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科技>正文內容
          • 九號公司趕赴下一個戰場 成立四大機器人團隊
          • 2020年12月14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日前,有坊間消息表示,為推動機器人業務快速發展,搶占AI以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先機,九號公司對原有機器人團隊進行優化調整,成立了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以及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個新的組織架構。

          用561天成功登陸科創板上市后,九號公司又在趕赴下一個“戰場”。

          日前,有坊間消息表示,為推動機器人業務快速發展,搶占AI以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先機,九號公司對原有機器人團隊進行優化調整,成立了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商用機器人事業部、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以及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四個新的組織架構。

          開辟諸多細分賽道

          有接近九號公司的相關人士對記者透露,九號公司本輪組織架構意在進一步建設精干穩定、能打勝仗的機器人團隊,夯實機器人核心技術,推進機器人產業落地,以便適應機器人業務未來3年至5年的發展需要。

          具體來看,新成立的AI及機器人技術研究院整體定位是用機器人技術為整個公司賦能,主要負責AI及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全球計算機視覺和機器人領域的頂級專家陳子沖為院長。該研究院研發的技術可以賦能運載機器人產品,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以及家用服務機器人產品。“甚至這些技術也可以降維運用到九號公司的短交通產品線上,提升短交通產品的智能化。”前述接近九號公司人士告訴記者。

          商用機器人事業部主要負責運載機器人產品線的戰略規劃、產品開發方向定義、業務規劃、商業應用規劃等,發展、積累和應用服務機器人各項關鍵核心技術,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價值。

          機器人移動平臺產品線主要職責是通過公司各單元技術的集成和封裝,模塊化的形式提供高度靈活、自由配置的運載機器人平臺;積極參與和對接核心客戶,收集和整合主要場景和技術要求,在服務核心客戶的過程中快速迭代各模塊。

          家用服務機器人事業部則致力于面向消費者的家用服務機器人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

          從新增四大團隊的類型來看,九號公司拓展產品線意向明顯,家用機器人亦首次正式出現在九號公司的發展版圖中。至于當下九號公司正在研發的家用機器人產品類型,上述相關人士表示該產品目前仍處于保密階段,未能透露過多信息。

          事實上,這并非九號公司首次拓展產品線。從近兩年的情況來看,九號公司一直堅持多元化布局,并開辟了諸多細分賽道,包括平衡車、兩輪智能電動車,全地形車、機器人等等。

          布局機器人賽道的好時機

          九號公司方面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些新賽道的邏輯并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緊緊圍繞著“智慧移動能力公司”這一定位、“簡化人和物的移動,讓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這一使命展開,智慧移動能力包含智慧的移動“人”,和智慧的移動“物”兩個維度。

          多元化的布局也使得九號公司在移動人方面發展智能短交通,在移動物方面發展智能服務機器人,形成明確的、面向未來的戰略方向和邊界。

          從九號公司此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亦能找到九號公司加碼機器人研發的“預兆”。招股說明書信息顯示,九號公司上市募集資金擬全部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及主營業務發展所需的營運資金,覆蓋智能配送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開發項目以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

          事實上,早在初創時期,九號公司踏入的賽道是電動平衡車和電動滑板車,但機器人業務才是九號公司矢志不渝的夢想與初心。

          “公司的早期創始人很多出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都是做機器人出身的。整個技術團隊其實對機器人都有一種特別的熱愛和情懷。”談及機器人領域,九號公司董事長兼CEO高祿峰此前表示。資料顯示,高祿峰、王野、陳中元均畢業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司多位董事會成員也出自該校。

          初創時期的九號公司,由于當時的市場不成熟,暫時放棄了機器人業務,但如今,九號公司主營業務穩步發展,讓其具備了相當的技術實力、拓界能力以及資金保障,市場也在逐漸打開。

          “當下正是布局機器人賽道的好時機。”盤和林告訴記者,機器人產業覆蓋兩個領域,一個是商用機器人,一個是工業機器人。“目前來看,工業機器人隨著汽車制造業和電子制造業的周期需求波動,而商用機器人現階段還在導入階段,市場消費力還很不穩定。”

          “工業機器人需求實際上已經爆發,甚至逐步進入了成熟階段。商業機器人結合AI人工智能,未來的前景是很廣闊的。但現階段屬于概念期向成長期轉變,預期2年至3年內會逐步進入成長期。”盤和林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