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能源化工
          • 新版光伏技術標準化體系正在編制 推動產業鏈更大范圍降本增

            有關部門正在加快編制新版《光伏產業技術標準化體系》,推動光伏產業技術不斷升級,加快成果轉化,協同推進解決行業新問題和新挑戰。

            2023-07-21T09:17:49+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超13億千瓦

            今年以來,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勢頭良好,發電裝機和發電量穩定增長。記者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截至6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3億千瓦,達到13.22億千瓦,同比增長18.2%,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

            2023-07-20T09:14:41+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全球首臺十六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并網發電

            19日,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機組年均生產“綠電”超過6600萬千瓦時,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已投產的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單位兆瓦重量最輕的海上風電機組,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研發制造及運營能力再上新臺階,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23-07-20T09:13:52+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能源廣角】煤炭老礦區如何獲新生

            近年來,隨著煤炭資源的逐步枯竭,一些老礦區出現了發展失速、產業衰退、環境約束等問題。老礦區轉型不僅涉及企業、地方利益,更事關能源結構轉換和生態文明建設,應拿出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推動老礦區轉型升級,讓資源枯竭型企業轉型重生。

            2023-07-20T09:12:53+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政策支持加碼 虛擬電廠建設提速

            在電力消費旺季、電力供應偏緊的背景下,虛擬電廠建設獲得政策大力支持。業內人士表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速,虛擬電廠作為協調分布式資源參與電力交易和需求響應的重要手段,將受益于產業政策和電網需求的不斷加碼,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

            2023-07-18T09:17:01+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歐佩克預測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2.2%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日前發布月度石油市場報告,預測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量將達到日均1.04億桶,比今年增加日均225萬桶,年增長率約2.2%。

            2023-07-17T10:50:48+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貴州:緊抓“雙碳”機遇 塑造“電動貴州”新名片

            近年來,貴州省緊抓“雙碳”戰略機遇,依托磷礦、錳礦等資源稟賦和原有產業基礎優勢,以龍頭企業為引領,順勢而為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進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跨越式發展。

            2023-07-17T10:25:48+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電力保供備戰“迎峰度夏”大考

            高溫等極端天氣下,“迎峰度夏”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入伏”后,保供電的大考才真正開始。7月16日6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高溫帶來用電需求的增長,就在數日前,國家能源集團單日完成發電量40.9億千瓦時,刷新歷史最高紀錄。

            2023-07-17T10:24:15+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多家光伏產業公司上半年業績預喜 頭部企業優勢突出

            2023年上半年光伏市場總體保持相對景氣度提升,出口訂單量增加,頭部品種業績改善較快。其中部分企業在產品結構方面進行優化和創新,帶來利潤超額增長。

            2023-07-17T10:08:01+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用電量創新高背后:以儲能解決供需矛盾正當時

            7月11日,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意見》,強調要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更好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2023-07-13T09:43:38+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統一市場、協同運作”的電力市場架構,形成了銜接省間、省內,覆蓋全國范圍、全類型周期、不同交易品種的市場體系。綠電交易實現穩步增長。

            2023-07-12T09:03:37+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新一輪找礦突破行動啟動 上半年陸續取得山東萊州金礦、云南

            在國務院新聞辦11日舉辦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表示,為推進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我國將精心組織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2023-07-12T09:02:16+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國內油價調價窗口12日開啟 或“兩連漲”

            國內油價調價窗口12日開啟 或“兩連漲”

            從基本面看,本計價周期國際油價主要利好消息來自兩方面。一方面,美國原油庫存降幅明顯,油價存有支撐;另一方面,沙特宣布將自愿減產石油措施延至8月底,同時上調官方售價。

            2023-07-12T08:34:46+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夏季用電高峰提前到來 煤夠用嗎?發電企業能否“浴火重生”

            全國大范圍持續高溫疊加穩增長政策發力,多地夏季用電高峰期提前到來。煤電是我國電力安全供應的基石,今年迎峰度夏,電煤夠用嗎?近兩年承壓保供的發電企業是否已走出經營困境“浴火重生”?

            2023-07-11T09:20:16+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應對迎峰度夏“烤”驗 央企能源電力保供底氣十足

            今年1月份至6月份,國家鐵路發送煤炭10.53億噸,同比增長1.6%;其中電煤7.77億噸,同比增長13.1%。截至6月30日,全國363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8076萬噸,可耗天數達30.6天,保持較高水平。

            2023-07-11T09:13:38+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三峽電站投產發電20年累計發出清潔電能超16000億千瓦時

            三峽電站投產發電20年累計發出清潔電能超16000億千瓦時

            20年來,三峽電站已累計發出16000多億千瓦時清潔電能,相當于我國居民2022年直接消耗的用電。16000億千瓦時清潔電能相當于替代標準煤4.8億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3.2億多噸,助力我國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2023-07-10T09:56:08+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煤價回落疊加用電需求增長 電力企業盈利能力大幅攀升

            隨著煤炭價格回調,疊加用電量穩步提升,電力企業二季度業績改善明顯。廣東電力龍頭粵電力A近日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二季度歸母凈利潤環比增幅將達到705.16%至874.79%。

            2023-07-10T09:23:45+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620萬輛

            經濟日報北京7月8日訊(記者曾詩陽)據公安部統計,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26億輛,其中汽車3.28億輛,新能源汽車1620萬輛。

            2023-07-09T09:21:13+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瞄準“高效清潔”推動能源轉型

            未來的能源系統轉型,有兩個重要方向。一是高效,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支撐更好的發展。二是清潔,即優化能源結構,減煤、控油,增加可再生能源。要將節能提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多結構、技術、管理節能措施。

            2023-07-08T09:35:04+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

          • 陽光慧碳攜手東浩蘭生打造2023WAIC零碳大會

            陽光慧碳攜手東浩蘭生打造2023WAIC零碳大會

            陽光慧碳總裁陳瀟表示,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陽光慧碳將充分發揮在綠色能源、數字化等領域的技術優勢,作為園區、企業等低碳發展路上的零碳技術伙伴,將減碳觀念深入推廣向各行各業和社會大眾,積極推動國家3060進程。

            2023-07-07T11:50:11+08:00 更新 標簽: 能源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