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IPO業務高歌猛進 中資券商爭相加碼在港布局
- 2025年10月17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為搶抓市場機遇,今年以來中資券商顯著加快國際化布局,將香港作為“橋頭堡”,通過新設子公司、拓展業務牌照等舉措加碼投入,向著更專業化、國際化的目標邁進。
截至10月16日,今年以來有73家企業在港交所上市,IPO募資總額達1886.98億港元,同比增長227.75%,穩居全球新股融資額榜首。
這場IPO盛宴背后的護航力量來自各大中介機構,其中中資券商扮演的角色愈發關鍵。中資券商在眾多標志性交易中躍升為主導性的保薦人、全球協調人及賬簿管理人。港股IPO保薦與承銷頭部效應凸顯,以中金香港、中信證券(香港)、華泰香港、中信建投國際為代表的頭部中資機構,在今年以來的港股IPO承銷榜上名列前茅。
為搶抓市場機遇,今年以來中資券商顯著加快國際化布局,將香港作為“橋頭堡”,通過新設子公司、拓展業務牌照等舉措加碼投入,向著更專業化、國際化的目標邁進。
中資券商港股IPO業務亮眼
10月16日,云跡登陸港交所,聯合保薦人是中信證券和建銀國際。當前,兩家及以上券商同時保薦一家企業港股IPO的模式在港股市場愈發成熟,有港股市場投行人士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中信證券在對接新經濟企業與國際資本方面經驗豐富,機構客戶較多;而建銀國際則憑借其商業銀行背景,擁有較多私人財富資源。
云跡的聯席保薦陣容背后,折射出港股股權融資市場的活躍態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16日,今年港股一級市場股權融資(包括IPO與再融資)總額達4375.9億港元,同比增幅達260.41%。
在此背景下,中資券商港股IPO業務高歌猛進。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作為保薦人角色參與了25家IPO,位居榜首;中信證券(香港)保薦了18家IPO,排名第二;華泰金融控股(香港)保薦了13家IPO,位居第三。
從IPO承銷來看:中金公司以340.29億港元的承銷金額穩居榜首,承銷家數為32家;中信證券(香港)以256.71億港元的承銷金額位居第二,承銷家數為28家;華泰金融控股(香港)、中信建投國際、廣發證券(香港)的承銷金額分別為164.81億港元、95.61億港元和62.06億港元。
香港星漢資產管理行政總裁王榮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格局意味著,優質發行人資源正加速向少數幾家具備全鏈條服務能力的中資券商集中。對于其他中小型投行而言,突圍難度越來越大,市場份額差距可能進一步拉大。“今年‘A+H’上市企業募資額約為港股IPO募資額的一半,這些項目主要由中資券商包攬,他們對境內投資機構的偏好有深刻理解,而且近幾年在對接、服務境外資本機構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進步,全球分銷網絡較為完善。”
持續加碼在港布局
面對港股市場的機遇,今年以來,中資券商動作頻頻。近日,國聯民生證券宣布,國聯民生證券香港子公司于10月3日正式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核發的交易權牌照。
國聯民生表示,此次交易權牌照獲批,標志著公司在香港金融市場的業務布局實現關鍵新突破,為全面拓展核心業務領域奠定了堅實基礎。這張牌照,將為國聯民生證券香港子公司打開“投行承銷、股票銷售交易、股票托管業務”三大核心業務空間。
此外,9月底,華安證券公告宣布其子公司華安證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獲批6號牌照;7月,國金證券公開表示,公司旗下的國金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正在籌備申請虛擬資產相關交易牌照;6月,國泰君安國際獲得香港中資券商首張虛擬資產全牌照。
與此同時,中資券商“落子”香港的步伐也在加快:8月,第一創業公告稱,擬設立全資子公司“第一創業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并由該子公司在香港設立持牌子公司;6月,西部證券擬出資等值10億元人民幣在香港設立“西部證券國際金融控股公司”;4月,東北證券公告稱,計劃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開展證券業務,注冊資本為5億港元。
中資券商接連“落子”香港背后,是日益增長的跨境投融資需求。東北證券、西部證券均在公告中明確,設立香港子公司旨在“滿足客戶國際化投融資需求”“服務實體經濟跨境投融資需求”,順應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趨勢。
還有多家中資券商對其香港子公司持續“輸血”。今年以來,廣發證券、華安證券、東吳證券相繼宣布向旗下香港子公司增資,彰顯對海外業務發展的高度重視與信心。
面對廣闊的市場機遇,中資券商已開始致力于境內外業務協同發展。中信建投表示,將推進投行一體化工作,繼續拓展在香港市場的業務范圍,實現中概股回歸、港股私有化、跨境收購等不同類型產品的多樣化發展。華泰證券也表示,將持續夯實跨境資本市場中介定位,鞏固在香港市場的優勢。
機構普遍預計,國際化布局即將在券商業績端得到體現。申萬宏源研報稱,得益于港股市場交投與IPO表現活躍,積極布局國際業務的頭部券商有望在三季度釋放顯著的業績增量。國泰海通研報稱,港股市場IPO增量顯著,有望進一步推動投行業務收入增長。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