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機器人“巔峰對決”展現智造新動能
- 2025年08月16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不僅上演著一場場激情飛揚又憨態可掬的科技秀,更成為折射機器人產業突破性發展的一面明鏡。從步履蹣跚到疾步如飛,從單機作業到群體協同,賽場上的每一次技術躍遷,都印證著智能制造的蓬勃活力。
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不僅上演著一場場激情飛揚又憨態可掬的科技秀,更成為折射機器人產業突破性發展的一面明鏡。從步履蹣跚到疾步如飛,從單機作業到群體協同,賽場上的每一次技術躍遷,都印證著智能制造的蓬勃活力。
這場“比速度、拼協作、秀智能”的巔峰對決,既是對現有技術邊界的探索,更是對未來產業圖景的預演。參賽“選手”在此次運動會中展現出了機器人的快速迭代能力,如自主避障、動態平衡、多機通信等核心技術突破,正是我國在機電一體化、人工智能、運動控制等領域厚積薄發的集中體現。與此同時,場景賽中多個應用演示,精準回應了制造業升級與社會服務的現實需求,顯現了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巨大潛力。
筆者認為,要將賽場上的“潛力股”鍛造成產業市場的“硬通貨”,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必須跳出“為賽而賽”的思維,從以下三方面精準發力,實現跨越。
其一,以賽促研。人形機器人在賽場上存在的“步態不穩”與“高難度動作踉蹌”,暴露出核心傳感器依賴進口、算法實時性不足等瓶頸。這意味著,人形機器人的發展,不能只滿足于算法層面的“靈光一現”,必須筑牢產業的硬核根基。
為此,產業鏈應聚焦“關節模組”等核心環節進行系統性攻關,支持專精特新企業,以高扭矩密度、低成本為雙重目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依托長三角、珠三角等供應鏈集群,形成更為完整的產業生態;針對成本問題,以應用規模反哺技術創新,最終實現成本可控。
其二,以場景拓市場。當前賽事的重要價值之一,在于它擁有高度濃縮的“應用場景”。機器人在這里展現的物流搬運、倉儲精控等能力,與制造業升級與社會服務的發展趨勢高度契合。然而,技術若僅僅止步于賽場展示,便失去了真正的價值。
筆者建議,行業開展常態化的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挑戰賽,并在新能源汽車工廠、倉儲物流園區等場景開展“機器人替人”試點,推動產業鏈加快技術轉化應用、數據反饋迭代,確保研發成果能迅速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其三,加快探索人機協作新模式。人形機器人發展的終極目標,并非簡單替代人力,而是成為人類的“得力伙伴”。賽場上的群體協作,已為我們勾勒出了這一未來圖景的雛形,如在制造業端,推動機器人與人協作完成精密裝配、復雜檢測等高附加值任務,可以實現1+1大于2的效能倍增。產業鏈還應同步加快制定人機協作安全標準,為人機深度互動鋪路,讓機器人不僅是執行指令的工具,更是能與環境、與人協同共生的智能體。
賽場上的每一次加速,都在為產業的未來積蓄動能。從運動會的“萌態初現”到未來的“大顯身手”,人形機器人正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產業鏈唯有以更堅韌的定力錨定技術痛點、以更務實的路徑深化產業協作,才能推動智能制造的壯闊航程在星辰大海中加速破浪前行。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