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健康>正文內容
          • 君實生物四年研發總費用18.81億元
          • 2020年04月02日來源:證券時報

          提要:君實生物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日前獲得通過。這意味著這家醫藥企業有望集齊新三板、H股和科創板三地掛牌及上市經歷。

          有望集齊新三板、H股和科創板三地經歷

          君實生物科創板首發上市申請日前獲得通過。這意味著這家醫藥企業有望集齊新三板、H股和科創板三地掛牌及上市經歷。市場人士認為,因為特殊的資本市場經歷,君實生物上市申請獲得通過體現了科創板對創新企業的包容。未來生物醫藥、芯片半導體等優質科創企業向科創板集聚的效應會愈發明顯。

          君實生物此次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公司連續數年發生較大的研發費用支出,2016年-2019年合計為18.81億元。

          一款創新藥“打天下”

          君實生物成立于2012年12月,是一家專注于創新藥物的發現和開發的生物制藥公司,并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臨床研發及商業化。根據招股說明書,君實生物此次募投項目包括創新藥研發項目、君實生物科技產業化臨港項目、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募集資金合計27億元。

          君實生物表示,公司自主開發并建立了涵蓋蛋白藥物從早期研發到產業化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完整技術體系。目前,通過源頭創新開發同類首創(first-in-class)或同類最優(best-in-class)的藥物,并已成功開發出包括JS001、JS002等多項生物創新藥。

          公司核心產品特瑞普利(Toripalimab)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已于2018年12月17日獲NMPA有條件批準上市,是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PD-1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用于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后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

          公司是首家就抗PCSK9單克隆抗體和抗BLyS單克隆抗體取得NMPA的IND批準的中國公司。此外,公司向美國FDA申請并獲得了全球首個抗BTLA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的臨床試驗批準。

          目前,公司商業化的產品只有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這一款腫瘤藥物,但已給公司帶來不菲的營業收入。根據公司披露的2019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75億元,較2018年的93.4萬元實現突飛式增長,同比增長828.86倍。

          對于營收增長的原因,君實生物在年報中表示,主要由于特瑞普利于2019年2月商業化后銷量攀升所致。2019年,該產品銷售收入達到7.74億元,銷售毛利率為88.3%。

          研發投入大拖累業績

          君實生物此次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

          君實生物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公司自設立以來專注于藥品研發,研發管線較多,且多個在研項目進入II、III期臨床試驗,連續數年發生較大的研發費用支出,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為1.22億元、2.75億元和5.38億元。對應年份,公司分別虧損1.35億元、3.17億元、7.23億元,虧損幅度逐年擴大。

          公司2019年收入大增,但研發成本快速上升,全年研發開支達到9.46億元,較2018年增長75.8%。主要在于關鍵臨床試驗的不斷推進、合作研發及授權許可項目引進,并將公司研發管線拓展至小分子藥物及抗體藥物偶聯物。公司2019年虧損7.47億元。

          君實生物表示,公司虧損存在擴大趨勢。同時,公司儲備了多項處于早期臨床前研究階段的在研項目,未來仍需持續較大規模的研發投入,用于在研項目完成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及新藥上市前準備等產品管線研發業務。

          同時,君實生物提醒,新藥上市申請、新藥市場推廣等方面亦將帶來高額費用,均可能導致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從而對公司日常經營、財務狀況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

          科創板上市委關注到了公司營銷方面的成本等問題。在上市委會議上指出,2019年1-9月科院推廣會、區域學術會、大型學術會和贊助第三方會議共召開7810次,平均每天召開近30次會議,要求公司說明召開上述會議的合理性。

          科創板集聚效應增強

          君實生物的資本市場歷程堪稱豐富,2015年7月在新三板掛牌,并在新三板頻頻進行定增,一度被市場稱為“新三板吸金王”。隨后港股放開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融資門檻,君實生物匆忙奔赴港股,最終IPO募得資金29.44億港元。

          頻繁融資背后,公司創始人股份快速稀釋。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為27.70%。本次發行(按本次股份發行上限計算)后,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將進一步稀釋為24.93%。截至本招股書簽署日,公司第二大股東上海檀英的持股比例為9.77%,已經逼近第一大股東熊俊直接持有公司11.13%的股份。

          “醫藥創新企業本身發展周期長,投入成本高,股權融資是其重要發展手段。”資深市場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君實生物輾轉新三板、港股后又來到科創板,說明科創板的制度創新起到了支持此類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也是科創板集聚效應加強,對高科技企業吸引力增大的體現。

          科創板目前上市企業已有近百家,其中不乏中微公司、瀾起科技等業界龍頭,AI巨頭之一的寒武紀已經提交申請,在生物醫藥領域,尚未盈利的澤璟生物等已經成功上市,市場人士認為,科創板的集聚效應和引領效應將越來越明顯。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齊蒙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