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希諾股價經歷“過山車” 如何看待這種異常表現?
- 2020年05月26日來源:中新經緯
提要:疫苗科學專家陶黎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發表的COVID-19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結果,也是腺病毒載體COVID-19疫苗的全球首秀。具體來看,疫苗安全性良好,同時也首次報告了重要的細胞免疫。
康希諾股價經歷“過山車”
在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的完整人體一期臨床數據前后,作為該疫苗的研究方之一——康希諾生物(06185.HK)股價猶如歷經過山車,5月21日當天,股價以大跌13.03%收場;緊接著,22日,盤中股價一度大跳水,最后收漲3.74%;之后的5月25日,早間股價以大漲7.66%開盤,盤中又一度重挫逾20%,最后收跌19.59%。
如何看待這種異常表現?
今年3月,康希諾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團隊(即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開始在武漢開展一期試驗。Ad5-nCoV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構建,以復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為載體,可表達新型冠狀病毒S抗原,擬用于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5月25日,康希諾也通過港交所簡短披露了上述臨床試驗I期研究結果數據。
康希諾稱,在2020年3月16日至27日期間,他們篩選了195名受試者,最終入組108名(男性51%,女性49%;平均年齡36.3歲),接種低劑量(n = 36)、中劑量(n = 36)或高劑量(n = 36)疫苗。所有入組的受試者都被納入分析。疫苗接種后的7日內,低劑量組有30名(83%)受試者、中等劑量組有30名(83%)受試者、高劑量組有27名(75%)受試者,報道有至少一種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注射部位不良反應是疼痛,在疫苗接種者中有58名(54%)出現疼痛癥狀;最常見的全身不良反應是發燒、疲勞,頭痛和肌肉疼痛。所有劑量組的大多數不良反應為輕度或中度;且接種后28天內未報道嚴重不良事件;接種后14天ELISA抗體和中和抗體明顯增加,并在接種后28天達到峰值。特異性T細胞反應在接種后第14天達到峰值。
康希諾方面在公告中解釋稱,Ad5載體COVID-19疫苗接種后28天可耐受,并具有免疫原性。健康成人中,對SARS-CoV-2的體液反應在接種后第28天達到峰值,接種后第14天產生快速的特異性T細胞反應。“我們的發現表明,Ad5載體COVID-19疫苗值得進一步研究。”
到底應該如何評價上述疫苗臨床一期數據呢?
疫苗科學專家陶黎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正式發表的COVID-19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結果,也是腺病毒載體COVID-19疫苗的全球首秀。具體來看,疫苗安全性良好,同時也首次報告了重要的細胞免疫。
“以往的COVID-19疫苗信息披露通常只談抗體,然而實際上抗體只是人體對微生物免疫的兩大機制之一,通常被稱為體液免疫;另一大機制是細胞免疫,可以清除感染病毒的細胞。如果這兩大機制比喻成武器的話,那么體液免疫的抗體相當于機關槍,直接殺傷;細胞免疫就相當于重炮,可以摧毀被病毒占領的城池(細胞)。針對SARS、MERS和COVID-19感染者的研究發現,針對病毒特異性抗體的增加是暫時的,并且在患者恢復后迅速下降,而特異性的T細胞應答在免疫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陶黎納說。
不過,陶黎納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述疫苗尚無法確定有效的抗體和細胞免疫標準。
“由于Ⅰ期人體臨床試驗主要觀察安全性,且沒有設置對照組,也就無法確定達到保護的有效抗體水平和細胞免疫水平。從該研究結果來看,針對病毒S蛋白RBD區域的酶聯抗體在接種疫苗14天后的4倍增長率在50%左右,28天達到95%以上;更加重要的、直接搞定病毒的中和抗體4倍增長率14天時約為30%,28天時約為60%,這個結果并不理想,如果能在90%以上就好了。不過,由于有效的抗體標準并未確定,以及細胞免疫同樣重要,這個中和抗體4倍增長率的結果還不能說明問題。”
5月25日早間,國盛證券分析師張金洋也發表了研報進行點評。“試驗結果完整,顯示出疫苗的耐受性,也顯示出免疫反應性,數據為后續的研究和后期臨床打下良好基礎。”
張金洋表示,上述疫苗研制仍有較長的路要走。一期試驗的最終結果將在6個月內評估,要評估反應性抗體持續的時間。二期臨床也在進行當中。除了抗體水平和T細胞反應性之外,疫苗的藥效學評價還應涉及疫苗的保護性水平,即還需要進一步的試驗來證明它引發的免疫反應是否能有效抵抗SARS-CoV-2感染,同時預存腺病毒免疫反應的負向作用如何解決也有不確定性。
“陳薇院士也表示應謹慎解釋這些試驗結果,研發新冠疫苗所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即使該疫苗有能力觸發前述免疫反應,也不一定意味著這種疫苗能幫助人們抵御新冠病毒。”張金洋這樣認為。
武漢博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吳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資本市場對于康希諾股價的過激表現,一定程度也受到牛津大學的疫苗研究數據拖累。“資本市場的反應有些過度了。”
在上述疫苗數據發布前夕,2020年5月13日,牛津大學發表了ChAdOx1 nCoV-19疫苗在動物模型身上實驗結果,結果顯示恒河猴注射疫苗后產生了抗體,但攻毒實驗顯示猴子接觸病毒之后全部感染,與沒有接種疫苗的對照組相比,從猴子鼻腔分泌物中檢測的病毒含量相同,意味著疫苗產生的抗體并沒有產生保護作用。
與上述的康希諾疫苗類似,ChAdOx1 nCoV-19疫苗同樣選擇腺病毒載體路線。
吳克也認為,ChAdOx1 nCoV-19受挫的原因有很多,需要足夠的信息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研究方如果在動物試驗中選擇了不太合適的攻毒時間,如在抗體還沒產生的時候就進行攻毒,那數據自然不會好看。試驗結果也并非完全沒有可取之處,ChAdOx1 nCoV-19對恒河猴肺部有部分保護作用,而這些經驗也將有益于后續的疫苗開發。”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