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字號宏濟堂擬借殼 ST亞星釋疑焦點問題
- 2020年01月23日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ST亞星在上交所召開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投服中心及上證報等多家媒體就此次重組的必要性、標的資產盈利能力、行業前景及核心競爭力等問題,與公司、標的公司進行了溝通和交流。
1月22日,ST亞星在上交所召開重大資產重組媒體說明會。投服中心及上證報等多家媒體就此次重組的必要性、標的資產盈利能力、行業前景及核心競爭力等問題,與公司、標的公司進行了溝通和交流。
ST亞星表示,此次重組后,公司將置入宏濟堂和科源制藥各100%股權,從一家“停產公司”變成一家制藥企業。此舉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增強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和發展潛力,提升公司的資產質量,提高公司價值和股東回報。
停產工廠“換”醫藥資產
回溯公告,ST亞星將以截至1月31日的全部資產及負債作為擬置出資產,與力諾投資持有的宏濟堂48.99%股權等值部分進行置換。擬置入資產為宏濟堂100%股權和科源制藥100%股權,擬置入、擬置出資產的差額由上市公司發行股份來購買。同時,ST亞星還將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交易完成后,宏濟堂、科源制藥將成為ST亞星的全資子公司,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力諾投資,實控人變更為高元坤。
“上市公司于2019年10月31日前陸續關停了現有的生產裝置,積極推進新廠區建設及搬遷工作,預計周期較長,且生產裝置建成至恢復生產能力并重新盈利,還需磨合調整,發展前景存在不確定性?!盨T亞星總經理陸衛東表示,將前景不確定的資產置出,置入盈利能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的醫藥健康類業務資產,對上市公司、對股東都是有利的。
2019年10月31日,ST亞星發布公告稱,根據濰坊市政府要求,公司所有生產廠區已全面停產。公司股票自2019年11月4日起被ST。在說明會現場,ST亞星董秘李文青也向投資者確認,公司已簽訂《國有土地及房屋征收補償協議書》,原廠區所有土地及房屋將按計劃被征收。
與之相比,此次擬置入的宏濟堂、科源制藥經營狀況、盈利能力要好得多。資料顯示,創辦于1907年的宏濟堂,主要從事麝香酮、中成藥、蒙脫石原料藥和阿膠等中藥、保健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擁有較為豐富的產品體系。近10余年來,老字號宏濟堂重新煥發光彩。
科源制藥專注于化學原料藥、制劑產品及醫藥化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原料藥產品是科源制藥的核心產品,擁有較長的生產經營歷史,具有規模經濟優勢,已發展成為細分產品類別的龍頭。近三年來,科源制藥憑借著在核心產品、國際認證、環保區位等方面的優勢,實現了營業收入、凈利潤的穩步增長。
資本助力老字號做大做強
一次置入中藥和化藥兩個資產,二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協同性?面對記者的提問,力諾集團實際控制人高元坤表示,二者在產品方面有一定的協同性,各具特色,相互補充:宏濟堂在心腦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領域儲備了優勢特色產品,而科源制藥在糖尿病、心腦血管、麻醉劑等領域深入研發、不斷拓寬產品線。此外,兩家公司在渠道、管理、研發方面也有協同優勢。
展望未來,高元坤認為,無論是宏濟堂,還是科源制藥,所在的行業空間均非常廣闊。
“山東省中藥配方顆粒研究試點首批企業僅有3家,宏濟堂為其中之一,宏濟堂中藥配方顆粒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600余個品種的生產,帶動山東省金銀花、銀杏、黃芩、丹皮、北沙參等中藥材的深度開發。”高元坤說。
例如,宏濟堂的主營產品之一麝香酮是生產藥用人工麝香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國家保密品種、國家一類新藥,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國家批準生產人工麝香的企業。
高元坤表示,上市將提升宏濟堂品牌,助力公司研發新藥。未來,宏濟堂將聚焦于中成藥創新、新藥研發、劑型改進、麝香酮、配方顆粒、阿膠產品研發生產、蒙脫石原料藥、中藥飲片、中藥材種植,力爭在五年內成為“中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第一大眾品牌”。
至于科源制藥所處的原料藥領域,高元坤認為,原料藥新時代已經到來,優質原料藥企未來不論是專注原料藥,還是向下拓展制劑業務,均會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在其看來,由于環保政策收緊,行業壁壘提升,中小原料藥企業加速出清,加之藥審政策改革,集采推進速度加快,“高質量、低成本、穩供應”優質原料藥企是稀缺的,而這正是科源制藥,這類“原料藥+制劑”一體化模式藥企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