IP開發到銷售的全產業鏈條。

          “知識產權保護的長效機制是業態健康發展的基石。”喜悅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需要持續加強監管力量,建立高效的核查響應機制。

          中文在線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Z世代消費崛起,IP概念已經迅速融入大眾認知。這種消費習慣的變化,意味著市場本身的高成長性讓從業者得以走出零和博弈的窠臼。“我們真正的著眼點不應是競爭,而應是關注消費者需求,共同做大市場,做強IP產品。”

          隨著政策層面積極引導、國產IP崛起、產業鏈不斷完善,“谷子經濟”必將成長為中國文化產業“向外輸出、向內賦能”的重要力量。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