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綜合>正文內容
          • 呼吁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就“碰瓷式維權”在兩會提案議案
          • 2020年05月19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一些機構和個人趁著作權侵權裁量尚不完善、不規范之機,將著作權維權異化為一本萬利的暴利生意,甚至衍生出一條由照片拍攝者、行業協會、圖片公司、無良律師等組成的灰色利益鏈。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各行各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五一前夕,全國各地疫情均得到很好控制,國家也在此時確定了今年的兩會召開時間,我們也決定正式復工,為新一年的美好生活去奮斗。

          可就在我們復工的當天,北京互聯網法院又來傳票了,打開快遞一看,還是和圖片有關。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接到這樣的傳票,去年的官司還沒結束,今年的又來了,所以也見怪不怪。傳票的內容都是在某個時間法院開庭審理某個圖片侵權一案,通知我們做好準備,不能缺席,但這一次,訴圖片侵權的是北京壹圖厚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對于侵權,被起訴被維權這也是正常現象,做好應訴、等待法院判決就好了。但有些現象并不是正常的,而是早有預謀,新民晚報曾評論說,這是有些人看到了知識產權法律的漏洞,利用這些法律漏洞,精心設計的一個局,就是為了套路你、為訛你。新華社也刊發過相關文章,指出正常的版權訴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助于普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問題在于,一些機構和個人趁著作權侵權裁量尚不完善、不規范之機,將著作權維權異化為一本萬利的暴利生意,甚至衍生出一條由照片拍攝者、行業協會、圖片公司、無良律師等組成的灰色利益鏈。

          有業內人士爆料,有些機構還存在“釣魚”嫌疑,故意給媒體、自媒體、企業挖坑,先搞一些不注明版權也不加水印的圖片,大量散播在網絡供人使用,受影響最大的屬媒體行業,很多主流媒體在早些年也會從網絡上查找這一類沒有任何版權提示的圖片用于新聞配圖,而主流媒體報道的文章常常都是有幾十家或者數百家網站或自媒體轉發,然后,這幾十家或者數百家網絡媒體就成為了圖片公司的訴訟維權對象,這些圖片公司會說這圖片版權是他們的,他們拿到了圖片版權證書,每家網站都需要賠償,向法院起訴索賠標準基本都是1張圖片賠償10000元侵權費,而且會說,相關網頁已經截圖保存做證據了,圖片即使刪掉了也不行,總之就是要賠償,如果談不妥,那就打官司,至于圖片價值那是避開不談的,索賠的理由就是你用了我的圖就得賠錢;還有一些機構拿沒有版權的照片索賠,“能唬到一個算一個”。對于一些比較知名的媒體平臺,這些圖片公司還動輒索要幾十萬元的版權費,或借機提出簽訂“買圖”合作協議的“建議”。

          對于媒體,轉載一些文章、圖片通常是出于傳播信息的目的,而且很多二次轉載并不存在侵權、牟利的主觀故意,傳播的也是正能量。去年,福建省人大代表陳展弘就提出,媒體行業出現的惡意訴訟現象已經偏離著作權法保護版權的初衷,嚴重影響到媒體發展的法治生態環境,建議司法部門盡快出臺著作權侵權裁量指導意見。但時隔一年,這樣的惡意訴訟仍在全國各地不斷上演。

          由于法律的不完善,也間接縱容了這樣的“維權碰瓷”之風,也吸引了更多心術不正之人,早期只有個別的圖片公司從中嗅到了商機,而這幾年接二連三的圖片公司同樣的模式出來通過訴訟維權,據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互聯網法院了解到的信息,2018年9月9日-2020年3月31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共受理案件54844件,其中知識產權案件42121件,占比76.8%。知識產權民事案件中,著作權糾紛案件42080件,占比99.9%。值得關注的是,圖片類著作權侵權案件占著作權案件的一半以上。從訴訟主體看,原告相對集中,主要為專業圖片公司,涉案數量排名前五的公司起訴的圖片類案件,占全部圖片類案件的43%;被告相對廣泛,以新聞網站主辦單位、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用戶為主。這么大量的訴訟案件產生,根源在于圖片公司利用了知識產權法律的漏洞,這些案件的發生不僅浪費了寶貴的司法資源,也進一步扭曲了版權保護的生態,還給正常宣傳報道帶來干擾。對于媒體轉載糾紛必須完善相關法規,當務之急是司法機關應合理甄別故意侵權牟利與合理使用,傳播信息與文化的界限。

          當前,中國經濟已經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重新開啟,但恢復起來依然是個漫長的過程。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據《中國新聞周刊》調查數據顯示,疫情下中小企業減收近7成,經營情況非常嚴峻,倒閉潮的風險仍大概率存在。但是我們的國家很給力,多部門聯動,持續發力助中小微企業渡難關。從一系列減稅降費、優惠貸款政策的扶持,到新的政策繼續推出,體現了國家對小微企業發展問題的高度重視。當然,疫情的沖擊是前所未有的,小微企業生存、發展仍面臨一系列困難和考驗,需要國家和社會進一步扶持,從北京互聯網法院披露的5萬多個案件來看,大多數涉案主體也是中小企業,在極其艱難的這一年,公司不倒閉已屬不易,更何況還要時不時的要去應付這類惡意訴訟案件。我們也呼吁人大代表趁今年兩會能再次提案,盡快完善相關法律,對擾亂版權維權生態的惡意訴訟行為加以整治,還市場一個健康發展的生態環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