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美藥業再遭痛擊 A股“造假王”背后還有哪些事?
- 2020年07月12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7月10日,證監會宣布重罰康美藥業的保薦機構廣發證券,暫停廣發證券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并對14名直接責任人嚴肅追責,其中8人被禁業10年至20年。
康美藥業實控人被抓,最值錢資產已轉給子女 保薦機構廣發證券被重罰
A股“造假王” 背后還有哪些事?
A股“造假王”康美藥業(ST康美,600518.SH)再遭痛擊,公司實控人馬興田被抓!
康美藥業7月9日晚間公告稱,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馬興田家屬的通知,馬興田因涉嫌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公告稱,馬興田自2020年5月起已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
7月10日,證監會宣布重罰康美藥業的保薦機構廣發證券(000776。SZ),暫停廣發證券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并對14名直接責任人嚴肅追責,其中8人被禁業10年至20年。
當天,康美藥業股票低開低走,股價報收2.50元,總市值僅剩124億元。兩年前,被譽為“白馬股”的康美藥業頂峰市值曾高達1391億元,如今已蒸發超過9成。
從頭說起:
A股“造假王” 從小藥鋪到市值千億
2017年康美藥業成立20周年時,其營收已經高達264億元,公司市值也早已突破1000億元,成為典型的藍籌白馬股。
2020年6月18日,姍姍來遲的年報稱全年虧損46.61億元。同時,公司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占用資金仍高達94.8億元。
靠三七起家 2017年營收已高達264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馬興田,廣東普寧人,康美藥業創始人,曾任康美藥業董事長兼總經理。馬興田通過康美實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康美藥業32.75%的股份,目前仍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馬興田1969年出生在普寧的一個小山村,他的家鄉普寧是廣東著名中藥材集散地。上世紀90年代,馬興田與妻子許冬瑾結婚后,依靠妻子出身中藥世家的優勢,在家鄉開了家小藥鋪。1996年,27歲的馬興田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低價大量買進藥農手中的三七并囤積,然后在行情高漲時高價拋出,成功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有了原始資本積累后,馬興田夫婦于1997年創辦了一家只有幾個員工的小型藥廠,這就是康美藥業的前身。在馬興田夫婦的艱苦努力下,康美藥業迅速發展,短短4年時間就成功上市。獲得資本助力后,康美藥業更是一路狂奔,到2007年公司成立10周年時,其營收已經突破10億大關。
也就在這年,康美藥業投資制作了《康美之戀》MTV音樂電視。雖然《康美之戀》只是一部廣告片,但制作精良、十分唯美,從畫面、音樂、故事上都堪稱上乘之作,在央視黃金時段反復播出后火得一塌糊涂。幾乎一夜之間,康美藥業就“霸占”了大眾視野,也讓康美藥業借此一戰成名,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品牌。
到2017年康美藥業成立20周年時,其營收已經高達264億元,公司市值也早已突破1000億元,成為典型的藍籌白馬股。康美藥業的中藥飲片也成為民族醫藥健康產業的旗幟。憑借康美藥業千億市值,馬興田成為各類富豪榜上???。2018年,馬興田家族在康美藥業股價頂峰時,以410億元財富位居當年胡潤百富榜第52位。
千億造假被引爆
竟然詭辯是財務差錯不是造假
然而,在康美藥業奇跡般增長的背后,卻是造假成風、黑幕重重。
從2018年開始,康美藥業多次被質疑財務造假;2018年12月,康美藥業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9年4月,康美藥業突然“自曝”財務數據會計差錯,稱2017年營業收入多計88.98億元,營業成本多計76億元,銷售商品收入多計102億元,貨幣資金多計299.44億元等多項財務差錯。
299億元的所謂“財務差錯”引發市場強烈質疑,也震驚了整個資本市場。一家醫藥行業龍頭公司竟然財務造假,“大白馬”一夜間變成了“黑天鵝”。
事已至此,公司實控人、董事長馬興田卻在致股東信中輕描淡寫地稱,企業快速發展導致內控不健全,財務管理不完善。其還公開辯解稱:“財務差錯和財務造假是兩件事?!?/p>
但資本市場卻不相信這樣的詭辯,其會計差錯公告一出,康美藥業股價一瀉千里,連續6個跌停。之后仍狂跌不止,到公司戴帽ST后又迎來連續15個跌停,投資者欲哭無淚。
然而,經證監會調查認定,康美藥業的造假手段比所謂的“財務差錯”更猖狂,更囂張。
2019年8月,證監會下發行政處罰告知書。調查顯示,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康美藥業分別虛增營收89.99億元、100.32億元、84.84億元,2018年年報虛增營收16.13億元。兩年半虛增營業利潤39.36億元,占同期營業利潤的1/3。同時公司在未經決策審批或授權程序的情況下,向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累計提供非經營性資金116.19億元。
調查還顯示,康美藥業在2018年年報中存在虛假記載,虛增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投資性房地產共計36億元。通過虛假記賬,偽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或銀行對賬單,偽造銷售回款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合計886.81億元。
千億財務造假被證監會查實,康美藥業也由此獲得A股“造假王”的稱號。
康美藥業到底虧了多少錢?已經像算不清的爛賬,紅星資本局查閱其財務數據發現也被反復更改。2020年4月30日,康美藥業公布了未經審計的2019年財務數據,稱虧損36.48億元;一個多月后又修改財務數據,稱虧損上升至46.15億元;到6月18日姍姍來遲的年報則稱全年虧損46.61億元。同時,公司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占用資金仍高達94.8億元。
對于這些占用資金,馬興田承諾分三年還清。但目前馬興田控制的康美藥業市值低迷,屬于他的股權價值約40億元,就算全賠也不夠。還款計劃能否完成?恐怕也要打個問號。
造假“余震”
康美的股和債 廣發的罪與罰
馬興田顯然早有準備,提前將最值錢的資產轉移到了子女名下。這意味著即使康美藥業被牽連,但更值錢的資產卻保留在其子女手中。
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發,多個“看門人”也難脫干系,其保薦機構、審計機構目前均已“翻車”。
危機爆發后 最值錢資產已轉至子女名下
康美藥業被馬興田及關聯方違規占用的百億巨額資金去哪兒了?
證監會的處罰決定中提到,上述資金占用被馬興田及其關聯方用于購買股票、替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償還融資本息、墊付解質押款或支付收購溢價款等用途。
與此同時,馬興田這些年一直在擴張“大健康產業”,并將觸角伸到了大熱的房地產項目上。
2017年4月,馬興田提出在全國范圍打造健康醫養閉環業態——“康美健康小鎮”。此后,馬興田旗下康美健康小鎮投資有限公司開始在廣東、云南、甘肅、湖北等地跑馬圈地。
但康美藥業危機爆發以來,馬興田旗下康美普寧健康小鎮布局多年未開工,康美昆明健康城、康美麗江健康小鎮等均不順利。不過在康美藥業危機爆發后的2019年6月,康美健康小鎮投資有限公司居然還以40.29億元高價,攬入昆明呈貢615畝土地。
手握各地多個康養項目和大量土地資源的康美健康小鎮投資有限公司,也是馬興田核心資產之一,遠比目前的上市公司康美藥業更值錢。但紅星資本局從天眼查發現,馬興田本人控制的康美實業已經在2018年10月退出康美健康小鎮投資有限公司,其股東已經變更為馬興田的子女馬嘉騰、馬嘉霖二人。
從康美實業退出康美健康小鎮投資有限公司的時間節點看,馬興田顯然早有準備,提前將最值錢的資產轉移到了子女名下。這意味著即使康美藥業被牽連,但更值錢的資產卻保留在其子女手中。
而在馬興田被抓之前,他已經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由馬興谷接任公司董事長。妻子許冬瑾也辭去公司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等職務。其余一大批高管也辭去了相應職務。
據康美藥業公告,聘任馬興谷先生為公司總經理,聘任萬金成先生為財務總監(兼董秘),聘任黃立兵先生為公司總經理助理。
身兼康美藥業董事長、總經理的馬興谷是誰?這名字只比公司創始人馬興田差了一個字,他們之間是否有某種聯系?
紅星資本局致電康美藥業,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馬興谷的身份已經按上市公司公告披露范圍進行披露,其他方面并不清楚。該負責人介紹,馬興谷目前已經走馬上任,并且代表公司在公開場合亮相。
多個“看門人”翻車
“老搭檔”廣發證券被重罰
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發,多個“看門人”也難脫干系,其保薦機構、審計機構目前均已“翻車”。
7月10日,因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保薦機構廣發證券收到了今年以來證監會對券商開出的最重罰單。證監會宣布,暫停廣發證券保薦機構資格6個月、暫不受理債券承銷業務有關文件12個月,并對14名直接責任人嚴肅追責。8人被禁業10年至20年,同時責令廣發證券內部追責,按公司規定追回相關報酬收入等。
廣發證券是康美藥業多年來的“老搭檔”,從上市以來就是其保薦機構,IPO之后廣發證券還為康美藥業主持了多次融資事宜??得浪帢I上市以來進行了11次融資,總融資額256.48億元,保薦人均為廣發證券。
證監會擬暫停廣發證券兩項業務6個月和12個月,這對廣發證券堪稱重罰。紅星資本局初步統計,目前以廣發證券為保薦機構的擬IPO公司已有10多家;同時,注冊制下創業板、科創板擬IPO企業還有10多家,合計有超過20家公司的IPO事項或受到波及。
證監會的重罰會對廣發證券帶來哪些影響?廣發證券在7月11日的公告中,僅程序化稱收到廣東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但并未進一步說明處罰會帶來哪些影響。
不過,投行業務歷來是券商主要盈利來源之一,同時處罰顯然會對聲譽帶來負面評價,可能會招致大幅下調評級,并進一步影響到更多業務;此外,長時間暫停保薦資格、暫停債券承銷兩項重要業務,也可能造成相關團隊員工流失。
除了保薦機構廣發證券外,康美藥業的審計機構也被立案調查。
廣東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下稱“正中珠江”)從康美藥業上市以來,就一直擔任其審計機構。長達19年里雙方都“合作愉快”,直到康美藥業財務造假案發。
根據證監會調查,2016年至2018年期間,康美藥業均大肆財務造假,致使連續幾年的年度報告均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但作為專業的審計機構,正中珠江卻在2016年、2017年連續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到底提供了怎樣的“專業審計服務”?
直到康美藥業案發后的2018年年報,正中珠江才首次為康美藥業出具了“非標”審計意見。此后,受財務造假事件的影響,康美藥業只好與合作長達19年的正中珠江“分手”,其審計機構變更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
在康美藥業的追責問題上,正中珠江顯然也難脫干系,目前證監會對正中珠江的立案調查仍在進行中。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