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科技>正文內容
          • 小米發布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MACE Micro
          • 2020年11月09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11月6日,小米集團副總裁、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人工智能(AI)推理、運算等功能下移至物聯網終端是技術發展趨勢,“這不僅會減少數據網絡傳輸、減輕后臺服務器的壓力,同時盡量把問題在端上解決,把用戶數據留在端上也能減少安全風險,讓用戶對數據隱私安全更放心。”

          11月6日,小米集團副總裁、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人工智能(AI)推理、運算等功能下移至物聯網終端是技術發展趨勢,“這不僅會減少數據網絡傳輸、減輕后臺服務器的壓力,同時盡量把問題在端上解決,把用戶數據留在端上也能減少安全風險,讓用戶對數據隱私安全更放心。”物聯網終端智能化、安全化發展,將促進核心MCU的升級換代,為相關公司帶來機會。

          AI賦能物聯網終端

          在11月5日召開的第四屆小米開發者大會上,小米移動端深度學習框架MACE Micro發布。這是小米單獨為小規模IoT產品打造的AI引擎。據介紹,MACE Micro的代碼量低至數百KB,傳感器和處理器功耗均小于1毫瓦,成本低至0.1美元,將在極低功耗和成本情況下使得IoT設備更加智能化。

          MACE全稱為Mobile AI Compute Engine,是一個移動端的深度學習框架。它第一次出現在小米發布會上是在2018年,2019年小米推出了MACE的0.12版本。今年,MACE升級到了1.0版本即MACE Micro。

          崔寶秋說,MACE Micro集成了很多AI算法,這些代碼寫入IoT設備小小的微控制單元(MCU)上,如果每秒做一次圖像識別運算,一年下來只需要一塊很小的紐扣電池,就可以低功耗地實現AI賦能。

          目前小米IoT平臺已連接IoT設備數超過2.71億,擁有5個以上IoT設備的用戶超過510萬,是全球最大的消費者物聯網平臺。“MACE Micro技術可以實現用戶自己的數據留在端上。這是小米在個人數據保護和隱私保護上的技術突破。”崔寶秋表示。

          智能產品需求火爆

          MCU是物聯網應用的控制核心,在消費電子、醫療電子、工業控制、汽車電子和通信等領域廣泛應用。MACE Micro需要寫入IoT設備的微控制單元MCU,結合傳感器和處理器來發揮功能。

          近年來,智能家電、智能穿戴等物聯網設備需求火爆,帶動了上游MCU、傳感器以及存儲器芯片廠商的銷量。據艾媒咨詢測算,2020年智能音箱產品銷量預計高達5910.5萬臺,增長率超過96%;智能馬桶以及掃地機器人的銷量有望分別達到821萬臺和882萬臺。

          物聯網終端智能化發展將推動先進芯片的需求增長。據ICInsights預測,全球MCU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207億美元,2015年至2019年的復合增長率為6.3%,預計2020年至2022年的復合增長率達7.4%,2022年MCU全球市場規模將達238億美元。隨著國內汽車電子和物聯網領域的快速發展,MCU需求大增,國內MCU市場2015年到2020年的復合增長率為11.7%,高于全球水平,2020年國內MCU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

          MCU領域上市公司受益。兆易創新2020年三季報顯示,存儲產品NOR Flash需求強勁,MCU產品出現了供不應求局面,預計MCU高景氣度持續到2021年。

          樂鑫科技從事物聯網Wifi MCU通信芯片及其模組的研發設計及銷售,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7.81%,收入創歷史新高。公司研發將AI技術進一步應用于IoT領域的產品。根據公司公告,ESP32系列產品已實現支持專適用于微控制器的機器學習模型Tensor Flow Lite。

          合力打造安全生態

          數據留在物聯網終端進行運算、推理,不僅是智能化發展的要求,也有隱私安全的考慮。

          崔寶秋介紹,小米是國內最早布局生態鏈的企業,擁有全球領先的消費級智能硬件AIoT平臺,同時小米在IoT安全方面秉承全球最高標準,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崔寶秋強調,安全是一個生態,不是某一家企業能夠獨立完成的,需要整個行業共同努力。小米希望通過自身努力,推動IoT安全與隱私生態快速發展。11月6日,小米集團發布《物聯網產品安全基線》,涵蓋硬件安全、嵌入式安全、通用系統安全、通訊安全、安全移動端安全、隱私合規等領域,物聯網生態鏈企業可以參考該基線標準,推出安全可信的物聯網產品。

          對于隱私保護與提供精準服務是否矛盾的問題,小米安全與隱私委員會副主席朱玲鳳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保護用戶隱私與提供精準服務均是產品使用體驗的重要內容,不能用犧牲隱私的方式來提供服務。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