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計超200億元 高商譽懸頂上市連鎖藥店
- 2025年11月07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商譽的積累源于連鎖藥店行業特有的發展模式。過去數年,連鎖藥店企業通過頻繁并購實現快速擴張。如今,連鎖藥店已不再規?;瘮U張,多家企業開始出現直營門店數量下降的現象。門店數量的下降,標志著連鎖藥店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如何平衡規模效應與經營質量將成為行業核心議題。
前期的“跑馬圈地”,讓A股連鎖藥店企業普遍商譽偏高。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A股6家連鎖藥店企業合計商譽達207.78億元,其中老百姓賬上商譽最高,為57.63億元。此外,老百姓、健之佳賬上商譽占流動資產的比例超過50%。
商譽的積累源于連鎖藥店行業特有的發展模式。過去數年,連鎖藥店企業通過頻繁并購實現快速擴張。如今,連鎖藥店已不再規模化擴張,多家企業開始出現直營門店數量下降的現象。門店數量的下降,標志著連鎖藥店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如何平衡規模效應與經營質量將成為行業核心議題。
平均商譽達34.63億元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A股6家連鎖藥店企業賬上均存在高額商譽,合計商譽值達207.78億元,平均值為34.63億元。其中,老百姓賬上商譽最高。截至三季度末,老百姓賬面商譽排名首位,余額達57.63億元;益豐藥房次之,為47.72億元;大參林排名第三,商譽余額為35.22億元。
從商譽占流動資產的比例看,老百姓同樣位于榜首,為65.28%;健之佳也超過50%,為58.7%。
將時間拉長來看,連鎖藥店企業商譽高企的現象已存在多年。2022年,老百姓賬上商譽便已超過50億元,益豐藥房賬上商譽值也超40億元。
今年以來,漱玉平民賬上商譽明顯增加。截至2024年末,漱玉平民賬上商譽金額為17.53億元,截至三季度末增至22.82億元。
連鎖藥店企業賬上商譽高企,與前期大規模擴張息息相關。過去數年里,連鎖藥店企業通過頻繁并購實現快速擴張,雖然讓企業在短時間內實現網點布局的跨越式發展,但也留下沉重的商譽包袱。以老百姓為例,僅2022年便進行多起并購,其中公司以現金5850萬元取得興化市楚水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擁有的20家門店相關業務及資產,確認商譽為5850萬元。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表示,對于賬上有高額商譽的企業來說,應加強對被并購資產的財務監管和風險評估,建立健全的商譽減值測試機制,定期對商譽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商譽減值跡象并采取相應措施。
業績走勢分化
與上年同期業績普遍下滑不同,今年前三季度,六大A股連鎖藥店企業呈現出不同的業績走勢。上年同期出現業績虧損的漱玉平民,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出現回暖。財務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漱玉平民營收74.46億元,同比增長5.19%;歸屬凈利潤1.09億元,同比扭虧。
漱玉平民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持續優化門店網絡布局,通過合理調整經營面積、優化租賃合同條款,疊加降租控費、應用數字化工具、改革薪酬體系等舉措,報告期內費銷比同比優化1.45%。此外,公司自去年起持續調整虧損門店,并提升庫存周轉效率。另外,報告期確認青島春天之星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標的業績承諾補償款1.27億元,以上原因對利潤產生正向影響。
除漱玉平民外,今年前三季度,大參林、益豐藥房的歸屬凈利潤也出現同比增長。健之佳、一心堂、老百姓則出現歸屬凈利潤下滑的情形。其中,老百姓凈利下滑幅度最大。財務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老百姓營收160.7億元,同比下降1%;歸屬凈利潤5.29億元,同比下降16.11%。不過,老百姓三季度業績已出現回暖,營收52.96億元,同比微增0.07%,歸屬凈利潤1.31億元,同比增長2.62%。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分別向6家連鎖藥店企業發去采訪函,不過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多家企業門店數量下滑
今年以來,多家連鎖藥店企業門店數量出現下滑。以老百姓為例,截至三季度末,門店數量共15492家,其中直營門店9741家、加盟門店5751家。2024年末,公司直營門店數量為9981家,這意味著今年以來,老百姓直營門店凈減少240家。
益豐藥房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新開門店137家,關閉門店440家,新增加盟店285家。截至報告期末,公司門店總數14666家(含加盟店4097家),較上年末減少18家。
健之佳三季報則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自建門店45家,因發展規劃及經營策略調整關閉門店83家,期末門店總數為5448家,凈減少門店38家。健之佳對此表示,2025年,在市場低迷、強監管、政策探索期等綜合影響下,公司調整拓展節奏、放緩擴張、優化存量門店。
不過,由于新并購754家門店,今年前三季度,漱玉平民直營門店數量增多。漱玉平民在三季報中顯示,截至9月底,公司共擁有門店8617家,其中直營門店4972家,加盟門店3645家,期初直營門店為4438家。
上述變化說明,連鎖藥店企業正從追求門店數量轉向注重質量的方向發展,企圖通過關閉盈利能力較差的門店,來提升整體經營效率。
在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看來,隨著市場飽和度的提高,單純通過增加門店數量來擴大市場份額的策略可能不再有效。連鎖藥店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向高質量服務轉型,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來增強競爭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