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金融支持提振消費力度 六部門聯合發布指導意見明確方向重點
- 2025年06月25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在助力培育新型消費方面,探索金融支持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的有效渠道和方式。加強金融創新,支持發展體驗消費、智能消費、定制消費等消費新模式。鼓勵金融機構與商家合作開發適合新型消費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參與商家促消費活動,為消費者適當減費讓利。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當前金融支持消費增長的方向和重點,全面構建支持提振消費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強化服務,推動擴大高質量消費供給,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提振消費是擴內需、穩增長的關鍵。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今年九項重點工作任務,第一項就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同時部署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這種情況下,宏觀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應加快轉向消費特別是居民消費。這既是我國經濟增長驅動力量發生變化后的必然選擇,也將進一步推動經濟從生產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型。
當前,外部環境劇烈變化,高度不確定性持續壓制全球需求,外需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趨弱。業內人士分析,我國經濟正加速向以內需為主導的增長模式轉型,消費已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對拉動經濟增長具有重大作用。《意見》從支持增強消費能力、擴大消費領域金融供給、挖掘釋放居民消費潛力等6個方面提出19項重點舉措。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認為,從宏觀上看,《意見》以強化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為核心,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一方面致力于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另一方面積極擴大金融供給并創新產品服務。這不僅是對當前宏觀經濟穩增長需求的積極響應,更是通過金融政策的結構性引導,建立消費潛力釋放與高質量供給提升的良性循環。
董希淼表示,《意見》明確了金融支持消費的重點領域,即商品消費、服務消費和新型消費,這與3月份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導向一致。當前商品消費較為充分,在以舊換新政策推動下,耐用品消費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去年商品消費支出占GDP比重已與美國基本相當;服務消費發展空間相對較大,去年我國居民服務消費占GDP比重為18%,而發達國家一般在40%以上;此外,隨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新型消費需求日趨強勁。
在推動擴大商品消費方面,《意見》圍繞重點場景和重點人群,優化消費信貸產品,滿足消費者差異化、個性化消費需求,繼續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金融服務,強化金融支持外貿企業拓內銷力度,完善內貿險服務,擴大外貿優品消費。
在支持發展服務消費方面,增加對批發零售、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等領域經營主體的融資支持,助力挖掘基礎性服務消費潛力;圍繞文化旅游、體育、娛樂、教育培訓、居住服務等領域創新融資模式,促進激發改善性服務消費活力。中國人民銀行5月初專門設立了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著重從供給側發力,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居民服務、養老托育、教育、旅游等服務消費領域金融供給,推動支持這些行業企業擴大投資、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民眾高質量服務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消費。
在助力培育新型消費方面,探索金融支持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的有效渠道和方式。加強金融創新,支持發展體驗消費、智能消費、定制消費等消費新模式。鼓勵金融機構與商家合作開發適合新型消費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參與商家促消費活動,為消費者適當減費讓利。
“在政策紅利持續釋放以及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的雙重利好下,我國消費金融迎來結構性機遇。這一機遇不僅體現在市場規模的潛在擴張,更在于市場格局的深度調整與優化。”董希淼認為,面對這一機遇,金融機構需敏銳洞察市場變化,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精準定位發展方向和路徑,堅持良性競爭和差異化發展。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推動《意見》各項舉措實施落地,強化跟蹤監測,指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消費領域金融支持力度,為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