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新健康連虧11年賣資產回血 能否解決收費難題?
- 2020年09月25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用藥需求和醫保支付的總額越來越大,醫保資金的壓力也在增加,醫保控費是一個不可逆的方向。國新健康最早引入PBM概念,將其應用于國家醫保控費領域,目前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用藥需求和醫保支付的總額越來越大,醫保資金的壓力也在增加,醫保控費是一個不可逆的方向。國新健康最早引入PBM(藥品福利管理)概念,將其應用于國家醫保控費領域,目前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盡管醫保控費政策加速落地,政策環境不斷改善,但公司仍然依賴非經常性損益,扣非歸母凈利潤常年虧損。
近日,國新健康發布公告,擬將所持有的廣東海虹45%股權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轉讓底價不低于13773萬元。對于此次出售資產,公司表示是為了聚焦公司主營業務,進一步優化公司財務結構。
連續虧損11年 甩賣資產回血
PBM誕生于上世紀60年代末的美國,是介于保險機構、制藥商、醫院和藥房之間的調節醫保費用的第三方機構,主要起到監管醫生與藥劑師行為、控制藥品費用增長的作用。
國新健康率先布局醫保控費領域,持續打造專業獨立第三方服務機構,聚焦醫保基金綜合管理服務、醫療質量安全服務、藥械監管服務三大業務方向。
從營收結構來看,2020年1-6月,公司的醫保基金綜合管理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595.44萬元,同比增長96%,營收占比從去年同期的42.06%增長到65.1%;醫療質量安全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68.5萬元,同比增長17.5%,營收占比為14.26%;藥械監管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18.79萬元,同比下滑35.32%,營收占比為20.54%。
我國的醫療支付端主要集中在國家醫保基金,所以公司的業務聚焦在醫保基金綜合管理服務,目前,該業務板塊中智能審核是公司的基礎和核心優勢業務,是指以控制醫保基金不合理支出為目的,為醫保部門的結算單據審核提供第三方專業服務。其他業務還包括DRGs基金結算服務、基金監管第三方服務、基金監管第三方服務、異地就醫審核分析服務、大數據反欺詐風控服務等。
對于國新健康來說,經過長期的醫保審核以及數據服務,積累的大量數據為核心資產,包括“四庫”即臨床知識庫、藥品信息庫、醫保政策庫、醫療專家庫;“二十四系統”是在“四庫”基礎上開發出的業務領域系列產品。此外,在強大的臨床知識庫和醫保政策庫基礎上,公司自主研發了毫秒級醫保智能審核引擎,可高效實現自動逐單智能審核。
資料顯示,國新健康為醫保基金統籌單位提供專業服務,每年處理近8億就醫人次,約700億條診療數據。從市占率來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的醫保端市場覆蓋統籌區域增長至172個,領先同行。
需要注意的是,公司的三大主營業務中醫保基金綜合管理服務業務和藥械監管服務業務的毛利率均為負數,收費無法覆蓋成本。公司常年依賴非經常性損益,扣非歸母凈利潤連續11年虧損,非經產性損益主要來源于非流動資產處置收益、政府補助等。近兩年一期的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84億元、-1.73億元和-1.01億元。
2019年公司靠出售子公司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99.7%股權,浙江海虹藥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實現非流動資產處置收益4510.05萬元;本次出售的標的資產廣東海虹是率先在廣東省內運用電子商務技術開展招標代理服務及網上交易服務的第三方服務機構,為各級政府、醫療機構和廣大醫藥生產經營企業提供完善的招標代理服務。2019年和2020年1-6月,標的資產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64.21萬元和273.93萬元,凈利潤分別為751.62萬元和-166.81萬元。
積極探索收費模式 何時迎來黎明?
靠賣資產回血不是長久之計,公司主營業務的突破才能實現健康的成長。
PBM作為外來的一種商業模式,首先需要適應中國的土壤。相對于發源地美國,我國的醫療環境有所不同:醫、藥分開還處于初步階段、我國醫保醫療信息化和互聯互通水平較低、我國醫保制度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為主。
美國PBM的核心收入主要來自藥企的折扣和返點,通過黑箱操作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我國的藥品市場中國家醫保具有絕對話語權,這也擠壓了本土PBM的生存空間。所以公司也在積極探索符合中國本土的PBM模式。
近年來,國家重點推進的“4+7”藥品集中帶量采購、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處方外流與藥品零售信息共享、醫務人員薪酬體系改革等重要舉措,在政策層面就破除以藥養醫,實現醫藥分開方面做出了實質性的推進。
年初疫情的爆發進一步加速醫保政策的落地,《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20〕24號)提出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范圍,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隨著醫保支付范圍的進一步擴大,基金監管形勢仍然嚴峻。
國家陸續開展了打擊欺詐騙保飛行檢查、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國家試點工作和醫保基金監管“兩試點一示范”(醫保基金監管方式創新試點、基金監管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和醫保智能監控示范點)工作。
由于國內以國家醫保支付為主導,收費相對困難,所以實現盈利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收費問題。公司也在積極提高B端和C端的業務占比,依托自身優質資源在商業健康險、互聯網醫療等領域進行創新和探索。
目前醫保付費方式正向DRG方式進行改革。公司自主研發了DRGs疾病分組器,在DRG付費試點工作方面占據先發優勢。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DRGs基金結算服務業務覆蓋范圍持續擴大,陸續落地梧州、儋州、南平等國家試點地區項目,公司發揮優勢資源,利用協同機制,成功中標山東省直DRG服務項目以及上海市按病組分值付費病例評審服務項目,為下一步重點區域業務開拓形成良好開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