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深度閱讀>正文內容
          • 在多重因素作用下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正面臨新一輪洗牌
          • 2020年11月16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手機市場份額排名會繼續保持嗎?對此,王立萍表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高度集中于頭部企業,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也會越來越向少數品牌傾斜,強者將越強,弱者將越弱。

          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經貿摩擦等因素影響——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面臨新一輪洗牌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經貿摩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正面臨新一輪洗牌。

          據美國市場調查公司SA發布的數據,今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為33.7%,環比增長逾6個百分點,趕超蘋果奪回冠軍。這也是三星電子自2017年第二季度以來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首次超越蘋果。

          SA數據還顯示,第三季度三星電子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以21.9%的份額位居第一,華為、小米、蘋果分別以14.1%、12.7%和11.9%的市場份額分列其后。

          “總體來看,四大頭部廠商智能手機出貨量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約60.6%。三星超過華為,再次成為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首次超過蘋果,位居第三名,是前四名中唯一逆勢大漲的手機廠商。”眾誠智庫高級咨詢師王立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三星手機為何能重登榜首?一個重要原因是蘋果在今年10月份以后才推出iPhone 12,對其市場份額產生了較大影響。“同時,美國對華為芯片禁令造成了負面影響,導致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增長速度放緩。三星手機涵蓋了從低端到高端的機型,是iPhone 12推遲發布和華為出貨量放緩的最大受益者。”王立萍說。

          小米又是靠什么重返全球前三?眾所周知,小米一直堅持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兩條腿”走路。消費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是小米手機的重要立足點。小米官方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23∶59期間,小米中國區新零售全渠道總銷售額突破143億元,小米手機包攬了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平臺安卓手機累計銷量第一名。

          “海外市場是小米重返全球銷量前三名不可忽略的支撐。小米幾乎在所有重要海外市場都實現了銷量明顯增長。其中,小米在歐洲市場實現同比增長65%,在西歐細分市場的增速甚至突破了116%。”王立萍說。

          業內專家認為,在中低端市場,華為放緩了手機供應,特別是占據線上手機市場優勢的榮耀品牌今年攻勢減弱,也為小米提供了機會。

          蘋果手機市場份額下滑的主要原因則是iPhone 12系列推遲發布,導致其出貨量未能達到去年水平。此外,其他智能手機品牌快速崛起也對蘋果造成了不小沖擊。

          令人欣喜的是,從第三季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來看,全球排名前四位的企業有一半來自中國,可見國產手機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增長勢頭仍然迅猛。

          手機市場份額排名會繼續保持嗎?對此,王立萍表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高度集中于頭部企業,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也會越來越向少數品牌傾斜,強者將越強,弱者將越弱。

          對比幾家頭部企業,王立萍說,三星擁有完整產業鏈,從屏幕到手機硬件,橫跨電子產品部件各個領域。不過,與國產手機相比,三星手機價格偏高,因而在中國市場銷售低迷。

          小米手機在低端機市場具有性價比優勢,尤其是紅米系列。同時,小米是第一批在網上銷售手機的廠商,是非常成功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憑借豐富的在線業務經驗,小米迅速適應了印度互聯網市場。小米在開發印度市場的同時,也吸取了國內市場的經驗教訓,很早就開始布局線下市場,這也讓小米在印度有了穩定的線下渠道,提高了手機銷售的抗沖擊能力。

          至于蘋果手機,其工業設計、操作系統、芯片等軟硬件多年來都給用戶帶來了很好的體驗。與安卓旗艦手機相比,蘋果手機品牌溢價較為明顯。然而,在經歷過去快速且頻繁的技術迭代后,蘋果產品硬件創新性不足。在5G領域,國產手機更是領先蘋果一大截。

          “不過,當前5G網絡正在快速覆蓋各個區域,隨著5G日漸普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將迎來新一波換機潮,新競爭將更加殘酷。”王立萍說,全球手機市場還會重新洗牌。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雨燕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