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娃哈哈再次進軍奶粉行業 專家稱“太過盲目不看好”
- 2020年11月06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記者注意到,10月14日,展輝食品在其官網上發布了律師聲明函以及公司聲明。聲明稱,經律師查實,沒有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予以證實展輝食品和娃哈哈公司有涉及“買賣配方”、“招商”等事宜,娃哈哈公司并沒有與展輝食品簽署“買賣配方”奶粉的任何有效轉讓協議,也沒有向展輝食品支付過任何轉讓費用。
近日有消息稱,娃哈哈近期對三款非自主申請注冊號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啟動了招商進程,這三款奶粉包括食青草幼兒配方奶粉(3段)、娃哈哈幼兒配方牛奶粉(3段)、娃哈哈較大嬰兒配方羊奶粉(2段),配方注冊號分別為國食注字YP20180151、國食注字YP20190034、國食注字YP20190030。
記者在“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查詢發現,以上三款產品的注冊批號對應的是諾佰優幼兒配方奶粉(3段)、錦蒄幼兒配方奶粉(3段)以及萌臻較大嬰兒配方羊奶粉(2段)。其中,第一款產品注冊批號屬于呼倫貝爾友誼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友誼乳業”),后兩款則屬于湖南展輝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展輝食品”)。
天眼查信息顯示,湖南展輝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冊資本1.5億元,奶粉配方注冊制實施前,擁有雅能、安智寶、金牌小貝、超級優盾、加比力等系列嬰幼兒奶粉,目前官網展示的嬰幼兒奶粉有“卓賦”“萌臻”“錦蒄”3個系列。湖南展輝食品有限公司為呼倫貝爾友誼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大股東,持有友誼乳業68%的股權,信息均未顯示兩家企業與娃哈哈是否存在股權關聯。
對于娃哈哈與上述兩家企業存在怎樣的關系、是否存在違規借用其他已經獲得注冊證的配方對外招商?記者向娃哈哈方面發出了采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記者注意到,10月14日,展輝食品在其官網上發布了律師聲明函以及公司聲明。聲明稱,經律師查實,沒有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予以證實展輝食品和娃哈哈公司有涉及“買賣配方”、“招商”等事宜,娃哈哈公司并沒有與展輝食品簽署“買賣配方”奶粉的任何有效轉讓協議,也沒有向展輝食品支付過任何轉讓費用。
圖片來源:湖南展輝食品有限公司
乳業專家宋亮表示,娃哈哈嬰幼兒奶粉新品涉嫌“借腹生子”,但這種模式是行不通的,再注冊、再更新會影響品牌:“中國的奶粉市場已是一片紅海,對既無奶源優勢、又無渠道門檻的娃哈哈而言,選擇進入奶粉行業完全是對中國市場不了解,娃哈哈應該明確自己的定位,聚焦人員管理、深耕自己的行業,盲目的跨界不僅做不好還會毀了其在其他行業的機會。”
對于此次娃哈哈入局奶粉行業,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中國的嬰兒配方奶粉已經進入高度競爭、高度開放、高度碾壓的節點,老牌的嬰兒配方奶粉企業已經舉步維艱,作為新人的娃哈哈其整體的運營能力、團隊、體系、客戶與嬰兒配方奶粉根本就不匹配,“隔行如隔山,娃哈哈此次布入局奶粉行業,屬于盲目多元化的錯誤”。
值得一提的是,娃哈哈早在十年前就曾進軍奶粉行業。
2010年,娃哈哈宣布推出委托荷蘭與瑞士的公司貼牌加工的愛迪生嬰幼兒配方奶粉,并提出100億元的年銷售目標,但市場效果卻不盡如人意。2011年和2012年,愛迪生奶粉先后陷入質量問題風波,2014年又陷入員工攤派購買風波。2018年最嚴奶粉新政即將實施時,貼牌奶粉面臨被清退出市場的局面,沒有取得注冊配方的愛迪生奶粉被迫退出市場。
這次的失敗并沒有擊退娃哈哈進軍奶粉的野心。牛奶做不好,娃哈哈又看到了羊奶的市場空間。2018年7月和2019年4月,娃哈哈先后推出羊奶粉品牌“莫爾希亞”和“智慧超人”。雖品牌旗下包括一系列適合不同人群的產品,但銷售情況依舊表現平平,沒有受到消費者的熱捧。
有業內人士表示,娃哈哈此次再次進軍奶粉行業,與其近幾年業績下滑有著很大的關聯。
數據顯示,娃哈哈在2013年達到頂峰(為782.8億元),其后進入下行通道,一路從2014年的728億元,到2015年的677億元,2016年的529.1億元,2017年的464.5億元,2018年停止下跌營收468.9億元,2019年營收464.41億元,與上年相比又微降4.47億。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