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人形機器人實現從“鋼鐵伙伴”到“產業支柱”的跨越
- 2025年08月07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資本熱度攀升,各類展會輪番登場,國內外企業爭相亮出“鋼鐵伙伴”的最新成果。然而,熱潮之下更需冷思考。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里的璀璨明星,到真正走向廣闊市場,絕非僅靠技術突破就能一蹴而就。
賈 麗
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資本熱度攀升,各類展會輪番登場,國內外企業爭相亮出“鋼鐵伙伴”的最新成果。然而,熱潮之下更需冷思考。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里的璀璨明星,到真正走向廣闊市場,絕非僅靠技術突破就能一蹴而就。
筆者認為,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處在從“小規模試水”邁向“規模化應用”的關鍵過渡期,亟須從技術驅動轉向市場驅動,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創新,從技術競賽走向生態共建,從而更好地實現從“鋼鐵伙伴”到“產業支柱”的跨越。
首先,以需求為錨點,破應用之關。長期以來,人形機器人產業存在部分企業沉迷于參數競賽、卻忽視市場真實需求的情況。要實現規模化應用,相關產業鏈企業需放下身段,深入工業巡檢、倉儲物流、醫療陪護等剛需場景,以“小切口、深應用”的策略,在真實環境中打磨產品,積累數據,反哺技術迭代。同時,企業可以探索創新商業模式,降低用戶使用門檻,讓技術不再高不可攀。
其次,以生態為紐帶,破系統之壁。人形機器人產業涉及硬件、軟件、算法、場景等多個環節,單靠企業自身難以實現全鏈條突破,這就需要產業鏈上下游擰成一股繩。例如,企業應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聯合實驗室,加速前沿技術的轉化;與零部件供應商深度綁定,合力攻克高精度伺服電機、精密減速器等關鍵環節;與垂直行業企業共同開發和探索方案,提升產品適配性。只有形成1+1>2的聚合效應,方可為人形機器人的規模化發展筑牢根基。
最后,以價值為根本,破盈利之局。資本是產業的助推器,但絕非永動機。當資本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企業應將發展的重心從追逐估值轉向創造價值,一方面,要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降低成本,讓“用得上”和“用得起”畫上等號;另一方面,要深耕細分市場,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唯有實現自我造血,企業才能在漫長的產業長跑中行穩致遠。
這場關乎未來十年的產業突圍戰,需要的不僅是技術的勇氣,更是戰略的智慧。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不應是幾家巨頭的技術秀場,而應是全產業鏈的生態共建。唯有如此,人形機器人產業才能真正成為驅動社會進步的“新質生產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