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高端制造
          • 點亮制造業數字轉型“燈塔”

            在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5G+工業互聯網扮演變革先鋒的重要角色,以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技術特性,為傳統制造業注入智能化基因,實現生產模式從剛性到柔性、從分散到協同的深刻轉變。

            2024-12-26T09:42:34+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三一重能擬推2175萬股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三一重能日前發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2175萬股限制性股票,約占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的1.77%。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1975萬股,首次授予的激勵對象總人數不超過95人,授予價格為16.45元/股。

            2024-12-24T12:18:47+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船舶制造業發力綠色轉型

            加快船舶制造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形成經濟新的增長點、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2023年底,工業和信息化部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行動綱要(2024—2030年)》提出,到2025年,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體系初步構建。當前,需要聚焦現代船舶產

            2024-12-23T08:50:45+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人形機器人競賽提速 資本涌入助推產品量產落地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近期特斯拉連續對外展示人形機器人進展,機器人的操作精細性、泛化通用性在持續迭代升級,特斯拉有望引領人形機器人行業,率先實現應用落地;國內杭州、重慶等多地發布人形機器人產業支持政策,在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的支持下,國內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25年或將是

            2024-12-18T08:39:34+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開拓智能制造更廣闊空間

            夯實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安全屏障。完善制造業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智能化基礎穩定可靠;增強數字產品的技術能力,防范數據泄露、數據攻擊等數據安全事件的發生;加強數據密集型企業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體系建設。從國家外部監管來說,應當采取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既要給予轉型期制造業足夠的容錯空間

            2024-12-11T08:29:54+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深市制造業韌性與活力不斷彰顯 相關企業加速創新逐浪海外

            近年來,中國制造業“出海”漸成趨勢,這背后離不開相關企業的積極探索與奮勇拼搏,不僅體現出相關企業錨定技術創新的持續發力,還體現出企業對國際市場需求的精準洞察與深度挖掘。

            2024-12-04T07:55:28+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工業經濟“開足馬力”沖刺全年“收官戰”

            目前,多地正開足馬力抓生產、穩投資、拓市場,掀起工業經濟“沖刺”四季度、打好年度“收官戰”的熱潮。專家表示,在一攬子增量政策加速釋放、新質生產力蓄勢崛起、數實融合持續推進等多重因素推動下,市場信心加快修復,工業生產總體平穩向好,為順利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了重要保障。

            2024-12-03T07:24:48+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工業操作系統賦能新型工業化 多家上市公司爭相入局

            白皮書指出,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制造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傳統制造模式已無法滿足日益復雜和多變的市場需求,制造業亟待通過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來提升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2024-11-11T08:24:36+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10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8.8% 與9月份持平

            武威表示,亞洲制造業保持穩定恢復,持續運行在擴張區間。亞洲持續穩定恢復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十分重要。隨著中國政府各項存量政策加快落實見效和增量政策持續有力落地,中國經濟增長動能將持續積聚,成為亞洲經濟穩定恢復的重要支撐力量。

            2024-11-07T08:48:18+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國內最大載客量碳纖維高速客船下水

            作為目前全國最大載客量碳纖維船舶,“新明珠3”號全船采用先進的碳纖維高新材料制造,具有重量輕、耐腐蝕、噪聲低等技術優勢。相比傳統船舶,它能進一步節省燃油、降低維護費用,具備顯著的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優勢。

            2024-11-05T08:27:10+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鋼鐵行業短期承壓 消費新格局下機遇與挑戰并存

            供需雙弱格局下,鋼鐵行業繼續承壓。據鋼鐵行業企業所披露的三季報數據,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場37家鋼鐵企業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5184.07億元,同比下降9.06%;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07.93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2024-11-04T08:16:17+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蘇美達前三季度業績亮眼 船舶制造在手訂單達84艘

            王健向記者表示,2023年以來,公司船舶制造業務聚焦生產環節,積極通過人員調整和生產組織優化等舉措,優化建造流程,均衡生產節奏,釋放船塢產能,取得良好成果,2023年交船數量創近5年新高,“公司會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確保在手訂單按期交付。”

            2024-11-03T10:15:51+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鋼鐵行業仍在磨底 鞍鋼股份前三季度虧損超50億元

            對于利潤的大幅下降,鞍鋼股份在三季報中稱,這受到了鋼材結算價格降幅高于原料價格降幅,購銷剪刀差進一步縮小的影響。

            2024-11-01T08:54:11+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經濟景氣度回升 制造業PMI重返擴張區間

            王青表示,大、中型制造業企業多處于產業鏈中上游,穩增長政策會首先對大宗商品等行業形成較強提振效應,而小型企業接近市場終端,景氣水平更多受居民消費變化等終端需求牽動。

            2024-11-01T08:42:08+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全球加速工業智能化布局

            在智能設備領域,迎合全球對創新設備需求增長需求,中國企業在經歷布局銷售網絡的出海階段后,更是將智慧工廠和本地化定制的產品服務深入到海外市場,推動當地產業升級。

            2024-10-30T08:47:08+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今年前9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超5萬億

            于衛寧表示,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281.6億元,比1—8月增加5754.3億元,但是受有效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下降及今年8月以來同期基數明顯抬高等多重因素影響,同比下降3.5%。

            2024-10-28T08:34:39+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四年間三度并購折戟 金鴻順屢敗屢戰

            四年間三度并購折戟 金鴻順屢敗屢戰

            據了解,新思考于2014年創立,系A股上市公司歐菲光的關聯方。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金鴻順此次重組已非首次,2020年,公司便曾籌劃重大資產重組,隨后,又曾嘗試通過收購躋身光伏行業等,但四年間的三次收購均以失敗告終。

            2024-10-24T11:51:48+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第二主業連續多年虧損 正海磁材擬"壯士斷腕"

            近日,正海磁材發布公告稱,因控股子公司上海大郡動力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經營的新能源汽車電機驅動系統業務近年連續虧損,對公司整體經營狀況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公司擬對該業務進行經營優化及業務收縮。

            2024-10-21T07:53:01+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中孚實業背債28億掏25億關聯收購 標的半年賺3億經營現金流

            兩次收購,交易價格均為評估值的90%,交易對方均為中孚實業控股股東河南豫聯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孚實業還稱,2023年,因為前次收購,為公司增加了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1.68萬元。

            2024-10-17T09:08:23+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

          • 工業投資“蓄動力” 未來3年規模超11萬億元

            當前,部委和地方正聚焦投資帶動,加快工業項目開工建設,推動實施工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升級和設備更新工程。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工業領域在建和年內開工項目約3.6萬個,預計未來3年將拉動投資超過11萬億元。

            2024-10-17T08:19:42+08:00 更新 標簽: 高端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