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證券>正文內容
          • 上半年28家基金公司管理費不足千萬 南華基金凈利虧損增加近四倍
          • 2020年09月02日來源:中國網財經

          提要:2020年公募基金半年報日前發布完畢,股市大漲疊加基金發行熱潮,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等財務數據備受關注。

          2020年公募基金半年報日前發布完畢,股市大漲疊加基金發行熱潮,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等財務數據備受關注。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費收入合計397.92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的299.74億元增加近100億元,增幅近33%。

          管理費收入激增來自于伴隨著股市大漲膨脹的基金資產凈值和上半年洶涌的新基金發行熱潮。

          數據顯示,可統計的8106只非貨幣基金(A/B/C類份額分開計算)中有7352只上半年凈值上漲,其中4只分級B上半年凈值漲超100%,超100只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上半年凈值漲幅超50%,近900只基金上半年凈值漲幅超30%,基金資產凈值的膨脹,管理費收入隨之增加。

          此外,上半年共成立677只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高達1.06萬億元,其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數量分別為131只和279只,募集規模分別為1706.7億元和5470.75億元,權益基金發行總規模達到7177.45億元,占全部新基金規模的67%。另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增加2.14萬億元。

          詳細來看,上半年易方達基金管理費收入22.88億元,在全部141家基金公司中管理費收入最高,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等共11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費收入超10億元,共66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費收入超1億元。

          除規模前二十大公司外,受益于股市上漲,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同步大增,不少中型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幅均在10%至30%之間,也有不少小型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較去年同期翻倍甚至增長5倍之多,但這些基金公司均為規模少于50億元的公司,這些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總和甚至不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

          另據數據顯示,上半年僅華宸未來基金、明亞基金、恒越基金、國開泰富基金四家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不足100萬元,另有合煦智遠基金、中科沃土基金、中航基金、格林基金、國融基金、東海基金、華融基金、南華基金等共28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費收入不足千萬元。其中上半年管理費收入最少的基金公司為華宸未來基金,管理費收入僅52.99萬元,較去年同期的8.56萬元增長了5倍之多。

          數據顯示,這28家基金公司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合計僅1.12億元,管理費收入與匯豐晉信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相近,但兩家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均在210億元至250億元之間,而上半年管理費收入不足千萬元的28家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合計卻有368.87億元。數據顯示,匯豐晉信基金和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旗下非貨幣產品占比均較高,其中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旗下無貨幣基金,匯豐晉信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規模占比超六成,權益類產品才是增加管理費收入的根本,而不少小基金公司產品線不完全,權益類基金規模較小、依然靠貨幣基金支撐規模。

          另據數據顯示,相比于大中型基金公司,中小基金公司上半年旗下基金份額增加并不明顯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在競爭日漸激烈的行業格局中,中小基金公司完全與上半年公募基金發行熱潮無緣,雖然管理費收入略有增加,但小基金公司依然難逃凈利虧損泥淖。

          而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發布,不少基金公司上半年財務數據也相繼出爐,上文提及的28家小基金公司中僅南華基金凈利潤數據披露。

          數據顯示,南華基金上半年管理費收入627.96萬元,略低于去年上半年的687.88萬元,而南華基金上半年凈利潤卻虧損572.58萬元,甚至超過2019年全年437.83萬元的虧損額度,是去年上半年同期151.91萬元虧損額度的近四倍之多。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相當大的一部分要作為尾隨傭金支付給基金銷售機構,而尾隨傭金的高低取決于基金公司與渠道的談判能力,有基金公司的尾隨傭金甚至達到百分之七八十、個別甚至高達百分之百。而顯然在與銷售機構的談判中,沒有“底氣”的中小基金公司并不具備任何優勢,中小基金公司凈利潤虧損原因呼之欲出,其生存環境之艱難可見一斑。

          中小基金公司的困境不止收入縮水。還以南華基金為例,該公司今年1月和6月分別有一位基金經理離職,目前公司旗下基金數量10只,而基金經理僅余6位。據中國網財經記者統計,今年5月份后,從公募基金公司離職的基金經理有近七成出自南華基金這些中小型基金公司。

          日前,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及配套規則,其中明確了基金銷售尾隨傭金的最高比例。其中第12條規定,對于向個人投資者銷售所形成的保有量,客戶維護費占基金管理費的約定比率不得超過50%;對于向非個人投資者銷售所形成的保有量,這個比率不得超過30%。

          強制規定尾隨傭金比例對于基金公司來講無疑是一件好消息,但歸根結底,優化生存環境還必須依賴提升投研水平及旗下基金長期業績,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