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健康>正文內容
          • 趙本山曾代言 “藿香正氣界王者”10年虧20億或將易主
          • 2020年10月2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曾依靠趙本山那句“太極藿香正氣——液!”而爆紅的太極集團,如今開始沒落。曾依靠趙本山那句“太極藿香正氣——液!”而爆紅的太極集團,如今開始沒落。

          曾依靠趙本山那句“太極藿香正氣——液!”而爆紅的太極集團,如今開始沒落。

          太極集團最新發布的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收凈利潤雙降。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7.54億元,比去年同期61.49億元下降6.43%;歸母凈利潤1021.76萬元,比上年同期8910.41萬元下降88.53%;扣非凈利潤虧損2017.30萬元。

          窘境之下的太極集團要靠政府補助輸血,10月20日,太極集團公布,公司自上次披露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累計收到各類政府補助共2306.78萬元。其中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805.58萬元;收到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1501.20萬元。

          趙本山代言的明星產品走下坡路

          藿香正氣口服液可謂是太極集團的“明星產品”。當年電視中循環播放的趙本山廣告語“家中常備,太極藿香正氣口服液,瓶兒裝的,更見效!”,見證了太極集團在2018年營收突破百億大關,這款產品更是風靡國外。

          但近幾年來,公司明顯產品藿香正氣液銷售業績表現欠佳,銷量逐年下滑,2016年-2018年,藿香正氣液銷售額均超10億元,但2019年年報顯示,藿香正氣口服液銷售額超6億元,從公司10億元單品中被踢出局。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1月,太極集團公告稱,因藿香正氣口服液主要原料蒼術等原、輔、包材價格持續上漲,為緩解公司成本持續上升壓力,決定將藿香正氣口服液的出廠價平均上調11%,并對藿香正氣口服液的終端零售價作出了相應調整。

          但是,太極集團的漲價策略未能奏效。2019年,藿香正氣口服液(10ml*5*120)和藿香正氣口服液(10ml*10*70)兩種產品銷量再次大幅下滑,銷售3187.57萬盒、4120萬盒,同比下滑51.64%、17.12%,當年太極集團藿香正氣口服液僅實現營收6億多元,比上一年少了4億元。

          有行業人士表示,藿香正氣液銷量下滑或與眾多替代產品有關。據了解,藿香正氣液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替代產品包括藿香正氣丸、藿香祛暑水、藿香正氣水等藿香產品,藥智網數據庫顯示,藿香類相關產品注冊與受理條目超130條,相關生產廠家、產品數量涉及幾十家。

          2020年上半年,受益于入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法(試行第四、五、六、七版)》,藿香正氣口服液上半年實現含稅銷售收入4.90億元,同比增長25.57%。

          扣非凈利十年虧損20億

          作為老牌藥企太極集團,其前身可以追溯至成立于1972年的四川省涪陵中藥廠,在1993年改組成立太極集團,后于1997年登陸上交所。公司主要從事中、西成藥的生產和銷售,擁有醫藥工業、醫藥商業、藥材種植等完整的醫藥產業鏈。旗下擁有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藥廠有限公司、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制藥廠、30多家醫藥商業公司。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表示,因疫情影響,各級醫療機構常規門診及住院病人大幅減少,公司醫院銷售品種以及解熱鎮咳類等受限制藥品銷售有所下降致銷售收入和凈利潤減少。

          事實上,2010年至今,公司扣非凈利潤持續虧損(僅2017年扭虧),據記者統計,2010年至2019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合計虧損20.42億元。

          信披違規收監管函

          因多次收到政府補助而未及時披露,10月12日,太極集團收到上交所監管函。根據監管函內容顯示,太極集團多次收到的政府補助,累計或單筆金額多次達到應當披露的標準,但公司未按規定及時披露,損害了投資者的知情權。

          據監管函顯示,太極集團有多達7筆未及時披露的政府補助公告。其中,2019年4月22日、11月27日、12月22日,太極集團分別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791萬元、2760.17萬元和997.45萬元,2020年5月29日,公司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1353萬元,上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單筆均達到臨時公告披露標準,但公司均未及時披露。

          有醫藥行業投資人士表示,若未及時披露次數較多,則存在故意為之的可能性,擔心投資者不看好。

          值得關注的是,政府補助在太極集團的業績增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監管函顯示,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太極集團累計收到各類政府補助共8518.45萬元,其中收到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7401.81萬元,占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比例為105.34%。

          為了擺脫上述窘境,太極集團多次出售旗下資產。2020年9月,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將持有的成都新衡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資產對外轉讓,預計可獲得收益約4.01億元。

          公司10月19日公告,18日收到控股股東——太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太極有限”)轉發的公司實際控制人——重慶市涪陵區國資委通知,涪陵區國資委擬向太極有限引入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藥集團”)或其下屬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可能導致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雨燕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